小議電子琴的教學內容與方式論文
用電子琴為學過的歌曲或熟悉的短小樂曲配上簡易的伴奏,例如,通俗而熟悉的《小星星》、《劃船歌》、《歡樂頌》等。左手所配的和弦不要太復雜,無論大調或小調,都只是Ⅰ、Ⅳ、Ⅴ三個級的大小和弦和Ⅴ級的屬七和弦。開始時只使用單音指變化節奏地配合,熟練自如后在使用多指的原位或轉位三和弦。當學生兩手配合習慣后,再配上節奏和自動和弦,節奏也多用二拍子形式的MARCH和三拍子形式的WALTZ兩種較宜。這種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機能協調能力,從而體會到織體音樂的豐富性和感染力。
學生個人能完成帶有織體性的樂曲彈奏,只是停留在個人的平衡協調上,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投入到集體的演奏中去。在合奏過程中體會集體的協作性,體會音樂的和諧和均衡,體會多層的織體音樂所具有的更廣泛的變現力。學生無需學習另外的樂器,利用電子琴的音色變化,在已掌握到的初步彈奏的基礎上,完全可以配合教學內容,以管弦樂的組合形式合奏樂曲。方法是:學生全部用單手彈奏,分成主旋組、副旋組、和聲組、低音組合敲擊樂組。彈奏曲目首先可以選取旋律音域十度以內、節奏簡單、調性以C大調為主、速度中等、情緒活潑歡樂的樂曲。例如,《小星星》、《在森林和原野》、《劃船曲》、《勇敢的鄂倫春》等,以最簡易的樂隊編配進行合奏。在此基礎上,然后再取教材中程度較淺和學生較喜歡的歌曲旋律,在配器和節奏上加以適當的變化來進行合奏。用合奏形式變現音樂,使學生感到個人在集體合作中的`作用,更感到集體的演奏所需要的和諧與協調性,更高層次地體會音樂織體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力。
學生學習音樂,目的是用音樂啟迪他們的智慧,開發他們的智力,在達到一定的審美力上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在現編的各種音樂教材中,都按大綱要求編寫節奏與旋律短句,例如先寫出第一樂句的旋律,要求學生接寫第二句的旋律。由于缺乏一些再現音的工具,學生往往缺乏音樂的感覺而很難完成。如果我們能借助電子琴,讓學生操琴做多種嘗試和選擇,樂音會給學生一個直覺的音樂感受,這種直接的藝術實踐必定能創作許多流暢而優美的旋律,有助于學生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如果是全班齊奏樂曲的話,就只由教師用琴發出節奏的聲響,其中以二拍子的MARCH和三拍子的WALTZ為主。學生戴耳機練習也可以自用節奏。但是,如果進行合奏的話,最好不使用電子琴上的節奏,而應以低音聲部作節拍及速度依據,加強整體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集體的協作能力。這方面無論是獨奏、齊奏和合奏都要認真處理。最佳設備是采用耳機練習,既能專心聽到自己的彈奏,又不會互相影響學習。若未有耳機設備,則要嚴格控制音量,不用發出過大的聲響。在合奏時,則由老師按需要進行調整,達到音樂的均衡和協調。在電子琴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演奏是十分重要的,既要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直觀的教學,不僅使學生看到老師得整個演奏過程和正確姿勢,更能聽到教師如何處理樂曲的音樂感受。如果能這樣做,必定能夠增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彈奏的欲望。教師課前應有個充分的準備,可以將教學的樂曲深化地演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鑒賞力。但是,主要的還是按教學的程度進行高層次的示范,讓學生有個模式進行練習,從而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
電子琴是一件很好的樂器,能引進課堂教學,必然是音樂教學中的一件較好的教具,必然對整個音樂教學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讓我們不斷地探索改進,不斷地總結經驗,形成一個較完善的教學體系,讓電子琴課堂教學在改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吧!
【小議電子琴的教學內容與方式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