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化學教育研究論文
第1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中學化學教育研究課程中,由于枯燥乏味的化學理論知識使得許多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缺乏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成績也就不理想。根據長久的調查與試驗,專家們發現在枯燥的化學教學中如果增添有關情感方面的教育會使枯燥的理論課變得更加生動具體,也會使得學生更主動,更積極的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利于其學習能力的提高與全面素質的發展。
1情感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內涵與意義
1.1情感教育的基本內涵
在教育歷史的發展中,情感教育是其中一種具有心理價值的特殊教育方式。其是在進行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對學生另采取心理情感輔導的形式,使學生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打開自己的心扉,從而促進學習的興趣,提高化學課程的學習能力。
一般的情感教育方式主要分為兩種:
1.1.1主觀方式。這種形式的情感教育通常會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的教學或課后的備學中細致關注每位學生的情感變化,可以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語言與動作暗示,使其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
1.1.2客觀形式。這種形式是一種理性的教育方式,其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例如通過作業的反映,課堂的表現,情緒的體現等不同的客觀方面。這就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工作負責任,從細微之處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1.2情感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中學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實行情感教育不僅對學生的各方面產生產生有利的影響,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鍛煉機會。
1.2.1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僅包含學習方面的能力與成就,還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維模式以及情感態度。
1.2.1.1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其對于化學課程的興趣
在中學化學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們會遇到許多枯燥乏味的化學理論與概念,類似于氧化物,化合物的概念也不是淺顯易懂的,因此,不少學生在學習化學課程時難免會力不從心。這時如果教師改變過去傳統的課堂教授方式,而是采取了情感教育與理論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狀態,在課堂上不是過多的關注理論知識的教導,而是細致關注學生的表情,狀態,這樣就會使得教師增加與學生的親近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其的學習欲望與積極性。
1.2.1.2加強了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化學課程是在中學課程階段必學的科目之一,中學階段是學生的好奇型與積極性最強烈的時期,因此在化學課程的教學階段加入情感教育,這樣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的學習積極性,更可以加強其的心理素質。通過常規的情感教育使其明白正確的人生情感態度是什么,使其的能力不僅是在學習方面得到提升,也要教會學生朝著全面化的方向去發展。
1.2.2鍛煉了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素養
對于學生而言,情感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其主要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與愛好,促進其的全方面發展。而對于教師而言,由于情感教育方式的新穎性,不少教育學科都沒有創建一套完整的情感教育實施方案,這就需要每位教師根據自己所帶班級學生的特性實施一套獨特的情感教育方案,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2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措施分析
2.1擴展化學學科的知識點,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化學學科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其的歷史與名人事例都一直深受著人們的喜愛,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傳授時不妨可以引用這些事例,這樣不僅可以在課堂上改變了過去沉悶的教導氛圍,還可以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們從不同的歷史名人身上例如居里夫人為了研究鐳元素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上了解到化學學科的巨大魅力,有利于激發其的學習興趣。
2.2聯合生活實際來講解化學理論知識
化學學科的相關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某一具體現象,因此化學學科的學習與實際生活不應該分開,應緊密相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某一化學理論進行講解時參透一些生活案例,促使學生們自己動腦,動手去找尋問題的答案。這樣不僅可以使得化學的學習更為簡單,又可以使得學生的社會性能不斷增加。在某中學化學課程的教導中,教師甲就在開始講課前問了同學們他們使用的鉛筆芯的元素是什么?鉛筆上標明的幾B和幾H這具有什么含義?這兩個實際生活的案例,同學們積極的相應,最終在學生的眾說紛紜中,教師給出了標準答案,鉛筆芯是由石墨粉末與粉土粉末組成的,而B表示的是黑色的意思,H表示的是硬度的意思,鉛筆上的標注表示其的黑色程度與硬度程度都不同。同學們這下心里就對鉛筆芯的構成有了明確的認識,也對石墨的組成碳元素有了初步的認知,以便于日后的化學元素的學習。
2.3改善化學審核方式,增加學生的成功機會
化學學科由于其生硬難懂的理論知識使得不少學生在考試中難以取得優異的成績,這就對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產生一定的打擊。因此,作者建議可以采取人性化的考試方式,例如團隊合作的考試,或者是把化學考試的時間由過去的90分鐘降低到60分鐘,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保障學生的第一感覺,避免其因為心理等因素而產生的亂改答案的現象。
3結語
在中學化學課程的學習中采取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學習,讓學生學習化學的態度從消極轉變為積極。另外,對于教師來說,在日常的化學課程的教導中應積極主動加強對于學生情感教育的實施,用感性的思維與方式讓學生們了解到化學學科的奧秘,這樣才能促進其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2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研究
《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明確提出:中學化學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教育學生珍惜資源、愛護環境,關注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增強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加強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使學生具有勤奮、堅毅、合作、崇尚科學等優良品德。同時,中學生處于生長發育期,這種自身特點,相應形成了很強的可塑性,處于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是人生歷程中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是人格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因而,針對中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尤其重要。但在素質教育推行初期,化學教育中的德育仍是薄弱環節,離大綱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識還有待提高。本文總結歸納了個人關于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的德育教育的研究成果。
1.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愛國之情
愛國主義教育是中學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繁榮富強的動力所在。中學化學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學內容,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緊密結合教材,適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介紹我國古代有關化學方面得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介紹我國某些豐富的自然資源,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如兗礦集團為我國的煤炭的生產做出了較突出的貢獻。內蒙古的稀土礦也使我國在稀土的生產能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其辯證的思維能力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讓學生感知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發展變化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物質運動是永恒的。
讓學生體會量變到質變是化學變化中的基本規律。如MnO2和Mn2O7兩種物質是由種類相同的元素組成,但其性質差別是相當大的。
讓學生尊重科學,破除迷信也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如墳地中“鬼火”的出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人類與動物身體中含有磷,死后尸體腐爛生成一種叫磷化氫的氣體在空氣中自燃,這就是曠野上出現的“鬼火”。教師應在教學中對這種現象給予恰當解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因此,將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貫穿到教學過程中,不僅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其辯證的思維能力,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有利于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來分析、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開展環保教育,培養環保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但在很大程度上講,經濟的發展是以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如長江流域洪澇災害,北方地區大面積土地荒漠化,各主要流域水質惡化,煤和石油的危機,溫室效應等問題。盡管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但因為人們長期缺乏環保意識,長期對環境進行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三廢”問題嚴重,使我國的生態環境面臨嚴重的威脅。如通過《硫、硫酸》一章得學習,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產生、轉化、危害及酸雨的形成和危害;講解“過渡金屬元素”性質時,讓學生通過“水俁病”了解重金屬對人類的健康和環境造成的危害。
化學與生活和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是化學教育者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引用身邊觸目驚心的實例,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不僅是教學的需要,同時也是教書育人的需要。在教學中,教育者應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和化學學科知識教學緊密有機的結合起來,做到有理、有據,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有過硬的教學本領和較強的領悟能力,才能使教書育人達到最佳統一,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中學化學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下班級管理研究論文05-27
淺談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4-28
加強語文教學文學教育研究論文05-11
文學鑒賞研究論文11-03
論文寫作及其研究的特點06-19
定量研究及哲學思考論文04-11
交通運輸系統干部教育培訓研究論文04-17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論文11-02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