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較及啟示
論文關鍵詞:整體主義 個人主義 比較及啟示
論文摘要:在道德價值觀中,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是中西道德價值觀差異的基本表現。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個人本位意識將會增強。本文主要分析了二者的區別及在當代的發展趨勢。
道德是通過道德主體的內心感悟自覺地實行善惡價值取向。中國與西方由于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經濟關系不完全一樣,二者的道德價值觀差異明顯,但仍有一定的相似。
首先,在階級社會中,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有階級性的,教育方法也自然會被打上階級烙印,所以,二者道德教育理念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其次,二者都倡導人道主義思想,比如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反對神權思想,要求“尊重人”的思想,以及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自由、平等”的思想,這與孔子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以及“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中庸·治國》)的人道主義思想并無多大的區別。
西方道德價值觀的核心是個人主義,而中國道德價值觀的核心是整體主義。個人主義最早是由法國學者托克維爾提出的,強調個人自由及個人自主與尊嚴,不受外來的約束。在權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權利,因而,國家的革命就是保護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自由平等既是個人主義的核心內容,也是西方社會公認的政治原則。同時,個人主義的發展也為國家政治權力無節制、無休止的發展與膨脹提供機會。二者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i.強調個人價值與強調整體價值個人主義推行個人至上,以自我為中心,突出個人的自由與權利,提倡個性解放,宣揚個人獨立的思想。w同時,強調自我是價值主體,離開自我就談不上什么價值,自我是實現價值的主體。對于每一個具有獨立人格與特定利益的正常人來說,最符合他個人利益的就是允許他們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來選擇自己的目標和達到目標所用的方式或手段,并在不違背現行法規與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付諸行動。蘇格拉底曾說過:“任何一種天生的傾向都是可以由訓練和鍛煉而使之在剛毅方面有所長進。”可見,蘇格拉底把品德培養看作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夸美紐斯強調的則是人的身心是和諧的,他說:“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種和諧。”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在德智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任何人都有能力在自己身上發展某種獨特的人類優秀美德——不管是思想的、藝術的、還是倫理的,是理論的還是實踐的,是獨特的還是共同的等等。”都是有能力實現他們值得欽慕的潛能。這里所說值得欽慕,也會有道德上的差異與文化上比較。某些特定范圍內的人類美德,會在某種程度上獲得其中的方面,這些方面又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一個人的品德。
而整體主義以群體為中心,整體重于個體在價值取向上,堅持以群體為中心,個人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個人作為整體的部分依附于整體,且無條件的服從整體。一切個體皆沒有獨立的自己的價值,個人的存在和價值完全是由社會群體派生的。一切個體只有在滿足社會群體的要求,實現社會群體的利益時,才能獲得自己的價值。一切對個體有用的東西,如不納社會群體的價值系統中,就得不到肯定。整體主義是中國古代社會最高的道德原則,以宗法、血緣為紐帶,培養群體人格,約束個性。在古代沒有個人的觀念,一個人似乎不是為其自己存在的。如賈誼在《治安策》中提出的“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等,強調就是一種為整體而獻身的精神。在義利關系上,強調“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論語·憲問》)及“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顯仁》)“因民所利而利之。”(《論語·饒日》)強調了先義后利、以義制利、舍生而取義的思想;在個人與他人關系上,強調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種以整體為中心的觀點,體現了為國家、為人民的獻身精神,對于培養當代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及為人民服務精神,及互助平等、友愛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價值。
2.培養心性修養(恥感取向)與信奉法制力量(罪惡取向)在古代傳統思想中,有影響力的是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其認為是仁義禮智的根源,只要人們進行修養,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君子,實現自己道德理想。強調了自我反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及“克己”反省的道德精神,從而提高人們修養的自覺性,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
西方文明在形成之初,就與東方文明特別是中國文明有著不同的特色。西方社會以地域劃分層次,以個人為本位,認為哪怕是神與神之間,也會為私利而爭斗,其社會契約論就是建立在性惡論基礎之上的,以一定的契約來約束管理社會事務,以一種制度對人們進行調節,這就是法律制度,法律在西方生活中處于核心地位。法制是其主要的制約機制,它較之道德或其他的制約機制具有更顯著的地位與更重要的作用,并在長期發展中完善自己的法治秩序。西方在法制建設方面所體現的精神,對西方價值觀念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造成中西方道德本位區別的原因是復雜的,中西方道德價值觀植根于各自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體環境中,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影響差異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西方不同的經濟基礎直接決定各自的道德本位。我們知道,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歸根到底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無論中國或西方,“物質生產的社會關系以及建立在這種生產基礎上的生活領域,都是以人身依附為特征。”中西方道德都是公開維護統治階級的制度,只是中方的起源以血緣家族關系為基礎的,而形成了宗法制度。同時,人們依靠土地生活,若沒有天災或其他事情,一般不會遷移到其他地方,所以,整體關系愈來愈密切,形成了中國家庭穩定、和諧統一的優良傳統,對家庭成員個人的獨立性與個性得不到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而在古希臘,以居住地區與財產劃分階級而形成的國家、家庭關系沒有中國古代那么重要,同時,以雅典為代表奴隸制城邦工商業十分發達,以行業分工制到行業內部分工都十分周密,在城邦內外貿易。工商業者的`經濟活動就是在交換中尋求利益,追求個人幸福,追求個人主義,在交換中得到尊重與尊重他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人們注重平等自由,強調了個人權利等個體道德品質。
其次,統治階級的專制程度方面。在西方,基督教統治著人們思想界,其教義認為人生在世上就是痛苦;對上帝應愛、服從,上帝會寬恕人們的一切罪行。其教義不僅通過教育,而且由儀式或日常其他方面向人們灌輸。可見,其影響對人們思想的禁錮很深,宗教倫理在超越性的意義上對人們的行為起到規范作用。可以說,西方市場經濟的規范中,主要依靠法律與宗教倫理配合。同時,在社會中,一切都是商品,每個人都是商人,在交換上,人與人之間就是利益關系;而在中國古代社會,統治者一直以儒家人倫本位思想為主導的價值觀,因而對“禮”的維持既是傳統倫理也是傳統經濟的最大價值,競爭必然被當作與倫理秩序不相容的因素。于是,經濟生活被嚴格限制在倫理的范圍內,人倫關系制約著經濟關系,個體經濟活力的約束必然抑制主體從事經濟生活的能動性,從而達到維護等級制度的目的,以至于遏止了工商業的發展,為專制特權統治提供了堅實的社會物質條件。
如果以個人本位的個人主義任其發展,不僅會導致社會責任與集體意識的缺乏,還會造成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人的沖突,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因素;而且在道德理想層面上無法造就大公無私、富于自我犧牲的理想人格。同時,還應認識到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現代西方價值觀是在適應西方市場經濟發展中形成的,并且這種價值取向促進了西方經濟的發展。
而以群體本位的整體主義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有它積極的方面。整體主義的內容會因時代與社會條件的不同而各異;但就群體生活中,個人需要顧及他人利益及大眾利益這一點來說卻是共同的。從一定意義上說,正是這種精神維系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的持久不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與國家、社會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仍然存在著矛盾,而二者必須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上來。如果走向反面,個人積極性就會受到傷害,特別是青少年由于思想上未成熟,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時候,潛意識不可能避免的要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教育青少年在繼承傳統文化整體精神的同時,應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從傳統的整體主義精神出發,上升到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高度上來。
中西方道德本位差異明顯,中西方應加強交流溝通,努力促進共識,同時還應保持自己傳統,而不是一味的模仿、照搬對方。盡管道德價值觀具有相對穩定性,但是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變化,它遲早會發生變化。現在我國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以提高人們的自主意識,但一些人追求無限的自由,將會產生無政府主義;市場經濟雙重作用中的負效應,將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對此,應弘揚社會主義新文化,提倡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為新時代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
盡管中西方文化傳統形成的背景、基本理念的不同,在當前以個人本位的個人主義意識越來越強大時,我們應堅持在發揚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前提下吸收對方的優點,發揮個人主義的長處,發揮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個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引導到對社會利益的關懷上,通過人們自覺地對社會利益的關注來實現社會利益。加強法制,把德治與法治結合起來,兼容并包,創新出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理念。
【淺談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較及啟示】相關文章:
4.淺談高職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