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尊師重教的禮數法度
內容摘要:先秦把師與天、地、父并列,三代的治國之道之所以被歷代大加稱頌,就在于三代治國之道持續了一個"恒道"原則――尊師重教。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首創私學,具體實踐"有教無類"的理念,將教育對象從王宮貴族擴大到庶民百姓,促進知識的下移。他所提倡的"學而優則仕"將教育和為官聯系到一起?鬃铀珜У"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顯地是主張德教的重要性。儒家亞圣從"性善論"的思想理念出發,認為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學習,"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從人性本惡出發,認為人之所以能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學習,因而將尊師重教看作是制定國家的法令制度并能否得以推行、進而上升為國家興衰存亡的標志。于是,荀子對為師者的標準尺度、責任、師術作了嚴格的法度。、墨家也對尊師重教有過闡述。
周朝按照名位、官階品級分劃了一整套禮儀等級制度,用"法度"即法統、條律貫徹之。師的地位、職責、作用有詳細具體的規定,對于尊師有一整套嚴格的禮數法度。學子修習的主要內容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基本內容包括德、行、藝、儀四個方面。大學以禮、樂、射、御為主,小學以書、數為主。
先秦圣哲尊師重教的睿智卓識以及周代所制定的一整套的尊師重教的禮數、法度,對后世的教育制度的發展、沿革、衍變產生了深遠影響。
關鍵詞: 尊師 重教 禮數 法度
一 圣哲尊師重教的睿智卓識
《尚書·咸有一德》云:"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禮記·文王世子》對"師"的職責有明確的界定:"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說文解字》:"事,職也。"那么,何為"職"?《說文解字》:"職,記微也。古假借為士字。"對于"事",在不同時代由于生活、文化境域的變遷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我們現在可以將之一方面理解為從事某項工作的技能、技術、本領。這種理解還是源自古人的"事為,謂百工技藝也。"這是鄭玄對《禮記·王制》的八政:"飲食、衣服、事為、異別、度、數、制"中事為的注解!秴问洗呵铩ぷ饚煛费裕"力耕耘,事五谷。"至于事有侍奉,服事,效力之意似乎也應涵蓋在內!睹献印ち夯萃跸隆酚校"事齊乎?事楚乎?"《易·蠱》:"不事王侯。"另一方面,事還可以理解事功,建功立業也是師必須教的。
《禮記·禮運》對"師教"非?粗兀"天生時而地生財,人其父生而師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把師與天、地、父并列,可見"師"的地位著實重要。后世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大概由此延伸而來。既然師的職責是教,那么尊師便意味著重教,教育遂得以有與天地并列的顯赫:"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節。"(《禮記.樂記》);
先秦儒家對尊師重教具有卓越的貢獻。儒家懷念夏商周三代盛世,《荀子·王制》云:"王者之制,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三代的治國之道之所以被歷代儒家大加稱頌,就在于三代治國之道持續了一個"恒道"原則――尊師重教。所謂"三代之道,鄉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史記·儒林列傳》)。教、序、庠都是指的地方學校。《禮記·學記》記載:"古之教育,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戰國時的孟子還指出:"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并解釋道:"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媵文公上》)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在世界領域產生巨大影響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經驗對后世產生巨大影響。他首創私學,具體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將教育對象從王宮貴族擴大到庶民百姓,促進知識文化的下移。他所提倡的"學而優則仕"顯然是將教育和為官聯系到一起?鬃铀珜У"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顯地是主張德教的重要性。他的意思很明白,用手段引導百姓,用來約束百姓,雖然可以使百姓由于懼怕觸犯刑律而不為非作歹,但并不能使百姓有羞恥之心;而用禮儀教育的手段來引導、約束百姓,不僅可以使人恥于為非,而且人心也會歸服,可收到難以取得的效果?鬃"三人行,必有吾師"可謂是對師者時時有之,事事有之的經典表述。至于孔子的"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則說明在求道上人人是平等的,無所謂孰尊孰貴之分。
孟子對師教有精密的致思:對于統治者來說,善教比善政更重要,因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對于普通民眾來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孟子·藤文公上》)----一個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逸,卻沒有受到教育的人,和禽獸差不多。對此"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媵文公上》),故而師教者是在做"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的艱巨工作。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這一邏輯思路必然引導出他的三樂思想:"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顯然,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當做與"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并列的"三樂"之一,甚至沒把君王天下包括在"三樂"之中呢。孟子的教育理念顯然建立在"性善論",他認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獸的地方就在于人性本善。但是,僅有仁義禮智的四個善端還不足以做一個完善的人。人之賢愚,還取決于能否對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種先天的善端加以保存和擴充。如果泯滅丟棄,或者受到后天不良的影響誘惑,就可能失掉這種善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正是孟子從"性善論"出發所得出的教育作用的邏輯必然。在他看來,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學習,就可以成為圣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本來并不存在仁義禮智等道德品質,如任其發展而不加節制,必然使社會產生混亂。人之所以能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是指人為,泛指一切通過人為的努力,這就把"性"與"偽"分開了。鑒于對人性的深刻認知,荀子的教育理念則更加明晰,"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隆"即尊重的意思,這就是說一個深明大義的人懂得尊師和親友。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做到"上則能大其所隆,下則能開道不已若者"(《荀子·儒效》)。在荀子看來師之所以受到敬重、禮遇是因其有"辯知"、"烝矯"、"礱厲"的職責、功能,一個人若想求得"心辯知",則必須訪求賢師向其學習、效仿。"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惡》),"枸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荀子·性惡》)》。顯然,師的存在與否關乎社稷安危、統序曲直真偽的程式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