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繼續教育市場屬性分析論文
一、大學繼續教育的概念
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的德國頒布了“巴拉特教育法”,對繼續教育做了系統闡述并加以實施,這被世界公認為繼續教育的起源。繼續教育在美國被認為是在正規教育以后進行的一種范圍很廣泛的教育,旨在使人不斷獲得與自己職業有關的,或為了轉換職業、崗位所需的新知識、新技能。在法國,繼續教育則是在人生中繼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大學教育后的第四種教育,它包括為獲得學校畢業證書的補充教育,為獲得職業資格的職業教育以及大學畢業后學術再教育。在日本,把繼續教育叫作研修,即研究、進修,主要有在職培訓、業余培訓、自學和自我發展等三種形式。我國關于繼續教育概念的界定也沒有形成統一權威的定義。一般認為,大學繼續教育是大學面向在職人員提供的一系列教育培訓,包括學歷與非學歷多種形式和多個層次。1979年,第一次世界繼續工程教育大會在墨西哥城召開,中國代表團在參加了這次教育大會后,正式把“繼續教育”一詞引入中國。1984年,國家教委批準成立了全國首家繼續教育辦學單位———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成為我國繼續教育步入正規化辦學行列的一個重要標志。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學繼續教育日益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事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已發展為支撐國家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模和社會效益上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大學繼續教育主要表現為:一是學歷教育,包括成人教育、遠程教育、自學考試;二是非學歷教育,即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
二、大力發展大學繼續教育的現實必然性
(一)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是大學的重要使命
2007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部屬高等學校成人大學教育和繼續教育管理的通知》明確指出,各校要高度重視繼續教育的發展和規范管理,并納入到學校黨政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要求大學整合資源,進一步理順成人大學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2012年2月,教育部《關于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引導推動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面向社會積極開展繼續教育”。隨著全社會終身教育體系的推進,大學應當責無旁貸地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職責,發揮大學在高等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承擔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為讓更多的人接受適合自身的繼續教育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是大學自身發展的需要
大學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等四個主要功能。大學繼續教育作為大學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形式之一,要主動服務引領國家終身學習社會構建,主動擔當起積極服務與引領的社會責任,這也是大學自身發展的需要。大學繼續教育的蓬勃發展,不但可以迅速提高所屬大學的辦學聲譽,而且有利于提升所屬大學的綜合競爭力。另外,大力發展繼續教育事業還能夠使大學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獲取一定數量的辦學資金,學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主決定繼續教育結余資金的用途,從而為開展大學品牌宣傳、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職工待遇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
(三)大力發展繼續教育的主要教育機構是大學
在終身教育體系中,大學由于歷史形成的原因,經過多年的積累,相對于社會教育培訓機構而言,擁有資源上的先天優勢:有一整套規范系統的繼續教育教學制度、管理規章制度,總體上辦學規范、有一定影響力且規模較大;大多辦學歷史悠久,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積淀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人文氣息,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優勢;學科專業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綜合實力強;管理人員大都經歷了從以學歷教育為主的傳統成人教育向以非學歷教育為主的轉變過程,隊伍穩定;教學設施和實驗設備齊全,具有良好的校園環境和學習風氣,能促進繼續教育良性發展。這些優勢決定了其在終身學習型社會構建中是實施繼續教育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教育機構。
(四)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應成為大學的重要戰略選擇
順應形勢,充分發揮大學在繼續教育事業中的主力軍的作用,把開展繼續教育作為大學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有利于體現大學存在的社會價值,有利于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有利于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對大學繼續教育地位的高度重視,體現出大學對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趨勢的戰略前瞻與把握,將更好地拓展和延伸大學的戰略空間,為大學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強的戰略支撐。
三、大學繼續教育的市場屬性
(一)市場的需求引導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工廠”,正在向創建新型工業化國家的目標邁進,處于社會經濟轉型關鍵時期。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在現階段非常關鍵。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正是源于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的這些迫切需求。對大學繼續教育的市場的需求和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了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它要求辦學主體的辦學行為以市場為導向,研究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對市場變化敏銳反應,從市場需求出發進行專業設置、課程開發、人才培養計劃制訂等。大學繼續教育要注重開發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繼續教育市場,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決策提供人才支撐。
(二)市場的競爭性促進大學繼續教育的快速發展
優勝劣汰的市場的法則,使得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過程充滿競爭性。在“適者生存”的大學繼續教育生態環境中,作為大學教育系統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繼續教育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質量、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把提高辦學質量和學員的滿意度作為其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市場的競爭性提高了大學繼續教育和市場需求之間相互選擇的效率。它要求大學繼續教育機構既要注重對辦學資本的經營取得社會效益,又要追求兼顧辦學使命前提下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三)市場的公平性保障大學繼續教育的健康發展
市場的正常運行,離不開市場主體的自主性和公平的市場環境。大學應對繼續教育在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地位做出制度規定,明確繼續教育作為大學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定位,將其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要形成公平競爭的用人機制,建立專家型的管理隊伍,體現專業人做專業事,還要加強制定和建立健全與市場對接的政策與機制。對教育主管部門來說,要加快大學繼續教育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建立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建立辦學機構的準入與退出機制,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四、大學繼續教育的市場化之路
(一)建立市場化思維方式
與傳統大學教育不同,繼續教育的內在特點決定了它的發展必須在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需求的指引下,建立市場化的運行模式。大學繼續教育轉型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不是能否有市場化思維方式,而是必須有,否則就不能發展,甚至影響到生存。大學繼續教育的市場意識淡薄制約了高校繼續教育的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最終影響到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大學繼續教育應該牢固樹立服務市場的意識,要做好市場調研,分析市場需求,確定服務對象,準確進行自身定位;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教育項目、設置專業課程;要保證課程質量,傾聽學員心聲,方便學員學習。此外,大學繼續教育機構還要牢固樹立競爭意識,積極開拓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在與國內外教育機構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以規模發展為前提,樹立特色發展的理念
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在重視質量的前提下,必須有規模地發展。沒有規模,就不會有質量。有了規模,其效益就會大,大學繼續教育機構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收益來抓質量。所以,繼續教育永遠要把保有和擴大規模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規模促進質量的提升,這是它與普通大學教育不同的地方。大學繼續教育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應依托本校的文化傳統,注重傳承大學的文化價值傳統和精神氣韻,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大學繼續教育要有完善的品牌化發展戰略,強化有特色的品牌發展理念,堅持走有特色的品牌發展之路。
(三)建立適合繼續教育特點的市場化管理體制
1.市場信息一體化。來自對整個教育活動相關的最新信息搜集,有助于教育決策者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對教育系統進行調控,修改和制定更加切合實際情況的決策;通過對不同階段數據的分析,可以尋找教育發展變化的規律,以便對未來可能發展的趨勢或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
2.質量監督一體化。質量是大學繼續教育發展的生命線,要在繼續教育辦學過程中不斷完善質量監督評價機制。可以通過建立黨政聯席會議、會計報告制度、辦學信息公開制度等,加大監督制約力度。研究和探索繼續教育質量標準體系,有利于督促繼續教育學院不斷致力于課程開發和設置,從而提高自身的辦學水平,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創新性人才。
3.激勵獎懲一體化。大學繼續教育機構要利用經濟手段充分調動教職員工參與繼續教育工作的積極性。通過按照多勞多得、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的原則發放獎金和福利,體現出他們的勞動價值,最大限度地激發教職員工的工作潛能。
4.學員服務一體化。大學繼續教育機構要適應社會和個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做好培訓項目策劃和課程研發,形成滿足客戶需求的項目課程體系。不管是培訓項目策劃、項目管理、項目營銷,還是課程研發、師資開發和配備、質量管理和控制、教學服務、培訓效果評價與反饋,在各個環節都要優化流程,做到職責到位,責任到人,不斷提高繼續教育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
(四)構建靈活的、自負盈虧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1.實施“走出去”戰略,穩步拓展發展空間。市場化運作下的大學繼續教育機構應該在全國各地設立并維護好學習中心、辦學點,積累辦學經驗,保持一定的辦學規模,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在海外設點,提供全球教育服務。通過積極參與大學繼續教育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既看到與發達國家世界一流大學舉辦繼續教育的差距,虛心學習,又根據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揚長避短,在理論與實踐上掌握繼續教育國際化的主動權。
2.加強各方面合作,做好校友會工作。大學繼續教育面對的中間客戶包括招生代理人、師資服務提供商、教學服務合作方等;終端客戶包括行業、企業、個人等。加強與各方面的合作,在整體規模、項目規劃、地區分布等方面為大學繼續教育市場化創造更有利的發展條件。同時,要重視大學校友以及繼續教育學院校友資源的開發。通過成立繼續教育學院校友分會,建設繼續教育學院校友網站,主辦繼續教育學院校友雜志,開展繼續教育學院校友活動,對加深同學情誼、提升校友對母校認同感和歸屬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實行項目運作制,激發員工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成就感。項目運作制具有便捷、責任明確、運作靈活等特點。實行項目運作制,需要:(1)項目負責人在項目運行過程中擁有一定范圍人、財、物管理支配權;(2)建立項目保護機制,創造條件鼓勵做大做強,避免內部惡性競爭;(3)重視項目研發,建立一支既能及時搜集團體和個人的需求信息,快速反應,又有極強的課程資源整合與掌控能力團隊;(4)做好項目的后續跟蹤服務,在項目結束后對學員的定期回訪、座談、聯絡,總結項目的課程對學員的影響,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項目進行完善。
4.吸引繼續教育投資,實現大學繼續教育高速成長。大學繼續教育辦學資金嚴重不足和資本市場在配置辦學資源中的作用發揮不充分是一個普遍問題。大學要大力發展繼續教育,就要將其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進行市場化運作,樹立一種營銷的理念。借助金融資本的力量,實現大學繼續教育高速成長與對外擴張是未來的一種選擇。用新的視角、思路、途徑和方法來重新認識大學繼續教育發展速度、規模與資本市場的關系,促使大學繼續教育發展速度、規模更好地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推動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揭示其規律并用以進一步加快我國大學繼續教育發展,才能在轉型發展中抓住機遇,立于不敗之地。
(五)重視大學繼續教育的教育屬性
在大學繼續教育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其市場屬性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會被扭曲和夸大,表現為對經濟效益的追逐,使得大學繼續教育具有濃厚的商業活動性質,背離甚至侵蝕大學教育的本質,但這不能成為否定大學繼續教育市場屬性的根據。大學繼續教育的一切活動都要遵循教育發展、人才培養的一般性規律和特點,脫離了這一根本,大學繼續教育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必須認識到發展大學繼續教育不僅要符合教育規律,還要符合市場規律,要做到兩個規律的統一;必須警惕“市場化能解決大學繼續教育所有問題”的簡單化偏向,高度重視大學繼續教育的教育屬性,理性地應對挑戰,創造大學繼續教育的輝煌未來。
【大學繼續教育市場屬性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課改績效分析論文07-31
大學城消費市場分析探究06-09
論文寫作特點分析05-08
大學生學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論文04-25
GPRS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論文04-27
產險市場探究論文06-22
薩克斯教學中的問題分析論文05-05
國際商法案例分析論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