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學生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
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交到學生自己手里,讓學生自己走進知識的宮殿,挖掘知識的寶藏。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差異,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能力。
由于環境條件、基礎和個人愛好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素質教育承認差異,并力求通過教育手段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幫助和鼓勵那些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采用不同形式進行個別教學,使他們樹立起主動學習的精神,只有這樣,面向全體才能落實到實處。教師的教學要緊扣“大綱”,不可隨意拔高教學要求,否則,會傷害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擴大個體差異,導致“兩極”分化。
語文是學習其他各種知識的基礎,是必須讓全體學生都掌握好的。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只盯著幾個尖子生,不注意面向全體,要最大限度地減少集體教育,讓學生自由學習,領悟課文。這樣,將自學引入課堂,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可從“灌注式”教育中解放出來,以更多的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注意到“面”,兼顧到“點”,實現因材施“導”。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應該貫徹教育過程的始終。學生在參與語文活動的實踐中,領悟語言規律,感知人生和社會,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呈現出一個嶄新的局面,學生也會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必須依據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在每一個環節上體現學生的主動地位,創設情景,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對學生的質疑、答問,應該提倡和鼓勵,滿腔熱忱地引導。通過提倡、鼓勵,使學生敢于問、答;通過引導,使學生善于問、答。長期如此,可使學生養成“好問”的習慣。越是學生勇于質疑、答問的課堂教學,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越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也就越能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例如我在上《扁鵲見蔡桓公》時,先給學生講了一個“起死回生”的故事,然后說現在我們要來學一個“諱疾忌醫”的故事,請同學們說說誰“諱疾忌醫”?他怎么個“諱疾忌醫”法?學生們已被“起死回生”的故事勾起了興趣,現在又來個“諱疾忌醫”,自然是覺得趣味盎然,于是對照注釋看課文,了解故事大意,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上這堂課之前,我還布置了幾個學生分角色表演,經過師生的幾次修改,最后在課堂上把故事表演給全班同學看。我記得那堂課正好是我的公開課,課堂經過這樣的設置,很是活躍,而且學生都認為受益匪淺。
再如我在上魏巍的《我的老師》一課時,問“這篇文章共寫了八件事,哪一件最詳”時,幾乎全班同學都能準確無誤地回答。于是我提問,讓學生去展開思維:“假如讓你去想象,當時蔡老師對受了委屈的小魏巍在信中可能說些什么話呢?”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難以抑制,但不管哪一個同學的回答都扣住了“安慰”和“援助”,沒有一個離譜的。同學們都能以一個孩子的身份去體會“我”為什么對此終身難忘,也就很自然地說出了為什么這件事要詳寫的道理。
在教學《賣炭翁》時,我請同學們閉著眼睛聽我講故事,然后在眼前浮現出一幅幅畫面:在很遠的一座山中,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漢,手拿一把柴刀,正在吃力地砍柴。砍呀,砍呀,砍了好大一擔,蹣跚地挑到山腳的炭窯中。不知砍了多久,也不知挑了多少擔,總算塞滿了一小窯,他開始點火燃炭了,一會兒,濃煙滾滾,老漢的眼睛都睜不開了,還在不停地咳嗽。滿是灰塵的臉被熏得就像抹上了醬油,那雙手黑得就像十根炭條。多么累多么臟啊!一個這么大年紀的人,為什么要干這種力不從心的事呢?這么寒冷的天氣,老人還穿著這么單薄的衣服,而且明天的糧食還沒有著落呢!可憐的老人為了他的炭能賣個好價錢,換來起碼的生存必需品,盡管衣不御寒,卻還巴不得天氣更冷一些。蒼天好象被老人的誠心感動了,果然下了一場大雪,看來,老人可以了卻他的心愿了,而結果是否真的會如愿以償呢?學生們在我的引導下,都為老人的艱難生活而難過,急切地看書,認真的學習此文。
可見,給學生“疑”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的思維、想象得到充分地啟發調動,就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訓練。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要把學生“領進門”,必須先教學生學習方法,比如怎樣書間筆記:1、編節碼2、編段碼3、找出生字詞,然后查字典,查詞典4、劃出疑點5、劃出重點6、編寫結構提綱7、歸納中心8、分析寫作手法等。
另外,還應指導學生怎樣閱讀課文,怎樣做課堂筆記,怎樣自改、互改、怎樣寫評析……
這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訓練,讓學生能夠放手自己學,在自學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應重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葉圣陶先生曾說:“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見此學科‘聽’‘說’‘讀’‘寫’宜并重,誦習課文,練習作文,因為讀寫之事,而茍忽于聽說,不注意訓練,則讀寫之效亦將減損。”可見,四種能力之間是相互滲透和穿插的關系,聽和讀是吸收,說和寫是表達,這好比一張桌子的四條腿,缺一不可。所以在訓練時,要有合理的布局,要安排好合理的“序”。
先說“聽”,聽知能力是人們獲取信息最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一個正常人一生中用得最多的能力之一。如果沒有較高的能力素質,就會“聽而不聞”,“聽而不聰”,甚至“南轅北轍”,老師在教學中要設計一個由易到難,逐層上升的合理的“序”,而后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提高聽力素質。
從初一年級開始,老師要努力提高學生聽的意識,把學生從無意識的聽的狀態下,引導到有意識的聆聽狀態。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聽前要提出聽的明確要求,聽后要及時反饋,如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學、老師的發言,認真聽廣播,聽故事,訓練其正確完整的聽取信息,能“了解對方的意思”,“不遺漏主要內容”。我在教學中往往讓學生聽問題然后回答;有時有較好的試卷,我也不會去復印給學生人手一份,而是讓學生聽我讀題目,然后口頭做題目,這種方法收效甚好。
初二年級:側重訓練學生對聽話獲得信息進行比較與歸納,從而“抓住中心和要點”,并且依據不同文體或“聽清所寫的人或事”,或“抓住被說明事物的特點”,或“聽出作者的觀點和理由”,聽的同時能作記錄,作聽課筆記。如我在上《蘇州園林》時,讓學生聽錄音兩遍,在聽第二遍時,記下關鍵語句,然后說出本文的文體,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征,文章圍繞這一特征從哪幾方面來說明的,等等。
初三年級:訓練學生在聽到辯論{或討論}后,能分析、比較、辨別,“聽出不同意見的分歧所在”。
再舉“說”為例:
初一年級學生要求他們舉止大方,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能把一件事說清楚明白,如講故事,復述課文,說說班上的好人好事等等。
初二年級,要求學生說話中心明確,有條理,敘述清楚連貫,并能作適當的議論,如對班上的事情作評論,說明介紹物品等等。
初三年級學生要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表達流暢富有表情,能即席演講,辯論。如口頭作為、小辯論會等。
教師在整個初中階段注意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教育因素,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精心設計,有序地進行聽說訓練,并有目的的和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作文的路子也將更為寬闊。
總之,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不可能“一口氣就吃成個胖子”,更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好比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先要媽媽“抱著走”,然后“牽著走”,最后“自己走”。
【談學生能力的培養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議科學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育論文05-05
淺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論文05-25
談教育論文的寫作08-29
談對高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08-12
談畢業論文的修改08-06
談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論文04-30
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教育論文08-19
高專英語教學談學生文化意識論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