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視角看流行詞英譯論文
摘 要:本文對目前漢語流行語的主要來源和類別進行了分析,套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作為對流行詞翻譯實例的標準,指出了英譯過程中文化丟失的現象,并給出了相應的更正方案。同時提出了針對不同類型流行語的翻譯策略和技巧,并嘗試提出較新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漢語流行詞 文化翻譯觀 漢譯英
過去半個多世紀里,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足以震撼全球。而期間中國的文化在不斷進行本土積淀的同時,也經受了外來文化的洗禮。從更早前的五四運動,解放了人們思想,并在當時的中國掀起了國外思潮巨浪;到改革開放,隨著經濟利益進入中國并影響中國的是西方文化,中西經濟文化交流迎來史無前例的強度;直至最近的奧林匹克,更是把中國放在國際大舞臺的正中,展示自己的獨特魅力。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抬升,使中國文化搭上了全球化快車,享受越來越高的國際關注度。中國文化激起了許多外國人的興趣,使他們開始有意識地去了解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中的中國元素也常常闖入人們視線耳界。而流行語作為社會和文化的集中體現,更能形象深刻的反應出當代流行文化及其發展趨勢。因此,流行詞的翻譯,成了國外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1 流行詞受眾廣的根本文化起因及社會原因
流行詞(vogue words),早期出現于各個專業領域的行話(jargon),剛開始只是由某行業的專家使用,后來因為社會的發展,或者某些熱點事件的發生,人們關注并談論此行業,這個詞就開始增加除了行業內涵外的其它社會文化意義,從而變成流行詞。這種流行詞的起源方式,至今仍然是它們產生的原因之一,像日本地震中,“核輻射”,大多人對輻射的原理不懂,卻依然在談話中使用這樣的詞匯。流行詞曾被Bryan A. Garner定義為“它們可能是新詞匯,也有可能是舊詞作了新的用法或者是賦予了新的含義。這些詞經常會快速的被用濫或者直接變作了標準的俗語,有些時候它們會經歷一段時期的流行期,之后逐漸隱沒”。雖然流行詞不一定與已經流通較久的詞匯一樣在談話中表達固定含義,它們仍然可以輕易的吸引住人們去使用它。流行詞頭頂與一般詞匯不同的光環,因為它大量出現在現代社會與網絡社會中,表達著各種普通詞匯無法表達的社會文化現象。在現今這個快速消費時代的背景下,人們往往會對不同的社會事件非常敏感,加之越來越多的傳播途徑,也讓流行詞如同插上翅膀一般,快速的覆蓋到整個人們日常的用語中。
2 巴斯內特的文化翻譯觀
蘇珊.巴斯內特(Susan Bassnett)是英國沃瑞克(Warwick)大學比較文學理論和翻譯研究生院的教授,她也是翻譯文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譯觀”及“文化轉向”的理論,對于翻譯研究影響極大。對于文化在翻譯中的`位置與翻譯對于文化的價值,在她對與翻譯的總體情況進行了反思與創新后,提出了文化翻譯觀。巴斯內特認為翻譯的基本單位不是單詞,不是句子,甚至不是語篇,而是文化。她同時認為翻譯不應該被完全局限于語言,它的重心應該在于文化的交遞。巴斯內特把翻譯的目的定位在文化交流上,正順應了當代社會里各國文化越來越密切交織的趨勢。
3巴斯內特的文化翻譯觀指導下的漢語流行詞翻譯
現今中國社會的流行詞,根據其來源可以大概分為三類,它們分別是“方言轉為流行”,“外來詞”以及“網絡流行詞”。其中的“外來詞”由于本身是來自于外來國家,因此一般建議英譯版本回復其原始的面貌。而另外兩類流行詞,翻譯策略也不盡相同。
就“方言轉流行”而言,比如“山寨”一詞,最早是來自于粵語。在香港,小規模經營的工廠或家庭小作坊被稱為“山寨廠”,它們主要是出產一些小電子產品,比如手機,mp3或者相機之類,而其出產的產品因為主要模仿世界也被港人譏之為“山寨貨”。在粵語中“山寨”一詞也含有“不正規”或“不正統”的意思。之后這個詞延展進了社會其它各行各業,現在甚至可以用它來表達人的行為,比如一個人模仿當紅明星,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山寨版的某某。在《英漢雙解流行語辭典》中,該表達被翻譯為“cheap copy” (李雪梅, 2010: 330)。這個翻譯略顯平常,并且對于“山寨”本身來源的文化內涵沒有太多表達。而在最新出版的《漢英詞典》中,將這個詞翻譯為了“bandit, copycatting” (姚小平, 2010: 1197)。“bandit”一詞帶出了對于“山寨”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相應的“山寇”的形象聯想,而“copycatting”則是對于“山寨”原意的直接表述。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該詞的翻譯,分別使用了意譯及直譯兩種策略。 麥當勞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速消費食品公司之一.“麥當勞”這個詞則是隨著該公司全球的商業擴大化,而來到中國。隨著麥當勞產品在中國的日益受到歡迎,這個表達也變成了中國社會流行詞之一。而當考慮它的翻譯時,就十分清晰了,應該將它直接回復為原英語表達,即“McDonald’s”. 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伊妹兒”應該回譯為“e-mail”; “” 則回譯為 “hacker”; “克隆” 譯為“clone”; “蹦極” 譯為 “bungee”;“下載” 回譯為 “download”等等。
就現在越來越流行的網絡文化而言,以“油菜”一詞為例,這個詞的本意是一種植物,但現在它由于諧音的運用,而被廣泛的使用為一個形容人“有才華”的詞。本文對于該詞的翻譯,建議為“oily-witty”。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接受度較差的詞,然而在巴斯內特的文化翻譯觀指導下,“oily”這個詞直譯了“油”,“witty”傳達出來的意思是在英語中表達“機智”等含義的感覺。受眾會對于這個詞被用“oily”進行修飾而感到好奇,從理解略微困難,到考慮中西兩方的文化差異,從而去進一步了解“油”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這正符合文化翻譯觀的重心應該在于文化的交遞這一觀點。
綜上所述,漢語流行詞承載著大量的中國社會文化,而為了將它蘊含的文化盡量少的在英譯中丟失,針對不同來源的流行詞,翻譯策略也不盡一致,一般可以采用直譯,意譯,回譯等方式,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文化內涵。
4 結 語
流行詞越來越大量的產生,無法一一進行分析,在文中引用的例子是漢語流行詞中較為典型及有代表性的。結合對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觀理論的應用,本文的翻譯盡量做到綜合客觀,不失偏頗。不足之處在于文中有些例子的翻譯,未能有權威標準,然而我們必須對于這一承載了大量文化內涵的新種詞,對于它的翻譯技巧及策略引起重視。對它的翻譯做出有限貢獻和初步創新,提出新的見解和思路,從而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w.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M]. London: Pinter, 1990.
[2]廖晟. 時尚新詞詞義變化剖析與翻譯[J]. 雞西大學學報, 2007(5): 56-57.
[3]李雪梅主編. 英漢雙解流行語辭典[M].上海: 上海大學出版社, 2010: 304.
[4]劉小玲.巴斯奈特文化翻譯觀與奈達讀者反應論比較[J]. 語言與翻譯, 2006(1): 57-58.
[5]王威.英語的流行語言與翻譯[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2006(6): 130-132.
[6]謝天振. 翻譯研究文化轉向之后[J]. 比較文學教學與學科理論建設, 2006.
[7]姚小平. 漢英詞典(第三版)[Z]. 北京: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2010.
【從文化視角看流行詞英譯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