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調查報告【經典】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調查報告 ,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調查報告 篇1
美術課區別于其他的文化課,美術課的內容更加新穎,形式更加豐富,同時也是很難給學生傳達的一門課程。美術鑒賞課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是對生活中美的提升,同時他也回歸生活中的美,講解這門課的時候要充分聯系生活,才會讓他們更好的理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與美術保持密切聯系,享受藝術、美化人生的前提。可見選擇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的內容有多么重要。
調查的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
初一5班 人數:59人
調查形式:
問卷調查
問卷的內容:
1、你們喜歡美術課嗎?
2、你們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欣賞課還是室外寫生或者臨摹課)
3、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關注美術的展覽嗎?(畫展、雕塑展、剪紙展、設計展等)
4、在平時你們有創作有感美術的作品嗎?(漫畫、素描、水粉、國畫、書法、泥塑等)
5、你們收集過一些美術作品嗎?
調查結果:
分三個類型:
一、對美術非常感興趣的并且在平時生活中積極接觸美術的人39名同學,這些同學中喜歡欣賞課的概占一半,喜歡實踐課的占一半,最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平時生活中都有動手做一些各種形式美術作品,去關注一些畫展啊什么的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并且有很的幸福感。
二、對美術課喜歡程度一般的同學有16名,他們僅僅僅僅是依靠老師在課堂上的興趣,他們是屬于被動型的,在課余時間關注美術的程度弱了一些,但在老師的引導下還是對美術很積極的。
三、第三種則是對美術不感興趣的有4名同學,覺得美術課很沒意思,畫畫太麻煩了,還有的認為自己畫的畫不好所以不喜歡,有點自卑的心里,這些學生暫且歸為對美術未開發者吧。
調查分析:
針對每個問題,這三個類型的學生都有不一樣的見解。接下來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類型的學生有很多是從小就接觸美術的學習,并且非常的感興趣,動手的能力強一些。也有很多的作品收藏。現在的學生接觸美術的頻率非常的廣,所以他們喜歡美術作品的類型也非常的多,不僅喜歡傳統的國畫、剪紙、手工藝品、水粉畫外,更多的人喜歡漫畫,卡通畫,并且自己更喜歡臨摹這些漫畫或者卡通畫,在調查是我還關注了他們的作業本上文具上都是各種各樣的漫畫,這些正是現代中學生對美術的一種新鮮追求的方式,這些學生對美術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喜歡的美術更是形式多種多樣,在第一個問題的回答上,他們寫的很隨意自由,這映了他們對美術課有著一種輕松自由的心,所以橫享受這個過程。喜歡賞析課的同學覺得讓自己對美術只是了解的跟廣闊了,喜歡實踐課的學生覺得美術課動起手來更加有趣了,無論畫的好壞,能親生去體驗他們覺得是一種莫的樂趣。更具學生自己的取向,他們美術課都有了自己的認識,在生活中積極接觸有關美術的活動,傳統的和現代的它們的美術愛好范圍是多元的,這樣他門對美術的理解就會更加靈活。
第二類是對美術被動型的。它們的特點是主動性不高,但是在上課時還是表現的很積極的,主要是靠教師的引導來完成的,在平時的生活總對美術的接觸中表現的不太積極,但是在上課中他們對美術課內容的理解還是很有想象力的,這些學生應該是缺乏老師和家長的更多的肯定吧!但是相對于上一類型的學生,它們的動手能力就弱了點,這也是沒有的.到更多的肯定造成的吧,所以積極性不高了,針對這些少數的學生需要和家長老師一起努力來及發們對美術更高的興趣,這是提高他們美術興趣的第一步!
第三類型是屬于尚未開發型的。在調查中只有四位學生,它們的理由是沒意思或美術課麻煩還有一個學生覺得不能讓自己自由的發揮,有點拘束,沒意思的同學可能比較懶吧,不想讓自己麻煩,這就需要老師去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單找他談話,發現他對美術的興趣點,然后去激發他的興趣。覺得自己受到美術限制的學生應該是屬于自由創作型的,更傾向于實踐課吧,可以單對他輔導,其實他對美術的理解是更靈活的,所以跟他的美術教學也應該是更加靈活的,給他有針對性的輔導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情,美術課本來就應該是小班教學的,這樣學生才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啊!
調查總結:
從統計結果來看,學生接觸了各種形式的美術作品,接觸的區域也很廣泛,但地區的傳統美術作品占多數;盡管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接觸多種形式與不同區域的作品,并且90%的學生會去看美術作品,而從第4題的結果來看,他們的繪畫能力卻不理想。因此,僅靠平時生活中的美術接觸,而缺少了有效系統的引導,就不能使學生深入地認識美術和提升美術興趣。
可以認為學生在接觸美術過程中,對美術的認識是十分表面、膚淺的,僅僅是憑自己的主觀喜好作出選擇,因此對他們美術學習助并不。所以應真正地引導他們吸收美術中的精華與知識,前提是擺脫盲目性,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而對于小學生來說則更需要教師或家長的助。初中生更喜歡追求豐富多彩的生活,喜歡閱覽藝術作品,對丑的理解更深刻;更想成為藝術家。
教育調查報告 篇2
大佛寺環境綜合整治情況
大佛寺的環境整治,不僅要徹底拆除亂搭亂建的建筑物與構筑物,還要對巫婆神漢進行封建迷信活動加大打擊力度,嚴禁欺詐游客錢財。必須重點整治景區內狗肉攤、燒烤攤等有損景區形象的臨時攤點,加強景區內環境治理,維護景區秩序,立竿見影地徹底改變寺內、外臟、亂、差現象和混亂的游覽秩序,打造良好的景區環境。我局組織人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大佛寺的外部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
一、殿外環境整治
1、限定時間改變殿外環境。文管所已經將大佛寺殿外原人行道砌筑的臨時構筑物全部自行拆除,留作游人參觀疏散的通道,未再擺攤設點。
2、已經按照規定拆除了位于大佛東巖下和鑒亭旁搭建的簡易棚等有礙觀瞻有損景區形象的臨時攤點。
3、縣文管所對大佛寺保坎下的攤位攤架及香臺、字庫進行了統一規劃,做到攤位統一,規范管理,基本改變大佛寺攤位零亂,燒香放鞭炮極不規范的狀況。
4、大佛寺派出所加強了巡查,加強對危巖路段的.監控,維護景區秩序,保護游人生命財產安全。
5、已由大佛寺派出所具體牽頭,并邀請公安、工商、消防等相關部門予以協助,對大佛寺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在大佛寺殿內、外一律不得燒錢化紙,燃放煙花爆竹,不準巫婆神漢、算命先生等迷信職業者進入大佛寺景區從事封建迷信活動,殿內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殿坎上一律不準擺攤設點,營造良好的文物旅游環境。
6、由大佛寺派出所牽頭,縣文管所、大佛寺派出所發出通告,并邀請公安、工商、消防等相關部門予以協助,對大佛寺游覽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1)不準在大佛寺圍墻以內亂丟果皮紙屑,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亂倒垃圾;
(2)燒香、燃燭必須入香案、燭臺。
(3)殿坎以上一律不準擺攤設點。擺攤設點必須到指定攤位,不得亂擺亂放、游走推銷。
(4)不準在大佛寺景區內的石壁上、圍墻上、樹木上、古建筑上亂寫亂畫和張貼廣告。
(5)在大佛寺圍墻以內,大佛殿、觀音殿之外,開展任何活動都必須事先向文管所和大佛寺派出所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能實施。一切活動都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不得破壞景區環境,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
(6)大佛寺范圍內一律不得燒錢化紙,燃放煙花爆竹。
(7)嚴禁巫婆神漢、算命先生等迷信職業者進入大佛寺景區從事封建迷信活動。
二、殿內環境整治
1、廟內不得存放、銷售煙花爆竹和香蠟紙燭等易燃易爆物品。
2、殿內不得使用明火,香、燭、神燈等一律改用電子燈具,電源線全部穿阻燃管。
3、殿內不準抽簽、算命。
4、殿內不得變相售游覽票。
5、殿內懸掛幡幛不得妨礙游人的參觀視線。
三、大佛寺游覽區保潔工作
1、形成保潔工作制度,堅持每天清掃一次。
2、每月初一、十五和佛誕日的下午,由文管所組織全體職工進行大掃除。
四、建立長效機制
縣文管所具體負責對大佛寺環境進行全面整治,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維護整治成果。堅持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做好安全巡查并記錄,確保文物安全和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我局已經委托河南省文物建筑保護設計研究中心(文保資質甲級)對大佛寺和楊氏民宅進行保護規劃設計,將充分保護文物本體,有效地改變文物區域環境。
教育調查報告 篇3
學生畢業調查報告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畢業調查報告的寫作,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所具基本技能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教學質量和學生所具備的.知識、能力的全面檢查,是保證教學質量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
一、畢業調查報告寫作的組織管理
1、繼續教育學院按各專業教學計劃,安排每屆學生畢業調查報告寫作時間,審核指導教師資格及學生畢業調查報告題目。
2、各教學單位于該屆學生畢業前三個月推薦指導教師,經繼續教育學院審核批準后,可組織教師指導學生選題和寫作,督促檢查學生撰寫畢業調查報告的進度,及時解決教師指導學生寫作中出現的問題。
3、我院各類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專科學生從20xx屆開始,必須按時按要求完成畢業調查報告寫作。
二、畢業調查報告寫作
(一)畢業調查報告的選題原則
1、選題必須符合相關專業教學基本要求和培養目標。
2、選題應結合教學、科研及本專業適應的社會工作,鼓勵和提倡學生提出本單位工作有關的課題以及聯系當前實際的課題。
(二)畢業調查報告寫作及排版裝訂要求
1、畢業調查報告字數及份數
(1)畢業調查報告字數要求不低于4000字。
(2)定稿調查報告一式二份。
教育調查報告 篇4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安排,5月中、下旬,縣人大常委會組成教育“雙減”調研組,先后深入紅巖寺、曹坪、杏坪、鳳鎮、乾佑街辦,實地察看10所中小學校、1所培訓機構、走訪部分家長,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全縣教育“雙減”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并赴漢中市漢臺區、留壩、寧強、勉縣考察學習。特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我縣教育“雙減”工作情況
“雙減”政策出臺以來,縣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政策要求,全面落實部門監管職責,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健全完善保障機制,積極推進措施落實,全縣教育“雙減”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雙減”政策有效執行。堅持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統籌推進、穩步實施,全面安排部署。成立“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雙減”考核機制,確保了我縣“雙減”工作能夠持續、有效、規范運行。及時召開各層次相關會議,就“雙減”政策進行宣傳和解讀,通過印制致家長的一封信、家長會、校園廣播、宣傳欄、網絡媒體等形式,初步形成了全社會支持“雙減”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作業負擔明顯減輕。全縣各中小學均制定了《關于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施方案》等作業管理辦法,著力健全作業管理機制,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切實落實“雙減”作業新標準。各學校積極推行“分層作業設計”,讓學生根據學習能力自主選擇作業。全縣各中小學基本實現了家庭作業盡量在課堂上完成,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測驗、不留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課外作業控制在一小時內完成,初中生(初三除外)家庭作業控制在90分鐘之內。調研中發現實施“雙減”后,操場上鍛煉的孩子多了,孩子變得自信活潑了。
(三)校外培訓基本規范。全力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通過宣傳引導,讓學生家長全面了解校外培訓機構管控措施,理性認識校外培訓,學生校外負擔得到減輕。扎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建立長效的治理管理方案,實行聯合執法,共取締不規范、無資質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5家。目前,僅有1家藝術類輔導機構,學科類校培訓機構全面清零。
(四)課外活動富有成效。積極推進“5+2”課后服務模式,同時各校建設了以學校教師為主、校外專業人士或志愿者參與的課后服務師資隊伍。各學校根據學生年齡、辦學特色、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課后服務內容,第一時段安排作業輔導,第二時段為社團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發展特色素質教育。據統計,全縣中小學生共組建各類社團370多個,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率達到100%,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五)教育管理評價機制逐步完善。一是配套制度初步保障,印發了《柞水縣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實施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建立常態化抽查和督查機制。二是認真落實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相關措施,開展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加大教研力度,提升課堂質量。三是規范學生考試管理。各學校嚴格執行《實施細則》要求,沒有超范圍或變相組織考試,成績均以等級形式呈現,未通過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四是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評價標準。
二、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還不到位,對“雙減”政策理解尚有誤區。個別學校對“雙減”工作仍然不夠重視,措施不力,課后服務成效不明顯,家長滿意度不高。個別教師對“雙減”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將課后服務等政策措施當作額外負擔。部分家長不理解、不理性、不配合,擔心減少作業量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學生作業方面,“學校減家長加、校內減校外加”的問題依然存在,家長的焦慮情緒及家庭教育的短板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家校共育機制不健全,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實效。
(二)精細管理水平不高,教育改革創新推進緩慢。一是部分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推進不力,教研教改水平不高,提質增效上矛盾突出。二是作業管理設計還不夠精細,作業類型單一,部分大班額班組在分層布置、彈性布置作業方面體現不出學生個性化特點。部分學校作業公示形式化,個別教師通過家長手機增加作業布置。三是課后服務質量還需提升。當前大部分學校參與課后服務相關的人員以學科類教師為主,專業性有一定差距,農村學校問題尤為突出,部分老師兼任多門課程,質量參差不齊。四是部分學校實踐創新的亮點做法未能進行總結提煉及宣傳推廣,校與校之間的相互溝通與聯系不夠緊密,未能形成多元互動、優勢互補的局面。
(三)教師壓力普遍較大,師資力量存在供需矛盾。一是通過對教師的座談交流、抽樣調查,80%以上的教師反映“雙減”實施以來,工作負擔鮮明加重,教師每日平均在校時長達到10小時以上,存在疲勞應對問題。二是師資力量有待加強,師資補充機制有待完善,全縣體音美等專業教師缺乏10余人。三是師資培訓、研修提高的機會較少,不能滿足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需要。四是社會各層面名目繁多的非教學“進校園”活動和各類過程性留痕資料、表冊填報等讓廣大教師深感疲憊和焦慮,教師職業倦怠感普遍增強。
(四)違規校外培訓有禁不止,學科培訓仍有反彈風險。由于家長對學生期望太高,對學科類的校外培訓仍有需求,導致校外培訓仍有很大市場需求,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培訓機構和個人變換方式搞培訓,有些開展居家輔導,高收費補課,暗地“一對一”的違規培訓、監管困難,存在反彈風險。目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監管治理存在一定困難,校外為學生提供就餐、作業輔導和休息三個方面的托管服務機構規范治理難度較大。目前仍然有13家藝術類、2家體育類辦學機構,辦學資質不全仍招生營業中。
(五)課后服務機制不夠健全,課后服務質量難以保障。一是開展課后服務后,學生在校時間延長,低齡學生容易產生困、乏、餓等問題。二是部分學校硬件設施配置不足,教師電腦老舊、無智能黑板。三是經費保障不到位,城區一小目前還存在在校生中午沒有享受營養餐補助的問題,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課后服務費用財政補助不到位,影響了課后服務質量。四是課后服務渠道短缺,我縣沒有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圖書館等社會資源應用不足。特別是城區一中、一小、二小都存在學校校園場地較小,沒有勞動實踐基地,學生體育活動受限。五是課后延時服務帶來的安全隱患需要引起重視和做好問題解決。
三、建議意見
(一)著力加強家校共建共育,營造“雙減”良好氛圍。一是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網絡平臺,加大“雙減”政策宣傳力度,引導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共同轉變育人觀念,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二是建立健全家校共同育人機制,通過開辦家長學校、家委會、家訪等形式,多方加強家校溝通,明確家校育人責任,緩解教育焦慮,家長要更多地在“手機管理、睡眠管理、讀物管理、習慣養成、健康飲食”上投入精力。三是學校要不斷改善資源供給,讓更多孩子在減負的同時增長知識、培養興趣、提高能力。四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課后服務費用財政補助,加大各級校舍、勞動實踐基地、智能黑板、操場、電腦設施等投入力度,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為學生提供多種社會實踐場所。拓展校外教育服務范圍,探索校外教育信息化發展,實現更大范圍的校外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二)著力加強課堂教學課后服務升級,促進“雙減”提質增效。一是改進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模式。豐富與自然、社會和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二是加強作業管理,保證作業設計、布置少而精,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三是擴大課后服務覆蓋面,豐富課后服務內容,堅持一校一策的原則,最大限度開設好各類社團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良好的.習慣、多樣的知識與技能。指導農村學校、小規模學校修改完善課后服務方案,適當縮短低年級學生課后服務時間。四是加強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學習寧強縣北關小學以“羌紋、羌音、羌舞、羌茶、剪紙、廚藝”等傳統特色文化培養傳承,積極探索將我縣特色縣域文化、紅色文化、秦嶺文化融合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熱愛家鄉情懷,豐富課后服務內容。五是拓寬課后服務渠道。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服務場所,加快我縣科技館的立項建設,積極探索社會志愿者、專業人士到校提供專業輔導機制,拓寬課后服務渠道。六是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注重采取教研一體化、名校帶弱校等多種方式,著力提升農村偏遠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著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關注教師身心健康。一是對涉及各類活動進校園的工作要落實報備審批制度,嚴格把關,盡量減少非教學工作進校園,有效減輕教師過重工作負擔。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激勵政策,關心關愛教師身心健康,科學合理制定課后延時服務標準,落實教師課后服務補助。三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科普、文體、藝術等培訓活動,多途徑、多方面提升教師綜合能力。四是加強教師培訓提升力度,培養各級教學能手,提升教師工作榮譽感獲得感。加大優秀教師交流輪崗力度,推動優質師資均衡配置,完善結對幫扶機制,積極推動城鄉間、學校間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進一步縮小校際教育資源配置差距。關注新入職教師成長,及時指導幫助提升業務能力。調動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五是提高師德修養,關愛每個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四)著力加強校外培訓監管,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堅持“科學、法制、規范”思維,嚴格各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積極引導校外培訓機構發揮師資、技術等方面優勢,把培訓重點放在學生興趣培養拓展上,積極為學生提供特色化、差異化教育培訓。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全面落實“黑白名單”、信息公開等制度,加強教師資格、培訓教材、培訓課程等方面管理,防止學科類培訓反彈。加大整治力度,定期開展聯合檢查、明察暗訪,加強預收費風險管控,嚴查變相培訓、虛假宣傳等行為,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有序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五)著力加強配套機制建設,形成“雙減”強大合力。一是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機制。堅持把促進教育公平作為“雙減”治本之策,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輻射。學習漢中市漢臺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辦學體制,積極探索將我縣城區一小、二小、三小集團化辦學、學區化治理和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充分激發辦學活力,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加快縮小城鄉、區域、學校間教育水平差距。二是建立健全“雙減”工作督導考核機制,定期通報“雙減”工作情況,確保實效。三是創新辦學模式,突出特色辦學,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學習留壩縣舉全縣之力辦足球特色體育教育,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積極探索我縣辦好特色體育教育,建議縣科教局在全縣范圍內選拔優秀體育學生在城區實驗中學成立特長班,充分發揮縣體育運動學校、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作用,對特長班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貫通升學渠道。四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多元教育評價體系。完善優化現有考試制度,探索完善德、智、體、美、勞等過程性評價辦法,優化現有考試制度,形成適合素質教育要求、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多元教育評價體系。
教育調查報告 篇5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正日益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教育狀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尤其是農村教育問題。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鄉甘肅臨洮,許多小學中學都在補課,我的不少同學也紛紛加入補課大軍,充當假期老師。8月6日在農村的黨家墩小學,我對補課學生以及周邊補習班學生總共100人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一、調查原因:
對于學生來說,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當假期真正到來時卻又不得不奔波于各個補習班。有的是看見同學都去補課,有的是家長的個人意愿,有的是學校的強制要求,那么學生自愿去補課的有多少人呢?為此我做了一個關于補課的調查。
二、調查結果:
1、你的補課形式是?
A、學校統一70%
B、校外補習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參加補習嗎?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補課是自己自愿的嗎?
A、自愿20%
B、學校要求60%
C、家長要求10%
D、看見大家都在補課自己也補10%
4、補課的費用高嗎?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補課時間是多長?
A、2個月0%
B、1個月80%
C、10—20天20%
6、你認為補課有用或者有必要嗎?
A、有93%
B、沒有7%
7、你是否支持“農村教育落后,要補課多花時間才能在和城里學生競爭中獲得機會”?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認為農村就應該“笨鳥先飛”嗎?
A、認為9%
B、不認為91%
9、針對現在的補課熱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許是現在學生學習壓力大9%
C、或許是競爭激烈63%
D、沒什么必要3%
10、你認為暑期補課盛行的原因是?
A、社會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綜合原因77%
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學校硬性規定的,而且每年如此。當然學校假期都是有償補課,至于費用大多數農村學生都能接受。補課的時間一般都是一個月,也給學生留了半個月的休息放松時間。對于補課的實際操作,學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學,稀里糊涂放學,要么就是老師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師和家長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調查分析:
通過對上述結果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暑期補課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兩點:
1、學校補課,表面上說是自愿,但實質還是使學生不得不選擇補課。老師一般都對學生說:“暑期補課進度直接與下學期連接,不補課的學生老師不再講解暑期補課內容。”這樣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學生只有老實參加補課。如果我們進一步對學校分析,學校不為了趕教學進度,就不會有假期補課一說。當然老師也就不會有額外的獎勵(從學生的補課費用中扣取),老師是愿意,而學生只有為了自己的未來無條件服從。如果再進一步深層次分析,學校要不是為了圖教學業績,希望在升學考試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幾個學生進重點,來提高自己學校的知名度,從而獲得更多的教育財政撥款(要知道農村學校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師資都很缺乏,足夠的財政能解決很多問題),學校也不會如此大張旗鼓的違背教育局的規定假期補課。更進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國的教育體制。教育部每年巨額的教育資金大部分撥給城市重點中學,忽視農村的師資及基礎建設,農村學校想獲得財政上的補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學質量。如今中小學補課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教育部有規定節假日不能補課,為什么學校還是要補呢?是因為國家沒有真正實施規定,學校當然視之不管。
2、農村家長教育意識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績的學習而忽視了孩子課外興趣的培養。很多農村家長和城市家長一樣,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績,這當然無可非議,但是一味的強調“知識改變命運”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去補習班。我認為這樣做抹殺掉了孩子的'天賦,只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最后會喪失學習的興趣。補課剝奪了孩子們放松休閑的時間,放假比上學還累,孩子們沒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他們當然會受不了。如果徹底一點對農村家長分析,會出現這種原因主要是家長文化程度低,沒有科學的教育意識。他們通常看問題比較膚淺,其中90%的家長以務農為主,對子女的未來抱有太多的期許,對孩子的學習過于不恰當的關心,從而導致了農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壓力。
四、調查建議:
分析結果顯示,目前農村教育現狀還不能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1、針對教育財政資金問題,建議政府在合理的范圍內,盡可能多的將經費投入到農村學校,使農村的教育硬件設施更加完善,為農村學生提供最基礎的學習環境。
2、針對教育部門的政策實施問題,建議政府和教育部門聯合起來把國家的假期規定(如節假日不能補課)真正落實到位。
3、針對農村學校師資問題,建議教育部門應盡可能的給長期在農村教學一線的老師更多的優惠政策,如提高老師工資等,政策適當向農村教師傾斜。
4、針對農村教育體制問題,建議教育部門分配更多的年輕優秀師范畢業生去農村學校,傳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幫村農村老師提升專業化水平,帶動農村教育發展,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
5、針對農村學校自身的管理問題,建議學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會實踐的活動任務,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幫助。可依拓展知識面,也可以提前接觸社會,積累一些社會實踐,對學生以后的自我發展會有益處。
6、針對農村家長的教育問題,即建議學校定期開展家長會,一方面告訴家長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宣傳一些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農村家長整體素質,讓農村孩子們盡早從補課大軍中解放出來,還孩子們一個金色的童年。
五、調查總結:
今年暑假很高興能有機會進行這次調查,在對《農村教育現狀調查》課題中,我通過對家鄉當地一所小學的調查問卷作出了上述報告。本次社會實踐是一次對社會的深入了解,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歷練,很期待有更多的機會走進社會,充實自我。
教育調查報告 篇6
摘要
近年來部分農民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由于缺失正常的家庭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心理問題增多,學習成績下降等方面。農民工留守子女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長發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成為、家庭、社會的一個管理難題,亟待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通過調查問卷分析農民工留守子女教育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自己的意見看法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字
農村 農民工 留守子女家庭教育 弱勢群體
引言
在我國城鄉之間,每天流動著上億農民,農民工已經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而在這些農民工的身后,有著數千萬未成年的子女。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鄉之間的特殊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也是這些流動農民的心頭之痛。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是當前農村和城市義務教育中的難點之一。農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也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并著力解決的問題。并且隨著市場化、工業化及城市化的發展,我國將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從農業轉到非農業,從農村轉到城鎮,流動農民及農民工子女的數量將不斷增加。農民工子女是一個數量龐大且不斷增加的群體,其權益保護不容忽視。我們對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部分農民工子女及家長展開問卷調查,以了解農民工自己怎樣看待這些問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產生,有一個隨農民工規模不斷擴大而日漸積累的過程。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加速發展,農民工的規模更加塣大,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04年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11823萬人,隨同父母進入城市的6至14歲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達到700萬人,留守在家的兒童2200多萬。于是,農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問題成為城市中的熱點社會問題,市民也高度關注。
我們的調查問卷主要涉及幾個問題:農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況;農民工子女在學校中的受教育情況;留守子女的教育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阻礙;家長對學校和社會的期待等。
調查中我們發現,被調查者對于其中幾個問題的回答基本一致。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認為農民工子女應該和本地孩子一起上公立學校;農民工子女相對于本地孩子存在不夠自信的心理態勢;當家長無力支付子女學費的.時候學校或政府應給予幫助。另外,有接近90%的被調查者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非常關注,他們了解這些問題的途徑主要是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報道,以及與別人的聊天。有71%的家長認為應該讓農民工子女在現居住地上學,讓孩子留在身邊以方便照顧。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們都很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由于文化程度受限制,學習環境不好,經濟能力有限,溝通不夠等原因,大多數受訪者的家庭教育狀況并不理想,449%的父母偶爾輔導他們的學習,而51%的家長從不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只有1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家庭是學習型家庭。但是,作為家長,他們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助子女或與子女共同學習。通過對問卷的分析,我們出我國農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現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與父母缺乏溝通,親情缺失,心理問題突出。
“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孩子心理上感覺被遺忘了 ,因此非常渴望得到大人們的關注與愛護,而大人們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忽視了他們的需求,久而久之,有些孩子可能就由此越來越封閉、孤僻 ;而另一些孩子對于這種情況可能就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方法,比如故意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實際上他們這樣做也并非出于惡意,其目的很單純 :引起大人們對他們的關愛、重視。而一旦他們出現了這種情況,大人們的反應多會是生氣,繼而可能就是打罵,而很少會想到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愛,給他們以親情的撫慰。而孩子得不到其所需之后,可能會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來,由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對于孩子的發展就非常不利。
二、監護不能落實。
“留守子女”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監護占56%;無人監護占26%;其他親戚監護占18%。隔代監護,一是心理代溝太深,祖孫難于溝通,二是祖輩過度溺愛,百依百順,三是沒有教育理念;親戚監護,日子一長,孩子或多或少有過失,只要親戚批評責備,他們之間就有可能產生心理隔閡,嚴重的甚至鬧矛盾;沒有人監護,不僅這些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準主意而失誤。
三、學習壓力大。
調查發現“留守子女”的學習成績明顯偏差,成績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優秀生的10%,而差生當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偏低,不能對孩子進行及時的輔導;其次,家庭中的學習氛圍不濃,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夠重視,多采取放任的態度,認為只要孩子不調皮就好;再次,教育方法落后,家長不注意與子女的溝通,訓斥多表揚少,往往以命令職責的形式教育子女,其實簡單粗暴的方式不但難以收效甚至適得其反。
同樣,我們對造成農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諸多問題的原因也進行了分析。城市農民工在城市階層中屬于弱勢群體,對農民工子女來說,實際上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環境,農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受教育的途徑有限,公辦學校容納量有限;農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等等。
很顯然如果農民工子女繼續留守得不到很好教育的話農民工這個階層與整個社會的脫節就會越來越嚴重這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也是十分不利的。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廣泛力量的密切配合。了解了農民工留守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原因后,我們針對這些問題的對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政府要高度重視對留守兒童教育的責任。
加大農村教育的財政投入力度,提高現有農村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改善學校硬件設施,完善體育、文化娛樂設施。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納入國家和各地
區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工作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各部門工作規劃。
二、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視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對于父母來說,家庭教育的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上,而更應該從情感的角度去關心和愛護他們。農村學校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職權和職能范圍內,加強對留守子女的關心呵護。針對留守孩子的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問題,學校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同時,家長與學校應該加強溝通,了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
三、整合社會資源,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開展各種形式的關愛“留守學生”工作和主題活動的宣傳活動,開展愛心募捐、義務家教、藝術培訓、心理咨詢等關愛活動,更大程度地動員社會各界支持關愛行動,動員更多的社會公眾參與關愛留守學生志愿服務活動。
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對于家庭、學校和政府來說,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社會各界共同關注 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應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才能使“留守兒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進而使外出務工人員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郭燕聶,王永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及對策分析,中國電力教育,2009
2金鑫: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淺談[J],《財經界》20074
3熊正財,李作紅;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之我見,2007
4鄒先云 農村留守子女教育問題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0610
教育調查報告 篇7
學習方法是學生取得良好成績的先決條件。一套好的學習方法不僅能使學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學生更好更系統地掌握各科內容。同樣,學習方法對教師而言也同樣重要,教師不僅要研究教學法,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總結并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為我們對高中學生的預習、聽課、作業和復習等學習做了如下初步調查。
一、調查目的
1、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況。
2、分析學生學習效果產生差異的原因。
3、找出改善這種差異的方法。
二、調查對象及其方式
本次調查主要是對石化一中的全體學生進行部分抽查問答的方式,并在重點班選出幾名優等生進行問答。
三、調查結果
(一)預習情況、方法。
眾所周知,預習是聽好課的基礎,也是體現學生自學能力的方式之一,經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還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其中“老師要求預習”和“想起來就預習”的學生大約占45%,而自覺預習的學生只占25%。大多數學生預習也只是把課本看一遍就算完成了預習,而通過預習發現問題并找出課本中的重點和難點的學生則很少,重點班的優等生也有人經常預習,但是他們預習通常采用找重點和難點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則大多是看一遍新課內容,而且只完成老師課前布置的預習任務,以上結果都表明預習還是中學生學習比較薄弱的一個環節。
(二)聽課情況、方法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途徑,中學生自制能力不是很強,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影響學生聽課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老師講課的方式和課堂的活躍氣氛,這種情況約占70%,因此老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課堂筆記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成績較好的學生多采用上課記重點的方法,這樣的學生約占22%,說明他們是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學習,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詳細筆記,以便課余時間復習,有其被動的一面。基于從上學生聽課和記筆記方法上的區別,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聽課記筆記,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四)作業情況及其方法
由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采用“先做后看書”的比率較高,而“先看書后做”的比率相對較低,結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難生基本采用這兩種方式完成作業,仍有抄襲作業的行為。從教學環節的連貫性來看“先看書后做”的方法較理想,先看書比較清晰地掌握知識點后,再通過作業來檢測學習的知識,強化對有關內容的記憶,這樣會有更好的效果,有的優等生也采用先做作業后看書的方式,他們認為只要做好課堂小結,就可以直接采用第二種方式完成作業,這樣既能起到鞏固和提高的作用,又能針對作業中的問題有目的地看書,使得對問題理解得更透徹。
(五)復習情況和方法
此次調查顯示,經常復習的學生占大多數,考前復習的比率也較高,復習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重點復習不懂或不會的知識,當然復習方法因人而異,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優等生介紹,他每次的考前復習都針對自己知識缺漏的地方,自己選題出卷進行自測,這說明好的復習沒有固定模式,關鍵是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引導學生復習。
經過這一個星期以來的調查,目前中學生還尚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數學生還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改變這種情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教師講課之前,應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講課時,要變“滿堂灌”為“少、精、活”,要抓住教學的關鍵,將適當啟發和適當精講相結合,這樣,學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圍繞老師問題重點認真思考,找出規律,解除預習中的疑難,學生攻克了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體會到方法在學習中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教育調查報告 篇8
體罰,是教師對學生肉體實施懲罰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毆打、罰站、下蹲、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刮臉、打撕嘴巴等行為。變相體罰,是指采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肉體和精神實施懲戒并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臉上寫字、諷刺挖苦、謾罵、烈日下暴曬等行為。
一、體罰的種類
目前據我們了解體罰學生手段包括粗略統計:
1、罰站、罰跑、罰跪、罰下蹲、罰曬、罰做府臥撐、罰靜力練習、面壁、罰抄寫、罰款;
2、以打擊為主的有揪耳朵、扇耳光、腳踢、 教鞭抽;
3、以語言暴力為主的有威脅、呵斥、諷刺、挖苦、辱罵、刁難、侮辱謾罵學生 ……
更有意思的是體罰手段還有別的“雅稱”:教師打學生,或讓學生打學生(一些學生干部被迫成了小打手)——所謂給點教訓;學生自己打自己——可謂自己告戒自己;隨意停課,如不讓學生進教室聽課(短的一節,長的兩天),或者不準學生來校上課等等——名
為反醒、反思;諷刺、挖苦等語言為主的——名為“心理療法”……
二、體罰的危害性
教師總以為自己在校園的絕對權威不容冒,而他們對學生不良行為的處罰,則是因為學生的行為妨礙了自己預設程序的進行,所以他們就在課堂內外頻頻實施體罰,給教育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危害性極大。
1、難以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度。雖然體罰可能達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種行為的目的,卻很難轉變學生不正確的態度。體罰與變相體罰只能使學生學會逃避體罰,而不是誠心轉變態度,改正錯誤。這種體罰與變相體罰顯得相對無效。
2、難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殺雞儆候”式的體罰使學生在行為上謹小慎微,時時、事事消極防衛,害怕教師。這就不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勤奮學習的思想品質,也不利于班集體形成文明、和諧、輕松的氛圍。
3、體罰與變相體罰會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焦慮。嚴重的會使 學生的人格尊嚴、身體健康權、受教育權等等受到侵害。
4、體罰還會導致師生關系緊張,使師生產生沖突乃至對抗。這既損害了教師的社會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
三、體罰的原因
我認為導致教師師德失落而產生教師體罰學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教師法制觀念淡薄。
《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教師體罰學生。《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九條也規定:“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但是,這些法律條款并沒有受到重視。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教師的法制觀念非常淡薄。其表現形式主要是:第一,不學法、不懂法。很多教師反映,從沒認真學習過教育法規,也不認為自己體罰學生是一種違法行為。有的教師說:“這樣打一下有什么關系?又沒有把他們打得怎么樣?”有的教師說:“體罰一下學生還不是為他們好,為他們今后能更好地成長,這是關心,怎么叫違法呢?” 。第二,對“法”的認識存在偏差。個別教師認為違反《刑法》是違法,而違反《教育法》則不算違法。教師們只強調自己的良好愿望,而忽視了體罰行為本身已違背了教育法規,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2、觀念的陳舊、落后。
體罰現象在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廣泛存在,一方面反映教師素質不高,另一方面也是傳統的中國教育思想“嚴師出高徒”的表現。多少年來,“戒尺底下出人才”一直作為信條而為許多人所接受。受封建殘余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中小學教師把體罰這一舊學校中流行的對待學生的非人道的處罰方法作為管教學生的主要手段,認為體罰學生是教師理所當然的`權力。有的教師直言不諱地說:“不打,哪能教育”、“打人也是一種教育”、“不打不成器”、“不打何已成規矩”。尤其是農村中的一些中小學,有部分教師至今信奉古訓"黃荊條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材"的陳舊思想和觀念。"我打他是為了他好"這是在幫助他,他的父母還要感謝我。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反差:身在二十一世紀,網絡現代化、知識一體化的今天。傳授著現代文明的科學知識,卻信奉著十幾世紀甚至幾十個世紀前的教育觀。很難想象一個在"黃荊條子"鞭策下的少年還能成長為具有優
良品德的勞動者嗎!
3、工作上的壓力。
班主任在工作中承受著層層壓力:學校對你說,學校把五六十人學生交給你,你要將《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習規范》變成學生行為;總務處對你說,要管理好桌椅、門窗……你班損壞特別嚴重;教務處對你說,你班的學習成績下降,你怎么管理的;政教處對你說,你班學生遲到、早退、曠課、打架、賭博……;團委對你說,你班的公共衛生、寢室衛生、紀律,三操一活動的開展怎么差,是什么原因……。面對這些屬于常規性的壓力,沒有正確對待,心理上發生偏差。當學生作出"管而不服,說而不聽"或極為惡劣的行徑時,老師可能會"火冒三丈" ,把工作壓力發泄在學生身上,其實教師這樣"教訓"學生,它的危險性更高,更容易給學生造成危害。
4、教師缺乏良好的師德。
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外,教師自身缺乏良好的師德,素質不高也是產生體罰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中小學教師對本職工作不甚熱愛,缺少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學生缺乏起碼的愛心和耐心,尤其是對一些“差生”。有的教師教育水平低下,教育思想陳舊,在學生管理方面常常以“罰”代教。認為這是一個簡單實用的教育手段。
5、升學考試的壓力。
教育調查報告 篇9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培養小學生課外自主閱讀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變革的需要,兒童成長的需要,也是語文教學的需要。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閱讀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時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因此,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2)擴充學生的閱讀時間。(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閱讀興趣。(4)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5)尋求提高學生課外閱讀實效的策略、途徑。希望用課外閱讀讓學生夯實文化底蘊,鑄造完美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打好人生底色。同時也希望借此課題的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師,促進我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主要采用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
1.調查研究法
進行小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問卷調查,了解分析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研究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 行動研究法
通過課外閱讀指導課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編演課本劇,專題辯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等多種形式,拓展課內學習空間。結合每年的讀書節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地課外閱讀、背誦優秀詩文活動。組織參觀、訪問、辦手抄報、剪貼本、開故事會、經典誦讀、圖書義賣、作家進校園等實踐活動,開創課外學習空間。
3.經驗總結法
以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為依據,根據研究過程中原始的事實材料,總結研究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指導策略、評價機制,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后的課外閱讀活動。
三、課題研究過程
(一)準備階段抓基礎
1、調查摸底
在課題實施前我們對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包括對學生閱讀意識的調查、閱讀的材料的調查、閱讀的.目的的調查、閱讀方法的調查。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我們分析認為學生的課外閱讀的不良行為主要表現在慵懶行為、敷衍行為、偏食行為、功利行為、盲從行為、浮躁行為等幾個方面。表現在閱讀過程中無法可依,缺乏指導,課外閱讀興趣就會逐漸降低。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一直在課堂教材、精讀的框架上下功夫,實際上,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經歷都證明,語文學習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語文學習的規律和特點是進行這項課題研究的根本依據。
2、落實分工
課題組成員各自職責如下:
序號姓名職務職責分工
1馬宏語文教研員具體指導實施、組織學習培訓
2張國香校長全面主持課題工作
3胡俊副校長研究、設計活動方案,制定計劃措施制度,組織開題結題,進行階段總結。 4盛厚祥教導處副主任具體落實活動,收集資料,積累經驗
5楊玉翠教研組長開展實驗,進行實踐研究,反饋信息,撰寫論文案例。
6黨國琴年級組長開展實驗,進行實踐研究,反饋信息,撰寫論文案例。
7趙曉蘭年級組長開展實驗,進行實踐研究,反饋信息,撰寫論文案例。
8楊闞年級組長開展實驗,進行實踐研究,反饋信息,撰寫論文案例。
9丁美霞年級組長開展實驗,進行實踐研究,反饋信息,撰寫論文案例。
10陳春琴年級組長開展實驗,進行實踐研究,反饋信息,撰寫論文案例。
3、科學制定課題方案,隆重開題。
為了使課題方案科學合理,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有利于教師實踐操作,課題組查找了有關課題的文獻資料,對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反復研究,帶領課題組的成員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反思自身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為了全面、客觀、真實地了解學生學習現狀,促進課題實驗扎實有效地開展,找出需要探索研究解決的問題,最后撰寫出了課題實施方案,并制定出具體研究措施與研究方法。
xx年x月,我們請來鳳凰母語研究所徐曉華主任、區教研員馬宏老師為我們進行了隆重的開題儀式。徐主任對我校課題研究的思路、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校本教材的編寫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細心地指導。要求課題組緊緊圍繞核心,扎實深入,求真務實地開展研究,力爭研出成果,創出特色來,提升課題的推廣價值。本次開題會提高了實驗教師對課題工作的認識,更新理念,激發研究欲望。
4、后勤保障有力。
為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學校制定相關政策,給予實驗課題組每學期一定的課題津貼,并撥出專項資金全力支持教師外出參加課題培訓,還購買了與課題相關的書籍,充分體現了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
(二)研究階段抓落實
1.氛圍倡讀。
為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激勵師生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我校首先積極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校園里,營造書香校園 創建學校品牌的愿景激勵著我們,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伴我成長的口號鼓舞著我們,讀書長廊里一本本經典讀物吸引著我們,圖書館里陣陣書香陶醉著我們,學校網站上307條書香專欄新聞記錄著我們的足跡師生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享受著閱讀。
2.專家領讀。
三年來,我們先后邀請了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主編朱家瓏、特級教師孫景華、陳樹明、省小學語文教研員李亮、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市小學語文教研員芮瓊老師、全國兒童閱讀推廣人余耀、《科學大眾》、《少年文藝》雜志社等專家來校指導引領我們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創建書香校園。在市教研員芮老師的積極推薦下,我們有幸參加了市教研室、市文明辦組織的南京市鄉村閱讀聯盟校,在聯盟校的活動中,我們得到了省市教育專家、省少兒出版社等專家的指導,同時與兄弟學校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3.書源保讀。
我校地處城郊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多、讀書資源匱乏,學生課外讀物常常得不到保證,學校開源節流充實圖書館的藏書,同時積極向市區技裝辦申請復本:配備市區教育局、教研室推進的經典讀物,我們堅持每年12套經典讀物,每套55本,全校分年段漂流,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從書源上保證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我們工作的激情感動了南京市文明辦的領導,他們為我們贈送了圖書;我們讀書的熱情感動了西善橋街道的領導,他們為我們設立了優秀學生、優秀教師獎勵基金,每年6萬的基金保證了學生、教師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4.教師范讀。
沒有教師的閱讀,就沒有學生的閱讀。教師讀書沙龍、讀書演講、美文誦讀、故事講述等活動,學校組織教師外出觀摩中國兒童閱讀論壇、參加親近母語研討活動,先后赴揚州市書香校園東關小學、無錫市書香校園育紅小學、南京市首屆金陵書香校園祿口小學觀摩書香校園建設,提高了教師的素養和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能力,也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學生,為學校書香校園的建設注入了鮮活的生機。
5. 課題研讀。
近幾年來,我校積極申報了《營造書香校園 創建學校品牌》、《利用學校網絡平臺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評價能力的研究》、《科學認讀,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等課題的研究,努力用教育科研提升我們研究的層次,用教育科研穿起我們實踐的主線,有效地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6.課程促讀。
語文團隊的教師們圍繞語文課程標準、南京市教研室推薦的課外讀物開發編寫了校本課程《書香》,以此作為教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載體,同時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扇閱讀的窗戶。
7.課堂導讀。
為了讓課題研究落到實處,我校每周從校本課時中安排一節課外閱讀課。教師們利用閱讀指導課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經典讀物、指導學生誦讀國學,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一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激發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教會孩子們閱讀的方法、培養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生活。我們不僅指導西小的孩子,還積極參加南京市教研室發起的蒲公英書香田園行志愿行動,語文團隊的老師們定期到六合馬集小學開展蒲公英書香田園行志愿活動:課外閱讀指導課、一對一結對指導孩子們讀書、給孩子們贈送經典讀書。我們的老師被馬集的純樸的孩子們稱作飛翔的蒲公英。
8.晨誦午讀。
為了保證孩子們每天有充足的時間課外閱讀,我們的教師堅持每天組織學生晨誦午讀。每天清晨,朗朗的讀書聲;每天中午專注的閱讀,成了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樣保證了學生每天40分鐘的閱讀時間。
9.活動品讀。
在我們西小孩子們每年最盼望的節日就是兒童節和讀書節,因為在讀書節里,孩子們可以開展班級讀書會,可以愛心義賣圖書,可以參加書香夏令營,可以加入春蕾文學社,可以表演童話劇、課本劇、可以觀看經典童話劇,可以美文誦讀,可以獲得書香班級、書香小明星的殊榮,可以與作家零距離。孩子們在讀書節中閱讀,在閱讀中快樂成長。
10.國學誦讀。
國學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了讓學生走進國學,品味經典,我們成立了國學書院,邀請北京育靈童國學院專家來校為全校教師、學生、家長開展國學專題講座;組織領導、教師赴南師大、北京大學參加國學研討活動,為每個班配備了國學電子課堂,組織師生開展國學誦讀表演,國學知識競賽等活動,師生徜徉在國學的殿堂,品味著國學的魅力。
11.親子共讀。
為了營造和諧的家庭讀書氛圍,我校成立了家長學堂,邀請專家作主題講座,指導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學校圖書館為家長和部分社區居民辦理借書證,堅持開展親子共讀知識競賽、書香家庭評選,促進家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總結階段重分析
三年的研究,我們的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顯著成效。
1.學生成長。
(1)、學生的自主閱讀熱情空前高漲。
有足夠的自主閱讀空間,掌握了多種自主閱讀方法,這使得學生對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閱讀中去,產生了良好的閱讀效果,在學生讀完之后,他們的收獲,他們的情感又能在閱讀小組中與同齡人交流,他們的自我學習價值得以體現,這反過來又促進了他們的再次閱讀。再加上我們經常組織開展故事會,朗誦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有趣的活動,所以,這一課題的開展使得學生的自主閱讀熱情空前高漲,學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閱讀,人人都樂讀的良好氛圍。
(2)、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通過反復的指導和課內外的鞏固,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如:朗讀和背誦的習慣;勾、畫、圈、點、批,以筆助思的習慣;品詞評句的習慣;善于聯系的習慣;想象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等。這些習慣的養成,對于學生現在的學習和以后的終身學習都大有好處。
(3)、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過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指導,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學生掌握了許多自主閱讀的方法。如:選讀法、精讀法、速讀法、摘錄批注法等幾種讀書方法;查--定--找--釋--分--結--疑七步預習法;將閱讀與講述、畫圖畫、表演、思考、比較、寫作相結合的讀書方法;會記眉批筆記、摘錄筆記、提綱筆記;會寫讀后感。運用這些讀書方法,學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閱讀中去。
在課題研究中,三個班級被評為南京市書香班級,小書蟲志愿服務崗獲區志愿者行動服務崗。一名學生被評為閱讀小天使,四名學生被評為金陵讀書小明星。學生習作在各類雜志、報紙上發表,因為讀書活動的開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多名學生獲全國創新發明大賽一等獎,全國百名好少年、江蘇省金鑰匙大賽一等獎,南京市百名優秀小公民等榮譽稱號。
2.教師成長。
在課題研究中,教師的閱讀教學觀念有所轉變,將教育的眼界從課內引向課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指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在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師科研論文在國家、省、市、區獲獎。江蘇電視臺、南京電視臺、雨花電視臺、江蘇科技報、金陵晚報、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網、江蘇教育網等媒體分別多次對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師的論文進行了報道和發表。我們教師的研究論文分別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載。學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區受到表彰,教師也多次受到市區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獲得教科研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
3.學校成長。
三年來,在創建書香校園的路上,我們實踐著,收獲著,學校被評為:南京市首屆金
陵書香校園 江蘇省小學語文實驗工作先進集體;語文團隊獲南京市語文先進教研組;七彩語文杯全國小學生作文競賽優秀組織獎;語文團隊獲大家語文博客網網絡教研優秀團隊;《書香》校本課程獲南京市二等獎;20xx年獲區讀書節優秀組織獎。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三年多的研究,我們品嘗了收獲和成功,特別是學生的進步所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備嘗了探究的艱辛。盡管我們時刻在思考,不斷在努力,但研究并非完美,我們認為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改進:
1.完善《書香》校本課程。
(1)擬定《書香》課程目標;
(2)精選《書香》推薦篇目;
(3)編寫《書香》教師用書;
(4)提高《書香》課堂實效;
(5)完善《書香》評價體系。
2.面對兒童讀書過程中出現的情緒化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如何落實親子閱讀等問題,研究得還不夠深入,就這些問題可以作為小課題進一步探究。
教育調查報告 篇10
一、調查概述
20xx年9月,我在實習的一所省級中學調查學生的學習心理。對中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查,為把握當前中學生學習心理發展趨勢、深化教學改革、教育教學本質、教育教學實效、實施素質教育新途徑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方法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
2、當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3、中學生學習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學生問卷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在六中進行問卷調查,發出80份問卷,收回70份問卷,接近理想的有效樣本數。
三、調查的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中學生學習心理的時代特征。
(一)中學生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學生和中學生更有教育價值。74%的學生學習功能是自身素質,10%的學生學習功能是考大學,16%的中學生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具有經濟和社會特征。年輕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65%的學生賺的錢多,25%的學生從高中畢業生身上賺的錢多,8%的學生從初中畢業生身上賺的錢多。
2、研究
調查結果顯示,67%的學生學習熱情高,24%的學生學習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考上大學。意識淡化是一個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人數占了一部分。此外,在調查中,90%的學生有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密切相關;與本課程的實用價值密切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語文、數學、物理、化學這些貼近現實生活、實用的學科充滿熱情,但對學術實力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等學科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有45%的學生英語之后的生活幾乎是有用的。
3、學習需求
目前,專業知識是師生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大學生對專業知識有人知道92%的學生感興趣,52%的學生想要老師。78%的學生希望學習更多實用的科學技術知識,以便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顯示,99%的學生計劃高中畢業后上大學。
(二)當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目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前的中學生不同。
1、教育價值取向、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
成年人意識到教育的價值在于幫助的綜合素質,生存和生活所需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及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力。在此基礎上,經濟條件和成績優異的學生致力于追求高等教育。
中學生教育價值觀的兩個特點是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中學生越來越追求未來教育產出的經濟價值,有些人從經濟角度衡量自己課程的價值,進而決定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要求課程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和生產,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和判斷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穩定。其實很多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是混亂的。原因如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就業難,使他們對參加高考失去信心;學術性強的高中文化課,學生很難要求職業技能,很難產生內在的刺激和興趣驅動的學習。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倦了學習。
2、有很多縱向和橫向的學習需求
在調查中,中學生個體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期望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多層次性和橫向性。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意味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有不同的要求。高中畢業后就業的學生,只要求基礎知識;被高職院校或者藝術院校錄取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度適中,學業成績適中;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需要最大的知識能力和優異的學習成績。學習的橫向需求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有寬泛的要求。它不僅要求學習學術課程知識,還要求培養特殊技能和更實用的技術。
3、學習的目的,但是主觀的和非性的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89%的學生有學習目標。對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自身的調查表明,我和學生的學習目標是主觀和非主觀的。學生學習目的的主體性在于:認識到未來城市就業的困難。很,這么大一個群體的想法是極其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將來能夠做生意。學生學習目的的缺失主要是思想和行動的缺失。調查結果顯示,37%的高考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性別差異,但表現出被動等待學習。
教育調查報告 篇11
一、調查概況
我于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小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改革,加強教育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小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小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小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3、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高中畢業后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愿望。
(二)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小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小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小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教育調查報告 篇12
農村留守兒童一個特殊群體。
近幾年,我國農村出現了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
所謂農村留守兒童,就是指隨著大量農村成年男女向城鎮轉移就業,而多數人沒有攜帶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許多的農村兒童遠離雙親或單親,成為農村家庭的留守兒童,多數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監護。隨著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而在農村出現的“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視和十分關注的社會群體。
留守兒童問題不容忽視……
農村留守兒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只有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后,出現臨時監護人學習 輔導不力,生活照顧不周,親子接觸缺失等現象困難。
但已有調查表明,由于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在現實生活中,由于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對留在家鄉的子女疏于照顧,無法認真履行監護的職責,使孩子失去應有的安全保障,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受到意外作害,失學輟學等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缺少親情關懷和應有的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為和心理的成長發育中比較容易偏離正常軌道。
“留守兒童”教育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學習較差,
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調查中發現,部分農民工潛意識里認為,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不多,將子女的學業定位在完成人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過問甚少,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較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上弊端也較多。加之他們還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和學習。
(二)性格缺陷。
由于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較少,與留守子女聯系少,對于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而青少年處于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另外,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比例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監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
(三)缺乏親情。
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造成親情欠缺,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點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根據調查和座談情況看,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和父母關懷的強烈要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際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協作求助,學習成績等方面發生障礙的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心理障礙。
數據顯示留守兒童監護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時期。對自身變化、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獨特的理解與認識,也發生了許多煩惱與沖突,這時,他們需要親近暢通傾訴,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這種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引發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封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問題。
(五)行為偏差,
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行為發生在文化程度上還處于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護人之間關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為一般都采取認可態度。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為偏差。調查中發現許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質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經常遲到、早退、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為,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對留守孩子的種種行為問題,監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難以控制。
建立農村社區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體系,充分發揮農村的教育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很大部分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農村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來那種穩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越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鄉村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為迫切,同時,現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農村教育和監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
從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和親子溝通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就比較大,但是如果有一個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建議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孩子已經上學,而又沒有相當的人作為監護,最好就留一個在家監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保證家庭教育完整性,這樣家長可以和學校保持聯系。共同承擔起教子責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帶到務工所在地上學,便于教育,如果條件不允許,則要改變與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與孩子經常性的聯系,并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熟悉。具體來說,一是在溝通時間與機會就比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二是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學習、考試,更多的關心他們的生活心理與情感,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為;三是在交流溝通的方式上,除了電話聯系外,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
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兒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農村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建設者,他們能健康成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系著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系著光和國家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解決好這一人口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已在為一項緊迫任務。
如此,留守兒童很難得到父或母貼身的愛和關懷,也得不到父或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上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里,父或母是一個長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于長期被托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內向,情緒消極,膽小怕事,自覺性差等,由于老人溺愛或親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他們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教育調查報告 篇13
孩子的教育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也給許多家庭帶來了巨的壓力。不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和睦造成了很的傷害。通過這次調查,希望了解一下現今家庭教育的情況,收集一些有關信息,從而對現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問題進行調研,了解清楚當中存在的問題的根源,尋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1、 調查對象
本調查涉及對象是東莞的有已入學孩子的家庭
2、 調查方式
本調查主要采用問卷式調查,調查時間為20xx年11月,對一些網友進行隨機調查
3、 調查內容
以《家庭教育調查問卷》中列出的各個選項對家長與孩子間日常生活行為的一些常見要點進行調研
二、結果與討論
1、結果
經過調查發現,由于根據中國現今的教育實際情況,面對巨的升學壓力,部分家長都偏重關注孩子的學習方面的問題,學習問題成為一個家庭中圍繞孩子的主要問題,而一些孩子成長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養、興趣)往往被家長較為容易地忽略,而調查也表明,部分家長對孩子全面素質配養力度方面還是不足夠的,可以從家長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滿意度中可以看出來。
家庭教育中,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調查發現部分家長每天都能夠有跟孩子交流的機會,但問題是部分還是一些日常的閑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這個可能跟一些傳統家庭觀念有關,一些出現在國外的,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在調查中基本沒有出現,可以說明,由于社會的觀念和經濟發展不同時期的影響,還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脫節的問題。
調查中還發現,現今部分孩子的自覺性還是較高的,一般情況下,孩子放學都會及時回家并自覺地完成作業,但問題表現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部分時間在學習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動顯得較少參與。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部分家長都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參與家務勞動。
2、討論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家的基礎,所以一個富強的國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滿意的,21世紀,中國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漸提升,教育就成為一個必須處理好的問題。面對日益全球化的方方面面,中國教育,尤其是容易被忽略的家庭教育能否與國際上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接軌,這個還有待我們去作更深入的研究。
雖然現在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另人滿意,但是用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還不足夠面對龐的人口。所以物質條件的制約必然教育有一定的壓制,這一定程度上表現在升學壓力當中,每個人都希望享受優越的教育資源,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進“名校”,但是面對現今資源還不足以應付需求的時候,只能擇優錄取,但是單一的選取手段促使孩子學習壓力的增加,這主要體現在一紙學習成績單上,使得全面發展又一次成為一個口號,當其他成長要素與學業進行選擇時,學業往往會成為被選的對象,想改善這個問題,必需要各個方面共同進行。教育離不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培養。
雖然素質教育、生命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無視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揠苗助長的現象仍普遍可見,各種各樣的少年班、興趣班如雨后春筍地興辦,無數正常的孩子被催化成超常孩子。傳統的應試教育穩扎穩打,功利主義思想主導著教育領域。體勞教育處于被忽略地位,孩子玩耍的天性被逐漸銷蝕掉。這對孩了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較的影響,我們應當從新的角度思考和認識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各方面之間的關系:體勞教育應當成為孩子教育的基礎,而道德等精神教育應當成為教育的核心。一切的知識和各種美德都可在健康的身體和精神中獲得;智育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和進行心靈陶冶的手段,知識能推動人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并使這種追求不斷提高,但絕不是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最終目的。全面的素質教育才是我們希望所看到的,一個身心健康發展的孩子才是家所希望看到的。
還要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家庭成員間交流的問題,現在就業壓力嚴峻,生計已經成為一個家庭中長輩的重中之重,一天的工作勞累使得家長們疲倦不堪,回家再面對孩子,已經成為一個無可奈何的麻木。許多家庭教育的資料中顯示,家庭成員間的交流互動,成為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家庭教育一個不可劃缺的部分,許多家庭教育方式一再強調交流的能力,我們從一些已問題發生問題的家庭教育中了解到,部分個案中都存在交流不足的問題。
語言作為人類交流的一個重要方式,被應用有家庭教育中就顯得極為重要,家長定期跟孩子進行一些正式談話,對孩子成長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探討,詢問孩子對這些問題的意見,一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解決孩子成長中所遇到的問題的其中一個有效手段。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上面提到的顯式交流,還有隱式交流,隱式交流主要表現在孩子對家長的無意式學習,這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占據的比例較的一部分,這表現在孩子對家長日常生活中的無意式模仿。在孩子受家庭教育中,我們必段明確孩子作為整個受教育的主體地位,家長不能主導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家長要做的必須是對孩子有一個深刻的理解,明確孩子對一些事物的感受,在孩子面對選擇時家長必須作為一個輔助的角式提供意見,而不是主導孩子的整個選擇過程,這樣做才能以適應孩子的自身發展需要,明確目的,更好的讓主體感受事物。
縱觀現今教育發展的狀況,還存在許多問題,而且都是必須改正的問題,要使各種教育問題真正取得成效,我們必須從源頭做起,從一種新的視角出發透視教育,確立新的教育觀念,讓教育在關注人的生命活動中尋得二者的協調統一。
教育調查報告 篇14
調查地點:荊門市龍泉街道辦管理下的三個社區:千佛洞社區、土門巷社區、南門社區。
調查對象:子女處于讀書階段的家長
年齡在12到18周歲且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旨在對城市社區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問題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分為兩個方面:
1、家長對子女的教育。主要是家長對子女在生活和學習中的要求,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2、處于學習階段的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思想問題。
調查的目的:一方面我們是想通過本次調查來了解當今城市社區的父母是怎樣教育和引導自己子女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在這個引導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另一方面,我們想得出城市社區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的問題,為家長正確教育引導子女提供一個參考,在這兩個方面的基礎上,我們的調查還希望能加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了解,讓父母能夠正確科學的教育子女,從而保證青少年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下健康成長。
調查方式:本次調查我們采取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現場收集問卷,同時進行訪談來收取資料的。
我們通過對土門巷,千佛洞社區和和南門社區的47位家長和45位青少年的調查,我們發現有31.8%父母對自己的子女要求非常嚴格,40%的家長缺乏同孩子所在學校老師的交流,而有76%的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最為注重,31%的家長很少同孩子談心,在這31%的家長中即使同孩子談心也是要看自己的心情。另外經常跟孩子談心的89%是以孩子的學習為談心的主要話題,95.3%對孩子的成績很關注。同時在我們的調查中仍有20.9%的家長對“棍棒”教育表示贊同。面對以上的壓力青少年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有46.8%的青少年認為命運對自己不公平,70.7%的青少年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競爭,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而在學習和生活中他們也表現出了不少問題,針對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以及青少年思想所呈現出來的問題很值得我們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調查中的現狀:
(一)家庭對青少年的教育卻表現出的問題:
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壞的習慣會被耳濡目染,而好的方面需要的是潛移默化,需要的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需要的`是溝通、了解、理解。但在我們的調查中,家庭對青少年的教育卻表現出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家庭對自己子女的學習成績的過度關注,這些數據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其次是有些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交流,而經常交流的還是以孩子的學習為主要內容,這就造成了父母對子女的不了解;同時父母也缺乏同學校的積極溝通,調查顯示40%的家長缺乏同孩子所在學校的溝通,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環境,同學校的溝通是父母了解子女的另一個重要渠道;另外就是中國一貫的“棍棒”教育還占據不小的地位,在我們的調查中有超過1/5這種教育方法表示贊同,這種不合理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不過不管父母怎樣對待自己的子女,但這都是他們愛的一種表達方式,他們的最終落腳點還是為了孩子,只不過有時采取了不合理的方法罷了。在調查中我們還了解到95.2%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學,繼續深造,將來能找個好工作。
(二)青少年自身又呈現了哪些現狀呢?通過我們的調查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由于我們的調查對象是處于學習階段的青少年,首先第一點就是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從調查中我們看到只有25.5%的青少年會在沒有老師、家長的監督下學習,57.5%的青少年有時會主動學習,17%的青少年很少甚至從不主動學習,可以看出青少年的主動性還是很欠缺的。難道是外界的壓力還不夠嗎?不,21.7%的青少年在學習上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面對如此的壓力,為何還需要家長的監督和老師的嚴管呢?伴隨壓力的到來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調查顯示,65.9%的青少年有時認為讀書沒意思,想自己出去找個工作闖一闖的想法,這也許就是不少青少年的離家出走的一個前奏吧!這就是壓力帶來的效應,可以說12-18歲正是接受教育的黃金階段,他們的心應該是專心的學習,好為自己將來能適應這個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
2、在生活上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呢?調查中,有35.6%的青少年放學回家后經常喜歡一個人待著做自己的事,38.3%的有時會這樣,這種現象反映了青少年的孤僻,這需要家長和學校的積極引導,加深對他們的了解。另外僅有23.4%的青少年會對別人講自己的困難和不愉快的事(在這23.4%上的人中有91.7%的是女生,說明女生更懂的釋放自己的壓力,不過也許也是有男女本質的性格決定的吧!),45.7%的人有時會對別人講述自己的困難和不愉快的事,從另一方面也反映他們的自我封閉。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有59.6%的青少年很少甚至從不會為求得和睦相處而放棄自己的意見來附和大家,一方面反映他們的任性;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現在青少年能夠堅持己見,敢于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調查中,有69%的青少年會積極參加表現自己能力和價值的事。雖然如此,但是面對有一定困難、意義重大的工作時,40.4%的青少年選擇了逃避,這也說明了不少青少年對于真正意義上的表現自己還是缺乏一定認識的。
二、調查結果的思考和分析
1、家庭教育出現的問題:
家長缺乏同子女學校的交流以及同子女的溝通,在學習對子女的壓力過重,另外就是在一些家庭中還存在“棍棒”教育的方式。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幾點:
(1)、“棍棒”教育是中國傳統教育中的一種理念的一種體現,由于受幾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影響,它的存在是無可非議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素質的不斷提高,這種理念會慢慢淡化掉的。
(2)、父母對子女的嚴管,同時又缺乏與子女所在學校的老師的溝通,其原因是:
第一.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也可以說經濟原因和社會原因,在我們調查的地區下崗人員非常多,面對下崗,他們不得不另謀生路,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他們不得不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放在工作上,時間的不能保證是他們很少同子女交流的原因之一,他們同學校的溝通也只是學校找時才聯系的,此時問題已經出現,所以不管怎樣,父母還是應該抽出時間和子女交流、同學校溝通。
第二、父母面臨的問題也導致了他們子女的要求特別嚴格,他們不希望自己子女將來被這個社會淘汰,他們希望子女過得比自己好,在我們的調查中獨生子女居多,這也是父母嚴管的另一個原因。
2、青少年自身問題產生的原因:
(1)青少年主動學習差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已慣于父母的監督和老師的嚴管,一旦父母和老師放松對他們就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父母應注意由他們自己去養成學習的習慣,而非長期處于一種督促下去學習,這樣對他們將來的自立有一定幫助,二來可以讓他們自己發現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他們缺乏對學習的認識,認為學習不是自己的事,這也是長期處于嚴管下造成的,另外就是缺乏對自己將來的思考。
(2)對于當前不少學生厭學情緒,想找一份工作的想法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長期處于學習學習再學習之中,壓力過大,感覺學習是件枯燥無味的事,所以在學習之余還要培養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另外也要加強同子女的交流和溝通;另一方面則是家庭的原因,不少家庭由于經濟問題,不少青少年則有找工作緩解家里的負擔的想法,12—18歲主要發展的是認同感,父母的舉動會對青少年產生深刻的影響,不少青少年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想法就是由此而來的。這就需要父母對子女多一些了解,同他們多一些溝通,這對青少年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一來可以消除所謂的“代溝”,二來則也可以讓子女知道父母真正的想法!
(3)另外就是在我們調查中青少年喜歡獨處,缺乏交流。主要是由于他們大多為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這方面問題的解決則需要學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群體性的活動,在我們調查中的荊門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在這方面做的就非常不錯。一方面培養了孩子的興趣,另一方面還加強了孩子的交流,同時對他們的學習也有提高。另外家長要上班也是青少年不得不獨處的原因。
(4)不少青少年對別人意見的否定,這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有些青少年的任性、受寵過度的表現。這需要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要適度,要教他們如何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能夠接受別人的看法,而非對別人的全盤否定。另外青少年不能正視困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有挫折,所以任何事父母都不要代子女去做,要讓他們有挫折感和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否則一旦面對困難他們就會束手無策。同時當前不少青少年認為命運不公,這也許是青少年同別人比吃穿,或有這方面的心理,這對其成長是十分不利的,現在可以說生活條件還不錯,但父母仍要時刻教育子女保持艱苦樸素的傳統,這對他們以后走上社會也是很有幫助的。
總記:以上是我們對荊門市龍泉街道辦管理下的三個社區(千佛洞、南門、土門巷社區)的調查,同時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在調查中我們深刻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愛,不管怎樣,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子女,我們還了解了一些父母對子女現狀外的期望,下面我摘抄了幾位父母的話:
讀大學,讀好大學;
找個舒適工作;
孩子畢業后能踏進社會,找個舒適的工作;
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希望他找到自己的人生;
有修養,有所作為。
這些話代表了千千萬萬的父母對子女的愛,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父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子女,加強同他們的溝通,青少年成長中的一些消極思想也會慢慢淡化,他們也會多一些對父母的了解,多一些對學習的認識,多一些對他人的關心,多一些對人生的思考,他們一定會在一個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下健康成長!
【教育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調查報告12-07
小學教育教育實習調查報告12-04
教育調查報告模板07-28
教育培訓調查報告07-28
精選教育實習調查報告01-15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07-02
教育環境調查報告07-05
教育調查報告范文07-19
關于教育調查報告09-16
教育實習調查報告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