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喝中藥的五個最佳時間
很多人信賴中醫,它是通過調理身體來達到治病效果,不過很多人對于喝中藥的時間卻是非常模糊的,而且不知道中藥能不能空腹喝。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喝中藥的最佳時間是知識,歡迎閱讀。
中藥能不能空腹喝
對于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適合在早晨的時候空腹食用,這樣能夠更好的吸收。除此之外,還有于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是空腹服用的,這樣能夠使得藥物迅速進入腸道,且藥效發揮到最大。瀉下作用的.湯藥也是這樣的。
喝中藥的最佳時間
1.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2.飯后服
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服藥。病位在上,應在飯后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癥,在飯后服用,可使藥性上行。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藥,在飯后服用可減少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也宜在飯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發生副作用。
3.餐間服
在兩餐之間服用藥物,這樣可以避免食物對藥物產生影響,適宜餐間服用的藥物是治療脾胃病類的。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藥物,以及有積滯、胸膈病等,服藥后宜仰臥;有頭、口、耳病等,服藥后宜去枕而臥;有左右兩肋病癥時,服藥后應按藥性的升降作用選擇睡姿,如藥性升發,應擇健側臥,如藥性沉降,應擇患側臥。
5.隔夜服
主要是指驅蟲藥,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將蟲殺死排出體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應不拘時間盡快服藥或頻服(每隔1-2小時服一次),慢性病則要按時服藥。總之,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以盡量發揮藥物的預防、治療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為原則。
喝中藥的禁忌
1、有些中藥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烏頭堿,小劑量使用具有治療作用,劑量過大或使用不當就會引起中毒。
2、有些中藥不含有毒成分,但過量服用也會引起中毒,如過量服用肉桂就會引起血尿。
3、辨證用藥不當,如給肝陽上亢病人服用細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4、中藥來源品種不當,如桑寄生本無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會含有相應的有毒成分。
5、有些藥材未經炮制或炮制不當,如經過炮制后的法半夏沒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卻是有毒的。
6、中藥煎煮不正確,中醫認為煎藥時間不夠從而引起毒性的反應。
7、誤服誤用中藥十分危險,如把香加皮當作五加皮使用,就會發生洋地黃樣中毒。
8、受到污染或變質的中藥。
9、用藥途徑不當,如作為肌肉注射用的中藥注射液被用于靜脈注射。
10、用藥時間過長,如黃花夾竹桃含有強心苷,長期使用會發生洋地黃樣蓄積中毒反應。
11、有些中藥相互間可產生化學反應,如果配伍不當將引起不良反應,如藜蘆就不宜與人參等補益類藥同時使用。
12、中西藥之間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烏梅等與磺胺同時使用就會引起血尿。
13、性別、年齡和體質的差異都會影響中藥的療效,如婦女哺乳期就對許多藥物反應敏感。
14、中藥注射劑質量不好,當中含有有害物質、雜質、植物蛋白。
15、外用制劑輔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當。
氣虛的人,應該吃這些中藥
氣虛水腫可用黃芪。
黃芪適用于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難愈以及慢性腎炎和糖尿病患者。氣虛水腫的患者用生黃芪50克、茯苓30克、鯉魚1尾,熬煮魚湯食用,具有補脾益氣、利尿消腫之功。
食欲不振喝芡實粥。
芡實又稱雞頭米,是藥食兩用之品,具有補脾固腎、益氣澀精之功,適用于氣虛精虧所致的泄瀉、滑精等癥。冬季尤其適宜用芡實來補氣澀精,最簡單的做法是芡實粥。將炒芡實50克倒入鍋中,加水煮開片刻,再加入大米100克,煮粥食用。還可以用淮山藥、芡實、薏仁、黑棗各適量,加水慢火熬粥,老少皆宜,尤適用于食欲不振、動輒自汗、面色蒼白無光的氣虛者以及術后體虛之人。
血壓偏低吃點黨參。
黨參適用于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萎黃以及病后、產后體虛者。可用黨參10克、大棗10個,洗凈煎水取汁,與大米150克煮粥服用;也可用黨參30克、枸杞子30克、桂圓肉20克、整雞一只,入砂鍋煲湯,熟時加入少量黃酒、鹽調味食用,適用于血壓偏低、氣短懶言、汗多乏力、面色蒼白無光、頭暈目眩的氣虛人群。
氣陰兩虛西洋參泡茶。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適用于氣陰兩虛者。取西洋參3克、燕窩3克,隔水燉熟,長期服用可益氣補中、養陰潤肺,尤適用于虛損、干咳、盜汗、肺陰虛等癥。也可每天含服四五片西洋參薄片,或打成粉與湯粥調服,也可燉湯或泡茶使用。
【適宜喝中藥的五個最佳時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