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感恩論文
大學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其實施路徑,一是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營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圍;三是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激發學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發掘自我教育潛力,提高感恩教育認知;五是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施恩于人,報效社會。
學生感恩論文1
一、感恩教育的地位與作用
(一)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性地位感恩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德行養成的過程。感恩教育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孝心愛心,喚醒其親情良知,喚起其感恩父母之情,激起其報答父母之為。這種感恩品質形成之后就會“遷移”到其他優良品質上,從小愛到大愛,懂得對愛心的回報,報答他人的幫助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國家的培育之恩;懂得愛國報國,樹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領悟人生的真諦,實現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可以說,一個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不可能會關心他人,更不可能有奉獻社會、報效祖國的高尚情操,他的道德人格必定是有缺陷的。當一個人懷著感恩的心面對他人、面對生活,就會多一份寬厚、友善和快樂,就會情愿付出,對別人施以愛心,對社會予以回報,就會對生活寄予希望,懂得相互關愛,樹立堅強的意志,為道德的成長奠定基礎。因此,我們認為感恩教育是產生“道德移情”的動力源,從感恩父母這一最基礎的道德起步,喚起個體心存感恩情感,能驅使個體從感恩父母有孝心“遷移”到感恩他人施關心、感恩社會獻愛心、感恩祖國效忠心,升華了感恩的情感,從而完美個體道德人格。感恩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道德素質的重要基礎、一個行之有效的切入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礎性地位。
(二)感恩教育能促進社會正能量的傳遞,具有輻射效應感恩是社會和諧的催化劑。感恩能夠通過親情恩情的傳播在群體間和社會中產生輻射效應,形成良性循環,促進社會正能量的傳遞,有利于社會和諧文化建設。道德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好比各細胞與有機體間的關系,相互促進與相互依存。個體感恩意識的提高能帶動社會成員感恩意識的提高,形成人人懂得感恩的風尚。感恩能夠引導社會成員多一些愛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對抗;用感恩的心對待社會中的人或事,緩解矛盾沖突。只有樹立知恩圖報的社會風范,整個社會才能處于和諧的氛圍之中。一個缺乏感恩的社會必定是冷漠的、彼此缺乏信任的社會,更談不上幸福與和諧。因此,個體感恩意識的提高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同時,感恩能夠促進愛國主義思想的升華,提高個人的社會責任感。因為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情愿付出,才會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回饋社會。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多少仁人志士胸懷忠君報國的信念,“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豪情和馬革裹尸的壯舉激勵著代代中華兒女,守護了國家尊嚴,鑄造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當今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新時期,更需要加強感恩教育,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激發大學生心懷一顆感恩的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奮發有為,積極進取,忠心報效祖國,積極回饋社會,推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二、感恩品質的形成機理
大學生感恩品質的形成不僅受社會、家庭、學校教育等外部環境的影響,而且感恩又是一種心理品質,它的形成同樣遵循心理發展規律,是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與內化過程,必須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作用,著眼于主體的內化,引導他們識感恩之理、激感恩之情、踐感恩之行,最終促使知恩圖報成為主體的自我需要,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一個完整的感恩教育過程應包含認知層次、情感層次、實踐層次。感恩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人德行養成的過程,感恩教育必須遵循道德教育規律。根據“道德移情理論”,道德移情與個體移情、情感的喚起有關、與個體的認知能力有關,因此,必須激情、明理并施之以行,以求情通理達,促進內化。
(一)識感恩之理———對感恩的理性認識是產生感恩之情的基礎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和意志是受認知的調解和支配的。個體只有對感恩的意義有充分領會,對施恩者的愛心行動有充分的認可,才能產生感動和感激的情緒。因此,在感恩教育實踐中,要讓學生認知感恩之理,開設識恩的基礎理論教育課,引導學生懂得“為何要感恩”等基本道理,強化其對感恩的理性認識,促進施恩理念的確立。個體只有樹立正確的感恩理念,掌握正確的感恩方法,才能指導自己的施恩行為。
(二)激感恩之情———情感的激發是產生感恩行為的前提動力感恩教育作為一種情感的啟迪和引導活動,不同于一般的學科理論知識的傳授,它不僅是理性的、邏輯感恩知識的傳授,而更多的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陶冶過程,是一種化育。感恩情感的產生是實施感恩行為的前提。感恩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一種真摯的情感,它通過逐步感染和熏陶,喚起受教育主體的心靈共鳴,從而激發起主體自覺的感恩行為。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相對較強,僅靠呆板的說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沒有情感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甚至會使之產生逆反心理。必須通過情感的疏導來排除其對外部教育的心理阻力。在感恩教育實踐中,作為教育者自身必須擁有健康的情感,堅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脈學生的情感,運用好情感溝通的橋梁,通過榜樣教育法、情感教育法,設計各種活動平臺等來開啟他們的心扉,見賢思齊,使情感轉化為信念和動力。
(三)踐感恩之行———引導個體施恩實踐是形成感恩品質的關鍵感恩教育過程就是一個從“感”到“恩”的啟發引導過程。其中,人的知恩、識恩之后的“感動”是初始階段,“知恩圖報”和“施恩不圖報”的行為模式的養成是感恩教育追求的最終結果,即感恩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個體的感恩認知、感恩之情內化為感恩行為習慣,升華為自身的品質。而感恩品質的形成過程是在理性認知的基礎上內含情感體驗的生活實踐過程。如果不經歷生活化的情感體驗過程,就無法完成向施恩和報恩的轉變,對感恩的認知也得不到及時的鞏固。可見,情感體驗的生活實踐環節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實踐能讓921學生體驗高尚行為的愉悅、獲得正確的經驗、砥礪堅強的意志,從而固化行為習慣。顯然,只有感恩認知、情感激發是不夠的,缺少實踐環節的感恩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癢。因此,在感恩教育實踐中,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回歸實踐,回歸生活,要重視讓學生付諸施恩的反復實踐,可設立“感恩日”,要求學生以各種方式向有恩于自己的人行感謝之為。
三、感恩教育的路徑選擇
我們把感恩教育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以孝親教育為突破口,以情感教育為主軸,引導大學生踐行感恩,培養學生感恩品質,從而健全大學生道德人格。實踐證明,感恩教育能促進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為他們的人生奠基,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的長期機制,促進高校德育良性發展。
(一)以感恩課程為教育主陣地,以求學生情通理達感恩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并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依據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4]。其中,讓受教育者識恩、知恩尤為緊要。我們編寫《感恩教育讀本》校本教材,按照識恩、知恩、報恩和施恩的思路編排內容,分為知恩篇、感恩篇、報恩篇三大塊。同時,創造性地開設感恩課程,以求學生情通理達。感恩課程安排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德育自身特點,規范各年級教育內容,使之形成有機聯系的序列。大一時,立足于明理,講授《知恩篇———認知感恩理》,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感恩教育思想,系統領悟感恩基本道理,強化學生對感恩的理性認識,引導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大二時,致力于育情,講授《感恩篇———悠悠感恩心》,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感染學生,讓學生品味父母養育之恩、老師教誨之恩、他人幫助之恩、社會關心之恩、國家培育之恩,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確立感恩的信念,激發學生施恩欲望;大三時,著眼于導行,講授《報恩篇———踐行感恩為》,循著“感恩父母有孝心、感恩他人施關心、感恩社會獻愛心、感恩祖國效忠心”道德提升的路徑,進行相關內容講授,讓學生懂得“要怎樣報恩”,升華感恩情感。
(二)以孝親教育為突破口,為培養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礎孝為仁之本,仁為德之本。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談得上其他社會道德。同樣,感恩教育必須以“感恩父母有孝心”為突破口,促使感恩品質升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在感恩課程中,我們安排“難忘父母恩”這一教育內容,讓學生走進父母之愛,體味父母生養之恩,激起他們孝親報恩之情。在感恩父母中,我們具體要求學生做到“四心”:多溝通不耍脾氣,主動向父母問好,讓父母舒心;自尊自愛,心態健康,心胸豁達,讓父母放心;勤儉節約,減輕家庭負擔,主動承擔責任,讓父母省心;篤學修身走正道,學有所成早立業,讓父母稱心。在孝親教育的基礎上,著眼于移情,把對父母的感恩推廣到對朋友、老師和社會的感恩,拓展感恩教育的內涵,共分三個維度:一是感恩老師教育我,增強尊師意識,尊重老師的人格、尊重老師的勞動和創造;二是感恩朋友幫助我,增強關愛互助意識,促進人際關系的良性031發展,增強感情交流能力,形成和諧愉悅的心境;三是感恩社會溫暖我,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回報于社會;四是感恩祖國培育我,樹立振興中華、報效國家的理想,升華大學生的道德人格。
(三)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創設學會感恩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感恩教育的實效性必須充分發揮情感體驗的教育功能。通過情感體驗,使得情感與認知相協調,達到內化為感恩信念和感恩行為的目的。我們充分尊重主體,以情感教育為主線,精心設計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感恩的校園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第一,榜樣激勵,催化感恩。情感的相互影響,更多的靠感染,而不是說教。信息化的時代使得學生有了更強的獨立意識,更多的學生熱衷于從自己的情感出發去對待榜樣。感恩教育的主陣地中,我們充分利用榜樣素材,創設一種促使學生“學會感恩”的校園文化氛圍,激發學生的感恩意識,催化學生的感恩之情。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挖掘古今中外的感恩榜樣。我們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的事跡感染學生,還可組織學生集中觀看《道德模范》視頻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等節目,詮釋著道德的真諦,激起他們道德體驗的共鳴,引導學生熱衷于做感恩模范的粉絲。二是樹立教師的感恩榜樣。我們通過樹立教師中的孝親典范,發揮教育者自身的感染力,言傳身教,增強感恩教育的說服力。三是樹立學生身邊的感恩榜樣。我們通過“校園十大感恩之星”的評選,樹立同齡人的感恩典型,讓其“現身說法”,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濃厚的感恩氛圍中,從校園的感恩環境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第二,創設載體,體驗感恩。要使感恩教育達到潛移默化,必須講究教育載體。
我們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多渠道進行感恩教育活動。一是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感恩宣傳與交流。通過QQ群、網站、微博活動平臺宣傳社會上的感人事跡和校園的典型事跡,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和道德正能量的傳遞。二是利用主題活動進行感恩教育。通過感恩主題文藝晚會、“家書傳真情”“愛心祝福語傳遞”等形式使學生更加深刻體認父母的恩情,架起學生與家長溝通的橋梁;通過師生互位體驗、師生座談會等形式,讓師生平等交流,懂得尊師重教;通過“朋輩沙龍”“新老生愛心接力”活動、困難幫扶活動等讓學生懂得感恩朋友,增強學生關愛互助意識;通過開設“感恩論壇”,引發學生情感的激蕩。三是利用傳統節日進行感恩教育。通過母親節、中秋節等感恩父母養育之情;通過教師節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利用清明節、國慶節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等。為了感恩教育的常態化和持續性,我們規定每周六為“感恩日”,通過持續的活動體驗,促使學生的感恩意識得到強化,為報恩和施恩積蓄了情感力量。第三,社會實踐,深化感恩。實踐是聯結知與行的橋梁。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感恩教育必須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通過親身實踐,才能內化為自覺的行動。我們通過關愛空巢老人行動、民工子弟學校結對幫扶、參與公共服務等志愿者活動,讓學生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他人和社會的恩情,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我們通過與敬老院、民工子弟學校、社區居委會等合作建立了十多個日常志愿者服務基地;在各地貧困鄉鎮或村建立了二十多個長期的暑期“三下鄉”服務基地;與當地四十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頂崗實習服務基地。同時,我們要求學生在假期參與家庭所在社區的服務活動。這些都為學生的感恩實踐提供了充足的平臺,讓學生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他人和社會的恩情,增強社會責任意識。這些平臺的構建,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學生在生動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報恩與施恩的樂趣,并在家庭、社會和學校的共同參與下反復修整,深刻領會自己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促進人生觀的完善。
(四)以評價導向為引擎,把感恩品質納入德育評價體系為了發揮感恩教育的長效機制,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我們把學生的感恩品質納入德育評價體系中,充分發揮德育評價的導向功能。感恩教育屬于隱性教育,它的教育效果也具有隱形性,無法用一般學科的考核方式進行評估。我們在遵循客觀性、主體性和公平性原則的前提下,采用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重視過程評價和縱向評價,建立和健全感恩品質評價體系。一是依托實踐活動進行過程評價,關注個體的參與程度。我們編制了《大學生感恩成長記錄冊》,對學生的感恩實踐活動情況進行每周一登記,每月一匯總,結合活動項目進行量化;二是采用學生自主評價和互相評價的辦法,鼓勵學生客觀主動地總結和評價自己和同學,找到差距與不足,督促自我完善;三是建立家、校、社會反饋評價制度。我們充分發揮校內外各種教育資源對學生的思想行為表現進行反饋和評價,在學校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家長意見反饋和企業社會實踐的評價反饋,進行評價。在全面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每年評選出“校園十大感恩之星”“校園微感動人物”。總之,在綜合評價時,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全面看待,建立起有效的評價體系,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實效性。
作者:劉錦霞
學生感恩論文2
摘要:《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及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現在和今后的一二十年內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新時期學校德育的重要性。”因此,筆者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對新時期中學生感恩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進行剖析,并試圖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加強中學生感恩教育,增強傳統文化的傳承,培養其道德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感恩教育培育;中學生;問題研究;道德文化
1中學生感恩教育培育的內涵和基本內容
1.1感恩教育培育的主要內涵
感恩教育即用感性的方式,讓青少年在他人、自然和社會的“恩”中認識到感恩的存在;以理性的形式,讓青少年認知到來自痛苦、挫折和失敗帶來的“恩”。最后形成積極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一種特殊教育。它是整個思想道德教育的關鍵。感恩教育包括三個方面:“一、認知方面,即認識自身所獲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內心產生認可,成為“知恩”;二、情感方面,即在認知的基礎上,衍生出一種愉悅幸福的情感,從而轉換為自主的感恩意識,一種回報恩情的沖動,成為“識恩”;三、實踐方面,將感恩意識轉換為報恩乃至施恩的具體行為,形成回報恩情、甘于奉獻的習慣,稱為“報恩”。①
1.2感恩教育的基本培育內容
第一,教會學生知恩、識恩。感恩教育是用人格影響人格的一種教育。感恩教育的目的要讓青少年認識到,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并非是天經地義、憑空而來的,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更多的人在背后的辛勤創造、奉獻。自己時刻享受著學校、社會及父母朋友老師他人給予的幫助,要永遠記住這些,并準備隨時為回報他們而采取相應的行動。第二,教會學生知恩圖報。感恩教育是以德報德的教育。報恩是一種情感的延續,是從自己做起把愛心的力量傳承下去。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明白,“人有恩于我不可忘”,“知恩不報非君子”。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知恩與圖報的基本道德準則,都應具備做人的基本的道德修養,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下去。第三,教會學生施恩不圖報。一個人不僅要知恩圖報,還應當施恩于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每個人不應該將自己的付出視作對他人的施舍,而應把付出當作生活中必備的美德。懷有知恩不圖報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將自己的人生意義無限放大。
2中學生感恩教育培育的現狀
2.1中學生感恩教育培育的成就
今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教師以自己的方式關注并改善著當下感恩教育匱乏的現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門也頻頻發出文件從宏觀角度對學生感恩教育做出了規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及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指出:“現在及今后的一二十年內培養出的學生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我們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性的眼光來認識新時期學校德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②當然教育因其復雜性、長期性無法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多項文件出臺的過程中仍表現出各方面的不足。這些不足與我國經濟飛速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學生攀比心理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日益增強,給家庭和社會不斷帶來挑戰。
2.2中學生感恩教育培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中學生感恩教育培育中遭受到諸多難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弄清楚形成問題的根源,我將從對感恩教育認識不足,評價指標單一,缺乏感恩氛圍以及培養目標隨意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2.2.1家庭方面對感恩教育培育的認識存在不足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對其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形成上起基礎性作用。孩子的父輩們都希望孩子比自己當年過得好,由于種種現實原因,孩子可能成為父母實現自己理想的工具。父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來滿足子女的任何要求。實際上,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苦心,他們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懂如何感恩他人,不能與人為善,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獻;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責任。
2.2.2學校方面重智輕德,對學生評價標準單一
我國思想道德教育一向以學校為主體,但各級各類中小學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主攻文化知識教育,造成德育課時無法保證按時按量完成,德育教師資格不到位,明顯背離了學校的職責和功能。生活中學校多數重智育輕道德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也主要來自于學習成績的要求,對于學生道德方面的要求與管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單純地把文明習慣定義為道德規范,忽視了道德教育中信仰的核心。德育方面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重視德育的理論灌輸,輕視道德的實踐教育,重視道德規范教育,忽視道德信仰教育,德育成為了單純的理論說教,而未轉化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
2.2.3社會方面缺乏感恩教育培育的氛圍
改革開放后我國不僅改變了國家經濟體制更打開了面向世界的大門,在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優秀制度的同時也傳播了多元的思想潮流,社會上一些人開始追求西方的所謂“個性”和“自由”,認為人活世上全然為了贖罪應當無所牽掛追求本心,認為來自父母家庭的關愛是對自身“個性”與“自由”的束縛。將國外的糟粕奉為行為準則,使傳承千年的道德體系受到震動。
2.2.4學生個人方面感恩意識不足
除上述三個方面的外在因素外,當代青少年自身也存在著難以輕易改變的缺點:首先,在家庭生活中,青少年習慣有優越感,對父母及長輩的關懷和細心照顧習以為常。在學校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在強烈的虛榮心驅使下,一味追求物質享受,互相攀比。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緊張;對來自同學與老師的幫助不懂感恩;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等等。再次,對祖國和社會提供的優越條件仍感到不滿,一心羨慕國外的教育教學環境。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無疑沖擊了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的走向。
3中學生感恩教育培育的對策
對于出現的問題,從微觀角度出發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3.1以親情為紐帶,注重習慣養成教育,發揮家庭的作用
首先從家庭教育者——父母的角度來講,家長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認識到感恩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對子女的教育更有說服力。此外家長還需要改變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重視孩子的感恩教育,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全推給學校和社會。其次,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才有利于對青少年進行感恩教育。父母雙方與子女建立平等融洽的關系,重視與孩子的溝通,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3.2改變學校教育評價體系,注重知與行的結合
首先,從學校教育者的角度來講,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因此建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加強學生的感恩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并結合道德實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社會主義價值觀等抽象內容具體化,引導青少年確立正確的善惡分辨標準。其次,學校應加強校園感恩氣氛建設,優化感恩環境。取締原來的以考試成績定優劣的單一評價標準,健全感恩教育評價體系。
3.3營造好的社會教育氛圍
首先要提高全體公民的道德水平和感恩情懷,凈化社會風氣。社會上的歪風邪氣不僅破壞現有的正常生活秩序更會給未成年人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其次,構建良好的感恩教育環境,提高社會環境的正面影響。信息化的時代,以社會輿論為核心的社會風氣,憑著現代化的傳遞手段,往往很快就能影響輿論并控制全局,左右青少年的思想和言行。所以,在建設良好社會風氣的同時,還要充分地利用網絡及大眾傳媒的正面影響,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感恩活動。
3.4注重中學生的個性教育
家庭、學校、社會都是外在因素,學生主體是內在因素,而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因此,強調對學生個性素質的提高是高效實施感恩教育的前提與關鍵。
3.4.1從父母的溺愛中走出來,學會獨立
一個養尊處優、備受呵護的孩子僅有認知層面的感恩是不易被感動的,更不懂如何報恩。家長要從自身做起,當你得到孩子關愛或幫助時,不要吝嗇一句“謝謝”,用自己的言語行為慢慢去感化孩子,鼓勵他們,與他們架起溝通的橋梁,使孩子自己慢慢體會感恩帶來的滿足。同時,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養觀,疼愛孩子是為人父母的天性但不能過分溺愛,讓孩子擁有更多獨立的時間與空間,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人生的成功才是父母關愛子女的最終目的。
3.4.2讓青少年走進社會,了解現實,感悟人生
人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現實能直接影響個體創造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在適當的情況下,他們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青少年由于學業壓力沉重,部分家長承擔了所有的家庭瑣事,使他們對社會及家庭缺乏真實的了解和客觀的認識,社會和學校可以通過組織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在家幫父母做家務,從中體會父母每日勞動的艱辛和繁瑣;學校開設參觀實訓基地等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生活百態,了解生活,感悟人生。
參考文獻:
[1]盧元楷.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
[2]胡艷輝.“問題少年”矯治體系[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xx.
[3]李漢琳.感恩: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J].檢查風云,20xx(15).
[4]感恩教育、不竭之泉——關注中學生感恩教育[J].人生十六七,20xx(Z1).
[5]胡茂鑫,趙華鵬,高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背景下的青少年感恩教育[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8).
[6]嚴加銀.當代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以傳統孝道為視角[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7).
[7]劉震中,羅成毅.論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徑[J].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資助項目,20xx(4).
[8]李建云.90后青少年感恩教育探究[J].德育園地,20xx(6).
學生感恩論文3
近年我國經濟已經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由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還有一些省份、地區人均收入較低,存在貧困家庭。貧困家庭對支付孩子的大學學費、生活費存在一定壓力和困難。“不讓一個大學生因貧困輟學”是國家的承諾、高校的責任,為此,政府高校出臺了一系列的資助政策。大多數貧困家庭的受資助學生都能珍惜上大學的機會,但也有相當數量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貧困為借口,完全依賴于學校和社會的資助,認為是國家、高校應當做的,感恩意識淡薄,令人唏噓。加強經濟困難大學生感恩教育已成為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成因
(一)學生自身因素和感恩教育的欠缺
高校貧困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感到理想與現實沖突,生活在別人的“異樣眼光”中,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一些經濟困難學生認為國家、學校是出于同情、憐憫,在內心很難產生自愿回報社會感恩心理。據報道某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獲得一個基金會的助學金,每年享受4000元資助,按該基金會要求,一學期寫一篇思想匯報,該同學每次都是被班主任再三敦促才很不情愿去寫,還說“煩死了”。另外經濟困難學生家庭由于生活壓力大、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為了子女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疏于感恩疏導與教育;高校教育管理者和老師對經濟困難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上給予很多關懷,但多是“錢、財、物”,疏于交流和溝通,疏于對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教育。以上這些不圖回報的付出淡化了高校貧困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習慣了“做享其成”,不愿、不想回報社會、回報他人。“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中華傳統美德,任何時候都不能加以忘記。
(二)社會上各種思潮、多元文化的負面影響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以及信息全球化、思潮多元化的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面臨著強烈的沖擊及弱化。各種思潮的涌現、變異、滲透等借助新媒體、新技術更令當代大學生難以分清良莠、無所適從。多元文化、思潮的“嘩眾取寵、與眾不同”更容易引起對新鮮事物好奇心強的大學生的關注、認可和迷戀。一些大學生作為信息辨別的弱勢群體,他們很難準確判斷、理性批判、去偽存真。同時,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也不斷地沖擊著學校和家庭。市場經濟追求利潤最大化,追求投入與產出的最大化。高校為了吸引優秀生源,對高分考生重金獎勵,對生源基地學校給予財務支持。家長為孩子上重點中學,不計血本交擇校費、上各種高價輔導班。高校和家庭的這些做法影響著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鬧得沸沸揚揚的QQ和360的“世界大戰”等就反應了市場經濟帶來的公司與公司之間、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益、市場、產品之爭。某高校對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家訪,發現一些學生家庭并不是真的貧困,有的為爭取學校困難補助,故意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有的開虛假家庭貧困證明;有的家庭存款做生意而不交學費;有的樓房在村里首屈一指。
(三)新媒體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
新媒體環境下計算機互聯網,無線網、物聯網飛速發展,其傳播迅速、信息容量大,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人人為自媒體、信息源。學生學習不再受時間、地點、教師的限制,與教師、輔導員面對面交流的的時間與機會也在減少。一些大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虛擬世界中,網絡綜合癥、信息過敏癥、手機依賴癥等由新媒體引起的各種網絡病癥也隨之越來越多,不但影響著大學生的精力,而且身心健康發展也受其影響,成為“亞健康”一族。近幾年,高校因沉迷網絡而荒廢學業導致退學的人數逐年增加,已經引起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極大擔憂。感恩意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網絡環境中愈發顯得無足輕重,一些說服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二、高校感恩意識教育缺失的危害
高校經濟困難學生感恩意識的缺失,其對社會、集體、個人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容易造成信任危機與情感缺失。
(一)對和諧校園建設會帶來消極的影響
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心存感恩是和諧的基礎。感恩意識的缺失不利于大學生之間和諧相處,容易引發各種矛盾,分散當代大學生的寶貴精力,不利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國家戰略的實施。經濟困難學生經濟貧困不可怕,但感恩意識貧困對于大學校園和諧與穩定會產生十分消極的影響,也會對當前和諧校園建設帶來嚴峻的挑戰。另外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其作用不容忽視,事關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眾所周知的“郭美美”事件,通過互聯網的發酵、傳播,造成了民眾對國家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單位和個人捐款銳減,信任度降至冰點,損失不可估量。
(二)不利經濟困難大學生優秀品德的形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棟梁,承擔著歷史重擔與社會責任。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情,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期間是青年優秀品德形成及鞏固的黃金時期、最佳時期。如果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則容易導致忘恩負義、自私、冷漠、孤僻、自卑等性格缺陷。感恩是一種健康的心態、積極的狀態,它能使人心胸廣闊,樂于奉獻,勤于助人,從而促進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心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不利于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成才
“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感恩是受過資助的大學生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之所以要求貧困大學生有感恩意識,是因為沒有別人的資助,自己很可能因為貧困無法繼續學業,何來成才。當前不少大學生缺乏感恩之心,誤解學校、社會、國家的良苦用心,不思進取、自暴自棄、脫離集體,可以想象得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很難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單位取得優異成就,更不可能擔當大任,成為單位的骨干,成為國家的棟梁。在國家沒有實行經濟困難學生生源地貸款之前,經濟困難學生的貸款是由學校聯系當地銀行貸款。由于銀行要求必須有班主任作為擔保人方可以貸款,很多老師處于愛心作了擔保。學生畢業后,大部分貸款的學生能夠在合同期限內認真還款,但有一些缺乏感恩心的學生惡意拒絕還款,更換單位,更換與班主任的聯系方式。銀行聯系不到欠款人,只有找擔保人,使很多班主任疲憊不堪。帶來的結果是惡意欠款的畢業生被銀行標記為“缺少誠信”,以后無法從銀行再進行貸款,班主任從此也再不敢、不愿去做學生的貸款擔保。
三、加強經濟困難大學生感恩教育的途徑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全方位營造“感恩”環境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互聯網市場,成為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我國智能手機用戶已占手機用戶的80%以上,大學生是智能手機用戶的主力軍。高校可以利用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適時開展多種形式的感恩教育,喚起學生的感恩之心。通過營造良好的“感恩”環境,飲水思源,讓經濟困難學生明白感恩、知道感恩。高校每年都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進行“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為此,各高校制定了各種評定辦法與考核體系,力求公平公正公開,但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借助大數據分析則能夠很容易的統計出學生的消費水平,比如通過分析學生一卡通每天的消費金額及構成就很容易掌握學生的消費水平。大數據分析不僅能準確評價學生消費水平,還能引導形成節約、感恩的校園氛圍。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建立感恩教育的長效機制
高校通過開展一系列感恩教育主題活動,架構感恩教育體系,建立長效機制。可以舉辦優秀校友回饋學校事跡報告會、感恩主題演講等活動,并通過微信、微博進行延伸宣傳、教育,并將感恩教育活動放在學生工作網站上。可以定期組織經濟困難學生觀看視頻,重溫“感恩”教育的同時激發“感恩意識”。充分發揮新媒體、信息技術功效,營造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感恩氛圍,形成長效機制。
(三)依托新媒體,建立起感恩教育的“互動機制”
感恩意識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健全人格的體現。新媒體環境下學生的“感恩意識”教育會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干擾,這就要求我們建立起有效的“監督體系”,實現互動功能。比如利用手機短信、微信等定期告訴經濟困難學生家長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等狀況,與家長多交流,形成良性互動;在高校網站開辟專門的學生“自強、自立、自助”資助專欄,宣傳經濟困難學生的優秀表現、感恩行動。通過交流互動,潛移默化地對缺少感恩意識的學生進行感化;建立資助工作專門的QQ群、微信群,加強與經濟困難學生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有效的互動機制。總之,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感恩教育,通過新媒體、新技術將學生感恩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從而構建新媒體時代經濟困難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新格局、新途徑、新體系。
參考文獻:
[1]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xx(4):9-12.
[2]胡虹霞.高校德育應補上感恩教育這一課[J].北京教育(高教版),20xx(5):12-14.
[3]趙曉芳.關于高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社會科學論壇,20xx(7):117-119.
[4]周紅蕾.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xx(3):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