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的論文
幼兒教師是教師隊伍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她們主要以女性教育者為主,負責教育學齡前兒童也就是幼兒。幼兒教師主要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幫助他們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幼兒教師的論文1
一、幼兒教師應當具備的鋼琴運用能力
1.鋼琴運用的基本功
在幼兒教學中,很多活動都可以運用鋼琴音樂來完成,可以改變以往幼兒教育課堂中枯燥的說教模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比如幼兒教師可以與孩子們玩游戲,用大三和弦的上行分解作為起立的提示音,用下行分解作為請坐的提示音,當幼兒聽到不同的提示音時,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動作,這樣既增強幼兒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這些看似簡單的教育活動,對幼兒教師的鋼琴基本功有著較高的要求,只有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將鋼琴音樂與幼兒教育有效結合,并且運用自如。
2.嫻熟的伴奏和彈唱能力
鋼琴伴奏和彈唱技能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所以大多數幼兒教師都具有一定的伴奏和彈唱能力。幼兒音樂素養的養成,是通過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潛移默化形成的,所以幼兒教師是否具有嫻熟的鋼琴運用能力,直接關系到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幼兒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隨時調整伴奏和彈唱的節奏與調性,只有具備嫻熟的技巧,才能保證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幼兒教師鋼琴運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近些年來,我國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幼兒教師的培養方面也不斷加大力度,因為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幼兒教育活動的開展質量。從當前幼兒教師的鋼琴運用能力方面來看,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方面。
1.基本功扎實
幼兒教育專業課程中雖然有關于鋼琴彈唱技能的培養,但是很多幼兒教師都只能按照琴譜進行演奏,基本功扎實,無法應對演奏過程中的一些節奏變化。
2.和聲編配能力不強
在很多幼兒歌曲中都涉及一些和聲編配的問題,而很多幼兒教師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缺乏相應的和聲理論知識,無法對幼兒歌曲實現有效的編配,容易打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3.即興彈奏能力不強
很多幼兒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鋼琴彈奏的基礎,但是即興彈奏能力不強,無法在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隨時彈奏符合情境的音樂,也無法彈奏出合理的和聲,對于難度較大的音域往往無法掌握,影響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
三、提升幼兒教師鋼琴運用能力的策略
1.堅持基本功的訓練
鋼琴運用能力的提升,與幼兒教師是否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有密切的關系。有的幼兒教師在參加工作后,便放松了基本功的練習,使得鋼琴運用技能生疏,不能很好地掌握即興彈奏以及和聲編排能力。所以,幼兒教師必修要始終堅持基本功的訓練,包括手指的獨立性和靈活性的訓練、雙音與和弦的彈奏練習、調性的轉移訓練等幾個方面。通過基本功的持續訓練,可以保持手指的靈活性,在彈奏鋼琴時更加自如,而且可以幫助幼兒教師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提升鋼琴運用能力。
2.鍛煉手、眼、耳、腦的協調
很多幼兒教師經常會產生唱的時候忘了彈、彈的時候忘了聽的現象,這是由于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協調能力不強造成的。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加強幼兒教師手、眼、耳、腦之間的協調與合作,順利完成兩個部位或者多個部位之間的配合,才能增強幼兒教師的鋼琴運用能力。為了提高身體部位之間的協調,可以采用同伴之間配合訓練的方式,也可以左手彈伴奏、唱右手旋律,這種訓練方式可以同時增強各個部位的協調能力。
3.加強幼兒教師音樂素養的強化
幼兒教師的音樂素養,直接關系到幼兒音樂教育活動開展的有效性,要注重幼兒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的培養。因此,幼兒教師只有加強鋼琴的樂理知識的學習,掌握更多與鋼琴音樂相關的人文與文化,才能賦予鋼琴彈奏更多的文化內涵。通過鋼琴音樂教育為幼兒傳遞更多樂理知識和鋼琴文化,幫助幼兒形成音樂審美意識,增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增強幼兒音樂教育的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的鋼琴運用能力對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要通過有效的培養策略,促進幼兒教師鋼琴運用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效率,促進我國幼兒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
幼兒教師的論文2
【論文摘要】當今獨生子女社會現實背景下,在幼兒園實施混齡教育對幼兒及教師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混齡教育模式也使幼兒教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主要有來自家長的壓力、缺少一套完善的課程體系、環境和材料要求對教師要求高等。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幼兒教育管理者為幼兒教師提供心理和技能的支持等將有利于幫助教師克服所面臨的困難,推動混齡教育的推廣與開展。
【論文關鍵詞】混齡教育 混齡班級 幼兒教師
混齡教育是將年齡在3到6周歲的學前兒童編排在一個相對大的環境里共同學習、生活、游戲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1]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混齡教育。在幼兒園實行混齡教育符合當前學前教育改革的理念,不僅能為兒童創設自然的教育生態環境,促進兒童認知能力與社會性品質的發展,而且又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我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實施的可能性。[2]然而在現實中,混齡教育在并沒有像其他理論一樣大規模地實踐。實施新型教育的關鍵環節在于廣大教師。[3]教師在帶混齡班級的過程中究竟遇到了什么樣的困惑和困難?又該采取一些什么樣的措施和策略來面對混齡模式給教師提出的要求呢?筆者根據自己的了解和體會,結合查閱相關文獻,就混齡教育下教師面臨的困難進行分析探討。
一、混齡教育背景下幼兒教師面臨的困難
(一)來自家長的壓力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4]幼兒教師來說,家長的支持與肯定,不僅關系到其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師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在采用混齡編班的教育模式下,來自家長的壓力是幼兒教師不得不面對的主要問題。
許多幼兒家長這一有別于我國傳統班級形式的新形式難以認同。許多低齡幼兒家長擔心:小孩子思維不如大孩子活躍,老師提問年長幼兒先回答是否會約束年幼幼兒的創造性;小孩子模仿大孩子,是否會對其思維發展帶來局限性;小孩子是否會受大孩子的欺負等等。大班幼兒的家長也有種種顧慮:教師上課的教學內容是否會遷就低齡幼兒,而讓大孩子在原來基礎上沒有更大的收獲和進步;大孩子由于能力等方面原因,是否會過分自信;大孩子是否會不適應小學的學習等。
(二)教學中缺少一套獨立的課程
由于混齡班創設時間短,沒有可以參考的現成的課程。因此,混齡班級教師在課程及其安排方面感到壓力巨大。已有的研究表明,很多研究者對混齡課程持“回避”態度,要么撇開不談,要么點到為止,籠統簡要的談幾句。有關我國混齡教育實踐的素材微乎其微,很多教師想要開展混齡教育,也很難找到相關的案例和指導材料。[5]即使是在國外,混齡班級課程的問題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我國已有不少的幼兒園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理論結合實踐進行混齡班級課程的摸索。教師在課程中挖掘生成課程,采用主題活動、區域活動、分科教學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實踐探索。然而,什么樣的課程適合混齡班級,怎樣安排課程,使其可以兼顧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差異,使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以及同一年齡段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仍是混齡班級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三)在材料的提供以及環境的創設方面感到棘手
混齡班級幼兒的學習方式有別于同齡班級幼兒。混齡教育以皮亞杰的認知沖突理論、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等為基礎,認為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強調社會互動,包括幼兒與幼兒、尤其是異齡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對幼兒學習的重要意義。混齡班級的環境與材料的提供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促進互動的發生,在互動中實現教育目標。混齡班級幼兒學習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提供的材料的數量和質量。
混齡班級教師面對的是發展水平不同的有一定年齡跨度的、能力各異的孩子,教師缺少一個統一的教育目標來提供豐富的材料,這對教師把握多元目標能力、觀察和指導能力以及對個體差異的了解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為幼兒提供有層次區分以及相關延展性操作材料,如何在為孩子營造一個準備性的環境,通過環境去組織、提升不同年齡者幼兒之間的愉悅關系,發揮環境的潛在功能,很多教師仍感覺到困難重重。
二、對混齡班級幼兒教師所面臨困難的一些建議
(一)教師要堅定專業意識,積極與家長溝通
面對家長的質疑與干涉,首先,教師要以尊重、真誠的態度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以積極的姿態同家長溝通交流。例如在幼兒入園前,教師應向家長詳細了解幼兒的情況,并向家長介紹混齡編班的益處,征求家長的意見,解答家長的一些困惑和難題。通過建立班級QQ群、家長開放日、宣傳混齡教育相關理念、邀請家長參與混齡活動等多種方式和渠道,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有效溝通,獲得家長的理解,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面對家長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干涉,教師應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捍衛幼兒的權利,明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標,而不能被動地受家長以及社會上的一些錯誤觀點的影響,或出于其他一些利益的誘惑而迷失了教育的方向。 (二)幼兒教師要不斷提升理論素養與實踐智慧
無疑,混齡教育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師的觀察、指導能力、材料的提供以及環境的設置能力等等。作為教師,要努力學習混齡相關的理論知識,如了解混齡班級幼兒學習的方式,混齡班級管理經驗、相關的課程等,如瑞吉歐的項目課程。另一方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傾聽幼兒,觀察記錄混齡班級幼兒的互動形態,增強敏感度。不僅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還要即時判斷和分析行為的發展意義,適時的介入,采取有效的應答和指導策略。[6]了解每個幼兒的發展狀況,提供有層次區分的豐富的材料,以材料為中介,刺激幼兒彼此之間相互學習。另外,為幼兒創設一個有彈性的環境。“環境有能力去組織、提升不同年齡者之間的愉悅關系,創造出美好的環境,讓選擇和活動更臻完善,而且環境的潛能可以激發社會、情感和認知方面的種種學習…”。[7]教師應將一個彈性化的環境作為自己的自覺行為及能力體現。
(三)幼兒園管理者應為教師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從一個同齡帶班老師向混齡班級教師的過渡,從一名新的混齡班教師到成長為一名有豐富經驗的混齡班教師,離不開幼兒園管理者的支持與幫助。首先,幼兒園的管理者應為幼兒教師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積極鼓勵教師進行混齡帶班的嘗試,同時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肯定。營造一種互相支持的寬松和諧的文化氛圍,鼓勵教師之間加強合作、溝通和交流,并提供相應溝通機制及交流平臺,讓教師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及團隊感。考慮幼兒教師的時間和精力的分配給幼兒教師一定的自由,允許教師在“試誤”中探索、摸索。其次,要為幼兒教師提供技能上的支持。在幼兒教師接手混齡班級之前,給教師一定的時間保障學習相關的理論以及實踐技能。互相觀摩,交流反思,征求專家等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對相關的策略及技能進行深入的討論分析;另外,為教師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外出學習先進的混齡班級教育及管理經驗,如瑞吉歐混齡團體的實施等,通過邀請專家及研究工作者進行師資培訓、在職訓練等方式,為幼兒教師提供技能上的支持。
(四)研究者應加強混齡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從已有的對混齡教育的研究來看,大部分研究為幼教一線工作者的經驗介紹或總結;實驗(實證)研究較少(王濱,20xx)。混齡教育的發展實施需要研究者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加強混齡班級的實證研究。從而為混齡班級教師提供相應的支持。
混齡班級的課程問題一直都是困擾教師的一個難題。正是由于其難度之大,因此,很多研究者對其也是望而卻步。很多幼兒園采取了一些過渡措施,如從部分混齡編班逐步到完全混齡編班,混齡生活,分齡教學等。[8]正是混齡課程,尤其是混齡教學的難度之大如此,就越需要研究者去面對這個問題,深入到幼兒園中,配合幼兒教師,幫助教師制定合理的課程目標,選擇合適的課程內容,設計混齡教育活動方案,有效組織教學活動等,并指導教師重視搜集一些優秀的教學案例,大膽嘗試。通過不斷地修正研究方案,持續進行相關研究試驗,探索一套適合混齡班級的課程。從而為混齡班級教師提高有力的支持,推進混齡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1.
[2][6]華愛華.幼兒園混齡教育與學前教育改革[J].學前教育研究,20xx,(2).
[3][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152,37.
[5]錢秀華.在我國幼兒園實踐混齡教育的困難與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xx,(2).
[7]卡洛琳·愛德華茲,萊拉·甘第尼,喬治·福爾曼編著,羅雅芬,連英式,金乃琪翻譯.兒童的一百種語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173.
[8]黃俏樂.混齡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的意義[J].華章,20xx,(4).
幼兒教師的論文3
論文摘要:在農村教育的研究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研究熱點的背景下,我國的農村幼兒教育也成了被追蹤的熱點。農村幼兒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農村幼兒教育的質量,繼續教育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日益備受關注。本文以某市為例,就農村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促進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的高校運行。
論文關鍵詞:農村幼兒教師 繼續教育 對策
一、端正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態度
(一)繼續教育尹學歷補償教育
在繼續教育過程中,有相當比例的農村幼兒教師希望通過繼續教育獲得高文憑、高學歷,以彌補自身職前學歷的不足。教師們這種對更高學歷的追求是好的,但是想法卻是不對頭的。他們沒有認識到繼續教育不僅能拓展教師的視野,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而且能激發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沒有認識到繼續教育的主旨是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的高低不是一紙文憑就可以敲定的,不能以形式代實質,以文憑代水平。
(二)繼續教育尹一次性培訓
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不是一次性的在職培訓,它不是“管用一生”的教育而應該是“貫穿一生”的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農村幼兒教師不能抱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他們需要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而繼續教育正是終身教育的形式之一,應該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連續性和長期性,認識到繼續教育是持續不斷貫穿一生的行為,個人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成長發展,就要不斷進行進修培訓,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繼續教育尹“要我學”
農村幼兒教師應該提高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認識到繼續教育不是迫于上級壓力“要我學”的教育,而是著眼于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我要學”的教育。幼兒教師應該從自身專業發展的角度認識到繼續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更新觀念,端正態度,樹立全新的繼續教育理念。
二、明確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目的
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目的是在尊重幼兒教師差異的基礎上,努力優化幼兒教師的智能結構,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提高綜合素質,實現全面發展,以適應農村幼兒教育的需要。通過繼續教育,幼兒教師在掌握幼兒教育最新改革動態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幼兒教育觀念和專業知識,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掌握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以使自己更好地勝任幼兒教育工作。
三、加強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
(一)教育行政部門方面
1.教育行政部門要提高認識,重視農村幼兒教育。
高度重視農村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把教師從自然成長過程轉化為自覺提高的過程,這是終身教育的需要,也是現代教育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統一管理和整體規劃,應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農村幼兒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使繼續教育的開展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實現依法施教、依法促教、依法治教,同時用法律來保障農村幼兒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合法權益。
2.優化繼續教育課程設置。
繼續教育課程要因需而設,即在充分調研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設置與被培訓者的需求盡可能相一致的課程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受訓者的反饋作適當調整。就其內容而言,既要有理論的支撐,又要有實踐的依托,同時還要架構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二)幼兒園方面
農村幼兒園應根據實際需要廣泛借鑒城市幼兒園的繼續教育運行程序。比如,有些幼兒園將參訓者分層,如按職稱分為新教師培訓、初級職稱教師培訓、中級職稱教師培訓、高級職稱教師培訓等,或按教師從教的熟練程度分為新手教師培訓、熟練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專家教師培訓等。分層次分批地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分層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教師群體的多樣化需要。
四、豐富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
(一)建立以園本培訓為主體的繼續教育模式
農村幼兒園發展遇到的首要困難是資金的短缺,因此,有些農村幼兒園教師走出去接受專門培訓的機會非常少。而進行園本培訓是可行的。園本培訓的內容非常靈活,可以對新來的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可以針對教師們日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可以強化教師們的終身學習意識;有的教師參加了學前教育學歷班的學習,之后可以將所學到知識再傳授給幼兒園的其他老師,這樣既節約了學習成本,教師們的知識也逐漸豐富了。
(二)以研代訓,以研促訓,研訓結合,提高幼兒教師繼續教育能力
調查發現,農村幼兒教師科研意識比較薄弱,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自身的發展。進行教育科研是幼教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它可以使教師從經驗走向科學,從教書匠走向教育專家。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承擔課題研究并使其順利通過鑒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選定課題、組織申報到調查分析、寫作報告等等老師們要搜集大量的教育材料,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從中完善和提高了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教育研究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是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一種有效渠道。
(三)積極探索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操作模式。地方政府和國家應加強縣、鄉兩級教師培訓、進修機構建設,逐步建立以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為重點的農村教師繼續教育體系。針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現狀組織他們加強對教育管理、兒童心理學、兒童衛生學等理論的學習,學習現代化教育技術,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
五、明確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
(一)深化對農村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
通過繼續教育,農村幼兒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幼教工作尤其是農村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職業認同感,必須清醒地看到,從小培養兒童良好的品德、積極的態度、廣泛的興趣,發現和發展兒童的潛能,將為人一生的充分發展奠定基礎。
(二)加強師德建設
對幼兒教師進行以“三愛”為核心的“愛的教育”,即愛農村幼教事業,愛孩子,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孩子是幼兒教師最寶貴的品質。教育需要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沒有生命力的。為人師表是師愛的重要體現,一位高素質的教師,必然是一個具有良好修養和情操的人,教師要為人師表,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孩子,引導孩子,這是一種無聲的愛。
(三)加強新任幼兒教師的人職教育
加強對新任幼兒教師的入職教育,使他們盡快轉變角色,盡早適應工作崗位。
(四)實現不同層次教師的共同成長
通過繼續教育要使處在不同發展水平的教師都有階段性的發展。有研究者提出,幼兒教師繼續教育要想收到預期效果,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實際教育教學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就必須努力做到既“居高”而又“臨下”。所謂“居高”,就是要幫助幼兒教師努力占領幼教專業知識和幼教理論發展的“制高點”,研究探索幼兒教育教學改革,有理性思考的高度,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水準上。所謂“臨下”,就是指導幼兒教師學會運用最新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教育理論成果,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這為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完善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評價
考核評價是繼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考核合理,評價科學,不僅有助于提高繼續教育的質量,而且對教師的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工作的創造性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考核評價中,應考慮農村幼兒教育的特點,堅持教育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創新性原則,注重對幼兒教師綜合能力的考察,使繼續教育真正具有實效。傳統的考核與評價基本上是看是否完成學時、學員的出勤情況、學員完成作業及培訓結束時的考試情況等,而對學員在培訓結束后的教學實踐中是怎么做的沒有加以考慮。我認為繼續教育應改變以往的這種單純的考核評價制度,變被動為主動,構建多元化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考核評價除了以考試分數為標準外,還可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進行,比如,可以對幼兒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估,可以讓教師上交教學案例、教育隨筆、讀書筆記等作為繼續教育的結果進行考核評價。
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再思考論文(精選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再思考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再思考論文 篇1
美國著名教育專家琳蓮·凱茨認為:“對于幼兒教師來說,必須重視建立道德規范的原因在于,幼教工作人員的權力、地位相對于服務對象更大。幼兒園教師服務的對象是一群稚嫩的幼兒。
幼兒幾乎無力改變或修正教師的行為,除非教師覺察并修正自身的不良行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幼兒教師擁有比其他教育階段教師更大的權力,因此,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也自然而然顯得更為重要。
筆者結合目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1.缺乏事業心和敬業精神
葉瀾教授在《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書中,把教師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生存型”,主要是從生計出發,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動和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職業,他們從事這一職業大多是出于無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二是“享受型”,主要是從興趣出發,站在非功利的角度,抱著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熱愛來對待自己的職業,他們從事這一職業是因為自己喜歡,因而感到快樂和幸福。三是“發展型”,這是教師職業生活的理想境界,他們是正在創造和享受職業幸福的教師。顯然,第三個層次應是廣大幼兒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顧明遠、檀傳寶主編的《2004:中國教育發展報告——變革中的教師與教師教育》一書中提到,目前我國有63.4%的學校和46.8%的教師認為,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事業心、進取意識薄弱,缺乏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表現為懶于看書學習,工作得過且過,不認真遵守勞動紀律等。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問題自然也包含其中。
幼兒教師女性化問題的思考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教師女性化問題的思考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隨著幼兒教育的快速發展,幼兒教師的性別問題成為頗受爭議的重要議題之一。文章基于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就幼兒教師女性化這一普遍現象進行思考。
【關鍵詞】
幼兒教育;女性化;母性關懷
一、幼兒教師女性化的現狀
長期以來,女性教師以絕對數量優勢成為幼教主力,幼兒教育幾乎是女性的獨有天地,男性教師在幼兒園較為少見。2005年《中國教育報》公布的調查報告表明:全國男女幼兒教師的比例為0.3∶9.7,即使是國內幼兒教育最為發達的深圳市,男女教師性別比例也只有0.04∶0.96。這就表明,時至今日幼兒教師的性別還是女性占據大多數。另據2008年《教育統計年鑒》顯示:本科院校、普通高中、普通小學、幼兒園中女教職工百分比分別為44.1%、45.46%、54.64%、92.6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2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2012年學前教育領域女性教師世界平均為94%。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女性化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在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當下,對于幼兒教師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則引發了很多學者的高度關注,而且表現出諸多擔憂。
二、目前對幼兒教師群體女性化現象的擔憂
由于幼兒教師男女數量的懸殊差距,引發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并出現了一些擔憂。早在1996年,荊建華在《教師群體性別構成的女性化及其對學生心理發展的負面效應》一文中指出,教師群性別構成的女性化會對學生人際交往和行為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對學生的知識發展也會有不利影響,并且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學生性別角色的形成。此后,這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2012年江夏在《女性化組織對于幼兒園的適宜性及其構建策略》指出,幼兒園的組織規模、組織成員、組織任務的特性,決定了幼兒園更適宜于采用女性化組織;2013年李秀敏的《幼兒教師的性別結構現狀及可能性分析》提出了“女性為主的幼兒教師群是否決定了男孩女性化?”的問題。幼兒教師女性化現象逐漸被演化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同時基于傳統的性別定勢,認為女教師實施的柔性教育會造成幼兒“半面人格”,得出女性教育與雙性化人格需求相沖突的結論。同時,依據傳統性別觀念中“女性陰柔,男性陽剛”這一思維定勢,認為男教師和女教師被分別與陽剛教育和柔性教育對應。柔性教育太過女性化,這會讓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陽剛的男性人格因素,由此人們開始擔憂在幼兒園僅有單純的女性教師,會使幼兒行為生活習慣出現女性化傾向,而且這種傾向會使幼兒的思維表現出保守、單一、缺乏創造性。幼兒太過女性化必將導致幼兒獨立性差、脆弱敏感、缺乏冒險精神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幼兒也多表現出膽怯、害羞、脆弱,使男子漢的氣概在男孩子身上蕩然無存。也有很多學者認為將幼兒置身于極度缺乏男性教師的環境里,對幼兒的學習氛圍、學習效率等會出現負面影響。幼兒教師女性化的現象是否會導致幼兒的女性化傾向,使得女性幼兒教師處于非常尷尬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對于幼兒教師女性化的問題是基于性別平等的視角加以討論,抑或立足于幼兒教育的立場重新思考,這可能是重新思考這一問題的基本前提。
幼兒教師畢業論文提綱
時間過得真快,大學生活即將結束,畢業前都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檢驗大學學習成果的形式,那么什么樣的畢業論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畢業論文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畢業論文提綱
導論
一、問題提出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意義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中外學者對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探索
一、西方學者對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認識
(一)夸美紐斯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泛智教育
(二)杜威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做中學
(三)蘇赫姆林斯基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智慧型教師
二、我國學者對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探索
(一)孔子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啟發式教學
(二)朱熹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居敬窮理
(三)陶行知教學實踐智慧的結晶:生活教育
三、東西方學者對教師實踐智慧的追問
(一)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凸顯教師的生命意義
(二)教師教學實踐智慧旨在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二章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內涵與特征
一、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內涵
(一)智慧
(二)實踐智慧
(三)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
二、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特征
(一)實踐性
(二)創造性
(三)生成性
(四)反思性
(五)緘默性
(六)可傳遞性
第三章幼兒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基本理念
一、“理解”是教學實踐智慧的前提
(一)幼兒教師是教學的理解者
幼兒教師師德論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改進教風、帶動園風的需要是我們的職責。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幼兒教師師德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幼兒教師師德論文 篇1
【摘 要】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幼兒教師肩負著圣神而艱巨的職責。幼兒教師的師德及幼教隊伍素質的優劣,決定著“教育從娃娃抓起”的成敗。因此,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本文從七個方面論述了幼兒園教師如何加強師德建設,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
【關鍵詞】幼兒教師 師德建設 內涵 重要性 措施
一、師德的內涵
何謂師德?即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稱為教師職業道德,簡稱師德。
幼兒教師從事啟蒙教育,面對學齡前兒童,要懷著崇高的熱情和愛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良好的習慣、啟迪“美好”人生。以師德為最底線要求自己,以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幫助孩子在人生起跑線畫上清晰而端正的一筆!
二、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幼兒教師師德素質的需求更迫切。只有積極培養熱愛幼兒、甘為幼教事業獻身的教師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因此,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對于提高廣大幼兒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持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論幼兒教師的語言素養及其思考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幼兒教師的語言素養及其思考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論文摘要:
在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的使用及其使用方式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師幼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現從幼兒互動教學的現狀入手,從幼兒教師的語言要求出發,提出幼兒教師應當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
關鍵詞:
教學語言、幼兒教師、語言素養
一、對當前教師教學語言現狀的分析
教學語言在廣義上指人們通過無聲的或有聲的方式,借助于體態、文字和口語表情達意。筆者嘗試對當前在幼兒教師的教學語言方面上的現狀問題進行分析。
1.用語不規范
在觀察中,我們發現教師的語言較隨意,表達不夠準確,如經常會冒出“把手拿出來”“一只椅子”等語言。有些教師的語言松散、零亂,還常伴有口頭禪,導致教學語言不嚴謹,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由于教師來自不同的地方,家鄉語言的慣性使他們的語言方言化,而且語言沒有得到大多教師的充分重視。
2.命令強制性
在師幼的言語交往中,教師憑借自己的權威地位,師幼言語交往呈現出單向化和單一化的特征。經常可以看到在課堂上,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直接將教學的內容教授給幼兒,并沒有對幼兒的回答進行適宜的反饋,教師的言語缺少啟發性,完全是一種灌輸。幼兒逐漸成為教師權威言語的純粹接受者。教師和幼兒之間缺乏雙向言語對話。
幼兒教師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教師論文 篇1
題目:大班授課環境下對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
摘 要:大班授課是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面對著多樣化的學生和大的授課環境,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需要有深刻和全面的要求。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文化水平對大堂英語授課起著關鍵作用。本文主要討論在大堂授課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大班授課; 大學英語教師; 專業化發展
一、引言
大班教學不論是從基礎教學開始還是到高級教學,是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國情”之一。班級大,學生多,對教師是個極大的挑戰。這種現象在大學英語授課中尤為突出,教師的教學對象存在種種差異: 學生二語認知能力的不同,語言習得能力的差異,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興趣的迥異等等。面對這些差異,對授課教師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提高和鍛煉教學能力的有力實練場。從學生角度,授課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溝通,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 從教學角度,要善于分析,勤于鉆研,勇于交流,通過教學和情感渠道多方面發掘學生的潛能,全面開發,個個擊破。
這就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要求。所以,教師必須把專業化發展和授課環境緊密聯系起來,做到真真實實的教育為學生,教育為發展。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教師如何撰寫教育論文》
作為一名耕耘在幼教第一線11載的普通老師,有的更多的是教育教學經驗,這些教學經驗無疑成為了我撰寫論文肥沃的土壤,憑借這些教育經驗,我不斷的提升和凝練,嘗試著寫各種各樣的論文,這些論文都離不開實踐。然而當一篇論文寫完了以后,我常常被自己寫的論文的固有模式限制,一篇論文雖然會反復的修改,但是修改的更多的往往是一些細節和一些詞句是否有矛盾,對于自己論文中真正存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把握不到位,這樣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后果就是我的論文有量無質,如何能夠撰寫出一篇有質,含金量比較高的論文呢,我想修改是關鍵。今天有幸閱讀了《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一書,對第108頁“修改定稿”篇有了很深的理解。
“文章不厭百回改,一詩千改心始安”,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是論文寫作的重要環節,而我在寫論文的時候缺乏的就是修改的環節,或者說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修改,一篇論文完成了以后,只會修改一些詞句,不能很好的抓住論文的核心問題修改。
其實修改的方式有很多,修改的時候正確把握論文的結構是關鍵,那么如何修改論文的結構呢,通過學習,我得出三個方面的結論。
第一,層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暢。一般可以先從大小標題之間的關系來看文章的思路和層次。如果論文不設小標題,則必須從內容去判斷。例如,文章在內容上是否符合“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聯系;全文的布局、層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條理;層次的脈絡是否分明、順暢;各段的分論點是否明確、協調;對雜亂無章的闡述要疏理通順;刪去重復和矛盾的地方,補上缺少的部分,達到全文意思上連貫通暢。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教師怎樣進行反思與寫案例和論文》
記得書中有這么一段話引起了自己的共鳴:《江蘇教育研究》2003年第11期《我與課改的約定》一文中寫道:“每天,我都要拷問自己:今天,你學習了沒有?做了沒有?寫了沒有?我覺得只有善于學習,勇于實踐,勤于總結,才算得上時一個稱職的現代教師,才能跟得上可改的把步伐。”古語說,“飛瀑之下,必有深潭”,這“深潭”是“飛瀑”長年累月沖擊而成的。教師持之以恒的教學反思宛如源源不斷的“飛瀑”,必能早就教師高潮的教學藝術、豐碩的教學成果之“深潭”。
是的,“深潭”之深并非是一天兩天早就而成的,而是通過不斷地堅持慢慢累積而成,我覺得要成為一名專業性的`教師,反思絕對是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對于我們青年教師,剛開始的幾年就是一個起點,在組織活動之前,首先要多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活動孩子們會感興趣嗎?”“它適合自己班級的孩子們嗎?”“孩子們究竟能得到什么呢?”“每個環節的預設是否合理?是否都面面俱到?”等等,即課前反思。所以,在活動組織之前,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題,這樣的反思才是有價值的,在一個個的問題中找出答案,找出最恰當的方法,相信這樣的活動離成功才會越來越近。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教師怎樣進行反思與案例和論文》
作為一個一線工作的老師,上課是我們每天需要做的基本工作,有時會為自己一節很順利并且和孩子互動很熱烈的課而感到興奮不已,有時又會為一節認為自己精心設計的活動沒有很好的完成而感到懊惱不已。其實一個失敗的活動對老師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緒氣餒、低落只是一時的情緒,可是在過后老師應該靜下心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自己活動的設計是否是站在幼兒的角度出發,是否結合了幼兒的實際的經驗水平。《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由此可見幼兒的經驗是老師來選擇活動內容的前提,一個好活動應該來自于幼兒現有的只是經驗,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提升的空間和價值,對幼兒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第二、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否適合,是否給幼兒有思考的空間,是否有利于幼兒的自主學習。有時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的教學策略也有所不同。如教學圖譜這一形式在教學活動的運用,在音樂《小青蛙找媽媽》的'活動中,有效的運用圖譜可以幫助幼兒來理解歌詞,把抽象的節奏型轉換為形象的圖譜讓幼兒視聽結合,降低了在學習中的難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同樣是在音樂活動《胖小鴨子捉迷藏》因為內容是圍繞鴨子這一形象展開,歌詞是圍繞鴨子的一些基本動作的,所以在這個活動中圖譜的運用顯得有些牽強,而最有效的策略只要是用動作的引導來幫助幼兒熟悉音樂理解歌詞。可見,同樣是音樂活動,不同的內容對適合的教學策略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師在選擇是應本著有效的原則來進行,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達到最有效的教學效果,這也是應該所思考的。
幼兒教師師德教育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師德教育更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如何抓好師德建設工作是每所學校致力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如何更好地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師德教育,更是每個一線教師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文化修養、身心修養,成為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作風正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楷模。幼兒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保證每個幼兒受到公平教育的權利,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論文關鍵詞:幼兒教師;師德;教育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唐代文學家韓愈的《師說》一文中,指出教師的三大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這些論述都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作用的重視。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師德教育,把師德教育放在學校德育工作的首位。
教師的行為規范是教師個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幼教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師的自身要求都對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幼兒教師不僅要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幼兒,勤于學習新知識,了解新信息,還要不斷更新理念、增強能力且具有高度責任感。幼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文化修養、身心修養,成為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作風正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楷模。幼兒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保證每個幼兒受到公平教育的權利,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作為培養幼兒教師航母的幼兒專科學校,必須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高和業務素質強的教師隊伍。而師德教育更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如何抓好師德建設工作是每所學校致力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 如何更好地對學前教育的學生進行師德教育, 更是每個一線教師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 多年的歷史、政治教學實踐,讓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