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審計學院校徽
南京審計大學起源于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1987年更為南京審計學院,由審計署和南京市人x政府聯辦。1991年轉制為審計署直屬。2000年辦學體制調整為江蘇省人x政府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人x政府管理為主。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2015年11月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截至2015年1月,南京審計大學占地面積2178畝,建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設有18個院(部),擁有29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15237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4094人,碩士研究生243人,留學生90人。是一所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財經類院校。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為始建于1983年的南京財貿學院;
1987年,更為南京審計學院;
1991年,學校改由審計署直屬;
1993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
2000年,調整為江蘇省與審計署合作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
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組建新的南京審計學院;
2007年,學校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被列入新增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1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
2011年,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人x政府共建南京審計學院;[1]
2013年,學校正式獲批為碩士學位(學術學位)授予單位,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3個一級學科被批準為授權學科;
2014年,學校獲批為金融、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
2014年3月,學校設立書院,探索書院和學院“雙院制”育人模式。
2015年11月17日,教育部批準同意,南京審計學院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5年1月,學校擁有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培育點)1個,“公共工程審計”、“審計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等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現代審計發展研究中心和金融風險管理研究中心
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培育點)(1個):審計信息工程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3個):江蘇省公共工程審計實驗室、江蘇省審計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金融工程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2011年-2015年,學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32項,參與了審計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規建設工作以及重大理論課題的'攻關。學校承擔了“2014年國際奧林匹克青年運動會(南京)財務預算方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臺山核電有限公司內部審計質量評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信息系統管理與風險控制”等課題。
在《經濟研究》、《中國科學》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39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79篇,出版學術專著128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5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圖書館2015年12月網站信息顯示,南京審計大學圖書館由浦口館和莫愁分館組成,館舍總建筑面積達35257平方米,共有閱覽座位3568個。共擁有各類圖書160萬冊,電子圖書335萬種,中文電子期刊9000余種,外文電子期刊5000余種,中文數據庫33個,外文數據庫15個,存儲資源容量達70TB;訂購中外文期刊1566種,中外文報紙151種。
學術刊物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是由南京審計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2004年2月正式創刊并公開發行,雙月刊,刊號為CN32-1724/F。設置的主要欄目有國民經濟、金融與保險、公共管理、財政與稅收、法學研究、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審計研究、文史哲、高教研究等。
學校主辦的《審計與經濟研究》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南京審計學院學報》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
《中國審計評論》(Auditing Review of China)是由南京審計大學現代審計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共同主辦、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專業學術期刊,期刊致力于中國審計學術研究,同時又與國際慣例接軌。每年出版兩期,創刊號第1期于2014年7月15日出版;每期刊登篇幅1.5萬字左右的學術論文約10篇。
【南京審計學院校徽】相關文章:
1.南京郵電學院校徽
2.襄樊學院校徽
3.韶關學院校徽
4.邵陽學院校徽
5.臺州學院校徽
6.咸寧學院校徽
7.黃山學院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