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直接應用者,是新型學生發展的重要引導者。新一輪課程改革能否成功,關鍵是教師的角色必須轉換,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必須有根本性的改變。而教師角色的重新建構的支持源泉就是教師的專業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講,教師專業發展是一種“自我引導”的結果,教師始終是一個持續的學習者,教師有能力對自己的教育行動加以思索、研究、改進,本文擬就教師自我研究、自我改進、自我成長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學反思談一些認識。
一、 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分析
華東師范大學唐玉光博士認為:教師專業發展這一概念,把教學工作視為一種專門職業,把教師視為一個履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要成為一個成熟的教育專業人員,須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欲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必須強化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專業發展水平。據此,教師專業發展應該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過程,這是教師自身自省和反思而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態度上的個人成長或自我實現;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這時學校或其它部門開展的各種提升專業的學習活動或培訓活動,以期促使教師達到教師專業標準,促進教師得到專業成熟。本文所提“教師專業發展”主要指教師專業成長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態度、價值、信念、知識技能和種種行為表現時刻不斷需要調整、修正、重新審視、評估、接受挑戰和考驗。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判標準應該從以下三方面來考察。第一,從學生角度來考察,以滿足學生需求和提高學生學業水平程度如何作為標準;第二,從教師自身發展來看,視教師專業發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發展如何作為標準;第三,以教師為其他工作人員、團體或學校所作出的貢獻作為標準。
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教師的主體意識和研究意識。教師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現為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的反思能力。“應當鼓勵教師把自我反思作為他們專業化的研究態度的組成部分。他們應當成為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學生的優秀的診斷者和觀察者。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當之無愧地從事教育這一偉大的事業。”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他還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考爾徳希徳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反思幫助教師把經驗和理論聯結起來,從而更加有效地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沒有反思,教學將只建立在沖動、直覺或常規之上。
二、 教學反思的內容與類型
我們所說的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工具和自身方面的問題。教學反思本質上是對教學的一種反審認知活動,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教師自身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教學反思在教學活動中的功能,是聯結教學活動的過去和未來,即教學反思在意識的對象上,既指向先前的、已存在的事實、經驗和觀念,也指向隨后的、尚不存在的教學活動,因而反思的結果、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本質上是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服務的,是有利于促進教師成長和發展的。
教學反思作為一種反思性行動,第一層次主要是反思課堂情境中各種技能與技術的有效性;第二層次主要針對課堂實踐中的問題,把教育理論應用于教育實踐,以便作出獨立決策;第三層次主要針對課堂中的道德和倫理問題,反省和檢查有關行動的規范化依據教學活動的流程和內容,我們可以把教學反思作如下分類:
1、按教學進程,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反思。
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在此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需要和滿足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的和目標所需的動機、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等作出反思。教師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需要教給學生哪些關鍵的概念、結論和事實?怎樣深度和范圍的材料對學生是合適的?哪些學生需要特別的關注?哪些活動有助于學生達成目標?如何組織學生和材料,以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哪些條件會影響課的效果?
教學中的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學高質量地進行。具體包括對教學過程中的諸要素、諸行為進行反思。
教學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學的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為了作出必要的反思,教師必須決定需要信息的類型,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形成判斷,在整個評價、反饋過程中,教師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這節課是怎樣進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發生了什么?怎樣用教和學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課?怎樣評價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上課時改變了計劃的哪些內容和方法?為什么?是否有一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怎樣才能找到答案?根據這些問題,教師就可以判斷自己是成功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還是需要重新計劃或試一試新的策略。
2、按反思內容,分為對教學觀念、對教學設計、對教學過程、對自身教學行為、對教學反饋的反思。
對教學觀念的反思。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會自覺不自覺的根據自身的教學觀念與理論素養實施教學。而長期以來,教師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主體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師應結合系統的理論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較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并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教學觀念更新要從多角度、多思維來看問題。要學會“從下看上”,即從“學”的角度看問題。關注學生的需要、學生的發展狀況,以及學生發展的能力和素質。以此為出發點來反思“教”的行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要學會“從高看下”,即從社會發展和國家需要的角度看問題,發現問題的本質所在。還要學會“從前看后”或“從后看前”,對教育而言,尤其要注意“從后看前”,用未來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來觀察教育現狀,來反思教育問題。
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新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提出了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的教育目標。因此,教學設計要考慮因人、因材施教,而不能因教而學;要尊重學生,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師生互動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的適切性,不斷探求教學目標、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以不斷改進實際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在剛拿到北師大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的時候,備課無從下手,感覺學科體系、知識完整性與原教材有很大區別,教學重點、難點很難把握。經過對新教材編寫理念的認識,經過幾堂課的實驗,終于明確了新教材備課:一要緊扣課程標準規定的目標來設計,二要以單元為整體來策劃。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有關抗爭涉及了太平軍痛打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義和團等,如果孤立看,每件事都寫得不完整,然而從全局看,它體現了全方位、全民族、各階層的抗爭。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正確制定教學目標,正確把握重點難點。
對教學過程、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也就是對教學重難點處理、課堂教學時間安排、課堂活動組織、教學是否得心應手、學生思維能力有否提高、教師角色、行為舉止等的反思。例如:八年級上冊學習與探究之三《圖說紅軍長征》,是一堂活動課,我指導學生結合有關圖片和連環畫,通過演課本劇、相聲小段、故事朗誦、歌曲合唱、自由論壇等形式進行活動。學生主體性得到了發揮、課堂氛圍熱烈、合作互動形成高潮,應該說是一堂較成功的實驗課。然而,成功的背后有更多的思考:活動課“表演”的成分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在活動課中,學科色彩的濃淡尺度如何把握?該如何評價學生的表現與能力?在活動課中,教師的作用如何體現?教師和學生露臉的比重失衡該如何看待?活動是對學生有益還是加重學生負擔?一學期這種活動搞幾次最有效果等等。
對教學反饋的反思。即對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情感態勢、反應程度、活動水平、回答問題的正確率、作業的完成情況等方面,采取不同途徑收集信息反饋,加以分析研究。
三、教學反思的策略與形式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性質。增強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求教師具有反思的人格特征;其次要求教師具有反思的知識基礎和能力保障;再次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
1、加強理論學習,潛心教育科研。 對行為的反思需要以理論為指導,缺乏理論指導的反思只能是粗淺的反思。只有將實踐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加以剖析,尋根問底,使主體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然后再到實踐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學能力與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系統的理論學習有利于我們形成一種正確的方法論的同時,也有利于我們確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未來教師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認識教育的未來性、生命性和社會性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教育價值觀、教育質量觀和教學觀、師生觀。無疑這些先進的理念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起著指導作用,而理念的養成往往就是學習與反思的結晶。
教育科研與對日常教學行為反思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首先,對日常教學行為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礎,對日常教學行為反思所累積的研究材料和思想認識是教育科研選題的重要來源。其次,教育科研是對日常教學行為反思的提升。教育科研也對教育行為進行反思,但教育科研對實踐的反思有明確的主題和研究目標,是比較系統和過程比較嚴謹的反思,另外,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術和反思意識有助于提高教師對日常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的能力。
學習教學理論是教師教學反思的知識基礎;參加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學反思水平的能力保障。
2、勤思多記,撰寫反思札記。教師的反思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持之以恒,貫穿教學活動始終。教學過程中的絲毫火花、點滴感受,都是反思的結果,也是進一步反思的基礎。優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記包含著對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修正的執著情懷和熱切愿望。
反思札記可這樣思考:教學目標是否得當?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效果?學生活動組織是否恰當?教師指導幫助是否到位?學生反映是否良好?學習情感、習慣如何?教師臨場應變能力如何?有沒有讓學生搞得措手不及,為什么?教學手段如何?問題情境是否適切?得意之作與“敗筆”是什么?站在學生角度和更高要求,今后我該如何調整?等等。
3、聽課觀摩,相互交流。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的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觀摩他人成功的教學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個活生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典范,讓我們感受與學習不盡相同的授課內容、組織形式、教學風格;即使觀摩不很如意的實驗課,也可使我們借鑒教訓,少走彎路。
同時我們更倡導自己力爭上公開課,借助他人的反思,促成自我發展。大凡上公開課,自我進取意識和成功期待較強烈,鉆研較深刻,反思更迫切;備課時,往往教研組群策群力,共同反思推敲,互助合作,群研究共商討,在綜合反思基礎上形成較優化教學設計。這也是今后教學前反思的參照與藍本。上完課后的交流評課,大家暢所欲言,又一次各種反思的碰撞與交流,使反思達到了更高境界。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是教師個人和群體發展的良好途徑。
當然,反思還包括寫課后修正教案,觀看自我錄像片段進行全程微格研究等等方式,陷于其推廣的局限性,本文也就僅此一提。
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在于教育知識的建構運用、教育才能的發現增長和教育智慧的感悟積淀,其重要途徑則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實施新課程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促教師得到專業發展,讓教師價值得到升華”,這是學生發展、學校發展、教育發展的前提,也是科教興國、民族復興的希望所在。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學也是這樣。新課程要求教師由經驗型向學者型、研究型轉變,傳統教育經驗面臨著全新的挑戰,怎么辦?每位致力于教育事業的教師都在思考,摸索,行動。我認為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是實現轉變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師養成反思習慣是提高和走向成功的基礎,教師本人對教學實踐及其成敗得失進行反思,有利于教師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培養教師學習、研究的意識,促使教師更好地實現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從教師培養和發展的趨勢來看,實踐反思是未來教師培養的基本模式。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教學反思。
一、什么是教學反思
(一)教學反思的含義:是指教師依憑其課堂教學行動,不斷探索解決在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使自己的教學行為努力適應教師“學會教”和學生“學會學”的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教學實踐的理解層次,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它是一種教學行為研究,也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反思的三個基本特征。
1、它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教師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理性思考,探索實踐之路。教學反思強調,教師不僅應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學行為,而且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從其理性的層面上多問幾個“為什么”,這種“追問”(為什么)的習慣,往往促使教師增強問題意識和 “解題”能力。
2、它以追求教學實踐的實效性為目標。一方面,通過反思,教師進一步改進教學,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另一方面,通過反思教師發現新問題,激發自己的責任心,在改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實踐水平。
3、教學反思是教師全面發展的過程。教師只有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他才會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獲得體驗,使自己變得更為成熟起來,直至成為學者型教師。
(三)類型:課后反思、周后反思或單元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后反思。我認為,教師書寫的教學案例、教學敘事、教學總結和論文都屬于教學反思的范圍。
(四)主要方法:自我提問、行動研究、教學診斷、交流對話、案例研究、觀摩分析、總結記錄等。
二、為什么要進行教學反思
不少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風格,每年都在沿襲著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當然,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面對新的課程改革,它卻有著不足,需要改進,那么我們應該以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揚長避短。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將永遠不會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更談不上成為教育專家。我們當然不要求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專家,但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將自己的教學經驗成功的記錄下來,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一些年輕老師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經驗,都是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
實踐證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教師,其自身成長和發展的步伐都會加快。在教學中,一旦教師熟悉教材,特別容易陷入機械重復的教學實踐中,處在經驗性思維定勢、書本定勢、權威定勢和惰性教學之中。因此,開展教學反思,加強教師自我評估和自律學習對教師主體的發展特別重要。教師只有把自我的發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會努力地去發展自我和建構自我。教師也只有對自己的發展形成整體性的看法,才會不斷促進自我學會教學,同時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地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地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斷發現一個個陌生的我,從而促使自己拜師求教,書海尋寶。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容的嶄新表達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
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后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升華。如此說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你可能在燈光下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著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多進行教學反思,等于在本來沒有窗的墻上開了一排窗,你可以領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風光。教學反思不但是讓教師多了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和一條舌頭,甚至讓教師還多了一個頭腦!
三、怎樣進行教學反思
(一)課堂教學反思分三個階段
課堂教學反思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部分,一般情況下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
第二階段:在教學中反思,即及時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使教學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
第三階段:在教學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性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二)教學反思的過程
教學反思開始于“問題”,實踐于“探究”,結果于發現。如果說“問題”是展開反思的前提,則“探究”就應該處于核心地位。教學反思本身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是引導者,又是評論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深層次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的實踐者和教學的研究者。
1、自我反思。即教師利用各種機會對自己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等進行的反思。自我反思應做到堅持多方面的反思。
(1)每節課堅持課堂教學的“三段式”。即備課時寫“課前設想”,用課改理念設計本節課的教學,寫出其教學思路;上課時做到“課中落實”,即課堂上盡力體現“課前設想”;上課后寫“課后反思”,針對實際教學情況,結合教學設想,看實際教學體現程度。
(2)每周一篇教育教學雜記,教師對平時教育教學中的現象以及自身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寫成文字,課題研究時間開展交流。
(3)每期一篇論文(或反思案例),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或案例等,學校對優秀作品將結集交流。
2、自學反思。即教師在自我進修、自我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教師既是培訓對象,又是培訓者。教師通過不斷地自學反思,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加強自身理論學習,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學會反思技術,進行反思性教學,并讓反思成為習慣,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一學,學習教育理論文章以及別人的先進經驗;二讀,堅持讀業務文章,讀與校本課題有關書籍,掌握最新的信息,特別是課改方面的信息;三寫,寫讀書筆記、評課記錄、讀書體會等,教師是新課程的促進者,在培訓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我們要以主動的態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學習,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
3、交流反思。我們曾認為課堂只是教師講知識和學生學知識的場所,然而真正的課堂應該是充滿生命活力并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特殊場所。教學的實質是師生間的對話、溝通與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也需要教師樹立起溝通、交流的意識,大家可以針對某個問題進行“解剖”,通過相互的研討交流,通過多種觀點的交鋒來多視角、多層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并提出改進意見和理論依據及策略。在交流中展開教學反思,有利于拓展思路,把握實質,共享成功的快樂。
(三)教學反思后的重新構建
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是教師對自我的重新構建。教師構建自己的認識方法,構建自己對各種事物和觀點的理解,構建自己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能夠比較客觀看待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然后尋找解決的辦法和策略,
再監測實施策略的效果,真正地做到對教學的客觀評估。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學生,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學過程。在教師主動建構過程中,理論知識與經驗知識是相輔相成,處于同等重要地位。只有在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這種循環往復的過程中,教師才能成功地建構自己。
教師成才的重要途徑是參與教改實踐活動,在教育科研項目中去體驗研究性學習,在經驗反思的基礎上,體會新課程改革的深刻內涵,形成新的教育觀念。
【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教師要有發展意識教學反思07-31
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總結08-08
教師專業發展總結11-08
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總結10-18
英語教師必要的專業發展08-27
教師專業發展的高校教學質量管理舉措08-20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總結07-14
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心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