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20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辨前、中、后的位置。
2、學習聽指令做動作。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三個海獅頭飾。
2、魚的圖卡。
3、《動物真有趣》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5頁。
【活動過程】
1、請三名幼兒戴上海獅頭飾,扮演小海獅,面向扮演訓練員的老師排隊。
2、請“小海獅”說出自己的位置,例如“我在(同伴的名字)的前面。”
3、三名“小海獅”聽老師的指示,模仿海獅做動作,例如:
前面的小海獅拍拍手。
中間的小海獅扭扭腰。
后面的小海獅跳兩次。
4、動作表演完成后,老師表示要把魚獎給小海獅,請幼兒注意聽老師的指示出來取魚的圖卡,例如:
中間的小海獅出來拿一條大魚。
在最后面的小海獅出來拿兩條魚……
5、請其他幼兒輪流扮演小海獅,進行上述游戲活動,認識前、中、后的`位置。
6、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5頁,請幼兒說說圖中海獅的位置。
【活動建議】
老師可以通過調整游戲,增加幼兒參與活動的機會。如:請其他幼兒給前面的“海獅”送一條魚,請幼兒與中間的“海獅”跳圓圈舞等。
利用生活環(huán)節(jié)加深幼兒對“前、中、后”方位的認識,如:排隊環(huán)節(jié)等。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本文擴展閱讀:海獅(學名:Otarriinae)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周圍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面部短寬,吻部鈍,眼和外耳殼較小。前肢較后肢長且寬,前肢第一趾最長,爪退化。后肢的外側趾較中間三趾長而寬,中間三趾具爪。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2
中班科學活動:動物找家
設計意圖:《幼兒園課程》指出,要“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和條件” 。動物找家是主題《可愛的動物》中的一節(jié)科學活動。而中班幼兒對科學活動有了一定的經驗,因此在設計這個教案時,我把操作活動與情景活動進行整合,以情景貫穿活動。以客人做客、陪客人游戲、幫客人找家的情境,讓幼兒始終處于操作游戲的環(huán)境中。幼兒在相應的環(huán)境中通過感知、操作等活動,與物體相互作用,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活動,從而獲得大量的科學經驗。
教學目標:
1.會依據動物的居住地和生活習性為動物找家。 2.能夠積極思考,大膽講述,參與給小動物找家的活動。
3.初步感知動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操作材料:動物找家(4份)。 3.游戲胸飾若干、背景圖4副。
活動過程:
一、演示課件,通過動物圖片來引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動物圖片,認識動物。
今天有小動物要來做客,我們看看是誰呀?它們喜歡干什么?它們生活在哪里?我們一起和它們跳舞做游戲吧。
2.引出活動主題,為小動物找家。
師:玩了一會,小動物們累了,想回家了,請小朋友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出示背景圖)
師:小魚的家在哪?你怎么知道小魚的家在小河里???好朋友們都走了,只剩下小蝸牛,小朋友,小蝸牛的家在哪里呢?
二、操作歸類:幫動物找家。
1.介紹操作方法。
師:小動物們都回家了,好高興呀,老師請來了一些其他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呀?我們也給它們找找家吧?
(每組三張背景圖,請小朋友把小動物的圖片貼在背景圖上。)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擺放理由。
問:你怎么知道小魚的家在水里?
小結: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他們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生活的地方。
三、趣味游戲活動:動物找家。
1.教師講述游戲方法。
師:請你拿一張動物圖片,你拿的是什么動物,那你就代表了那只動物。
師:請你們隨音樂在中間活動,可以做你們所代表的動物的動作。音樂停止時,要快速地回到“家里”,看誰的動作快而準確。
2.帶領幼兒進行游戲。
3.游戲第二次,教師扮演“大灰狼”,加大游戲的難度的趣味性。
四、結束活動
師:生活中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有自己的家,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3
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開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一個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針對一定的數學教育目標為幼兒提供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等大量活動機會,讓幼兒在活動區(qū)內發(fā)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那么,幼兒園數學活動區(qū)應如何開展呢?筆者根據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在這里談談個人的看法和體會:
教師對本學期的數學活動目標要做到心中有數,有什么樣的目標就要考慮設計達到某個目標的數學活動區(qū)。把教育意圖貫穿到數學活動區(qū)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與數學目標相一致的良好環(huán)境。比如,本周小班數學活動的目標是“按物體的顏色分類,能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顏色的物體”。那么,小班教師在當周設置計算活動區(qū)時,就應圍繞著這個目標來提供材料。
數學活動區(qū)操作材料的投放是非常關鍵的。操作材料是教育的媒體,是幫助幼兒系統(tǒng)地建構數學知識及誘發(fā)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工具,是施于操作動作,使外部物質動作,逐步進化到內部概念化動作的物質支柱,提供材料不單是活動前的準備,還是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整個教育過程所需的重要手段。
因此,提供操作材料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例如,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好模仿,學習目的性差,任務意識淡薄。他們對活動的工具和使用工具感興趣。而到了大班,他們的學習目的性能增強了,能為完成學習任務做出努力,重視學習結果和評價。小班和大班認知特點不同,同樣的材料其效果是完全不同,一次大班教師利用印章、實物練習數的組成,效果很好。
因此,要把學習任務融入材料之中,如增加些作業(yè)單之類的材料,幼兒按作業(yè)單的要求,配合實物進行操作他們會感興趣,活動中不僅能得到有關知識的練習,還能培養(yǎng)任務意識,使它們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增強自信心。因此,在投放材料時要注重幼兒各階段的認知特點。
在以中班數學《排一排》活動為例來說明一下,《排一排》活動是在幼兒已認識、熟悉的基礎上進行活動的。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讓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方法,在第一個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五個大小不同的西瓜圖片,首先讓幼兒知道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讓幼兒想辦法,如果要把西瓜從小到大排一排,怎么辦?在孩子想辦法的基礎上教給孩子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排序的辦法。
2.能按要求進行比較物體并排序。例如:我為寶寶們準備了大樹的圖片,目的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也是對幼兒學會多個物體進行比較的一個升華。
3.培養(yǎng)幼兒的目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一目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三個活動中,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盒子的薄厚,這也是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
在活動中,我還運用了游戲法、尋找法,通過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對物體空間形式的'正確認識。如:分給幼兒不同粗細的樹木圖片,引導幼兒由粗到細排列,引導幼兒每次從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為止。然后,再按由細到粗的順序把樹木一棵棵收起來,放回原處,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習慣。總之,本節(jié)課完成了我預設的教學目標。
上述方法在教學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對于本節(jié)課,雖然從整體上看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覺得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1.整節(jié)活動,孩子都在圍繞老師設計的思路走,沒有自由探索的空間,我想這是我設計活動的一個誤區(qū)。
2.活動中,孩子的興致不高,游戲活動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感覺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待改進教學方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要依靠一定的教育目標和內容,要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要根據各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為他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有利于幼兒主動活動的材料,使其在操作中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習興趣、發(fā)展智力。并且,養(yǎng)成喜歡動手操作、愛動腦思考,具有求知欲望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fā)現(xiàn)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給幼兒一個空間,讓他們永遠向前;給幼兒一個條件,讓他們有自己的一片藍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橢圓形的名稱,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征。
2.不受橢圓形大小、擺放位置等的干擾,尋找生活中與橢圓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圓形。
(二)材料投放:直徑為15厘米的圓形、短軸為15厘米的橢圓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橢圓形卡片,初步感知橢圓形的主要特征
(一)引導語:圖形王國來了一個新朋友,(出示橢圓形卡片)看,它像什么?引導幼兒對橢圓形的'外形特征進行描述:兩頭都是弧線,像個蛋。
(二)師幼共同小結,并給圖形命名:沒有角,由一條彎彎的它的名字叫橢圓形感知圓形和橢圓形的不一樣的圓圈,它的名字叫橢圓形。
二、比較、感知橢圓形和圓形的不同。
(一)引導語:每個小朋友拿一張圓形卡片和一張橢圓形卡片,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的辦法發(fā)現(xiàn)橢圓的兩頭比圓形長一些。
(二)引導幼兒分別將兩個圖形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折痕的長短不一樣。
(三)小結:橢圓形兩頭比圓形長,上下對折和左右對折出來的折痕不一樣長。
三、幼兒分組活動,鞏固對橢圓形的認識。
(一)第一組:提供操作材料《找橢圓形》,引導幼兒看看圖形組合里有哪些是橢圓形,數一數并用圓點記錄。
(二)第二組:提供操作材料《圖形連連看》,引導幼兒找一找圖片中哪些是橢圓形、哪些是圓形,將它們和對應的圖形標志連起來。
(三)第三組:玩“橢圓形變變”,引導幼兒任選一張橢圓形的圖片,放在畫紙上,用水筆進行添畫。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投放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四邊形等圖片,引導幼兒添畫。
生活活動:鼓勵幼兒在活動室、幼兒園里找到與橢圓形相似的物體,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有趣的圖形和圖形組合。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5
設計意圖
通過對幼兒日常活動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動物有濃厚的興趣。結合《指南》精神、幼兒興趣特點和年齡特點,我將感知數量與動物餐會的情境相結合,整個活動過程以游戲化的情景引導孩子在游戲中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思維,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分享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數學生活化的理念和數學的趣味性。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在復習感知6以內數量的基礎上,通過游戲幫助幼兒感知數量7,目測7以內的數量。
活動目標
1、了解7以內的數量間的關系。
2、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目測和感知7以內的數。
3、體驗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的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按數匹配實物。
難點: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目測和感知7以內的數。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食物圖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游戲“小猴摘水果”導入。
1、今天是小動物們聚餐的日子,小猴子想:我家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一定要帶給小伙伴們嘗一嘗。于是他來到了果園:看一看小猴的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開PPT,如圖一,讓孩子們進入電腦創(chuàng)設的情景。
2、桃樹上有幾個桃子?伸出你的小手指,我們一起數一數。7個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是不是7個蘋果呢?我請××來數一數。7個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梨樹上有幾個梨子?大聲告訴劉老師。它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
小結:我們的數字7可以表示7個蘋果,也可以表示7個桃子。數字7的本領可真大。
二、基本部分
通過小動物分食物和裝盤子的游戲感知7以內的數量,嘗試桉數匹配實物。
1、感知食物的數量
小猴子摘完水果了,你們猜猜他摘了幾個呢?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么多桃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小貓也來了,它帶來了幾條小魚呢?五條小魚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看看還有什么小動物來參加聚會了?她帶來了幾根香蕉?七根香蕉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小動物分食物
這時,小雞們也來參加聚會了。來了幾只小雞啊?我們一起數一數。小雞什么都沒有帶,小動物們都想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小雞吃。那請小朋友們想一想,該把哪一種食物分給小雞,才是正好每只小雞分一個,不多也不少呢?
小雞有食物了,這時又來了幾只小狗?那誰的食物可以分給小狗,正好每只小狗一個,不多也不少呢?
3、分組練習:小動物裝水果。
最后,小狐貍也來參加聚會了,可是食物已經沒有了。我們一起來幫小狐貍裝食物吧。裝之前,請你仔細觀察一下,小狐貍想要幾個食物呢?(7個)
是的,有的小狐貍需要7個食物,有的需要6個食物。請你按照小狐貍的需要幫它裝好食物。
三、結束部分
數一數食物有多少。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的小盤子里都有什么食物呢?
×××的香蕉有幾根?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我們一起把水果帶回教室給小狐貍吃吧。
活動延伸
進餐前通過數碗,進一步鞏固按數取物的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內人數的變化進一步感知數量間的關系。
快樂餐會(感知7以內數量)微反思
本次活動,全程以故事展開,加上故事環(huán)節(jié)以小動物為主,幼兒比較感興趣。首先通過數一數果園里的水果復習數量6,幼兒通過跟著老師點數來完成,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其次,教師通過快樂餐會這一情景,與幼兒一同感知7以內數量,通過數香蕉、數蘋果、數小魚等,引導幼兒感知數量7,理解數字7可以代表任意7個物品。
在動畫效果設置上,我們選用超鏈接、路徑等技術創(chuàng)設動態(tài)場景,以此來調動幼兒興趣。結尾處教師通過幼兒無聲操作為觀看者營造人機互動的場景,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整體來看,我覺得本節(jié)活動思路新穎,教學效果顯著。但在微課制作的技術運用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6
設計意圖:
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fā)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基于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游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wěn)定性就小,為了讓幼兒“復習10以內的數”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我設置除了以猜想游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字、給水果娃娃的數字排序、點數結合拼水果、運水果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輕松的游戲中自我探索復習10以內的數。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游戲中復習10以內的數,體驗相鄰兩數的數差關系。
2、在觀察水果和數字的同時,培養(yǎng)對事物的專注、記憶能力。
3.愿意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能按要求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學具:水果的背面有圓點和數字,塑封條。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水果,引起興趣。“這是誰呀?小熊在果園里摘了許多的果子,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蘋果、梨子、草莓、香蕉、櫻桃、菠蘿)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6種。
二、水果游戲
(一)猜猜水果身上的數字
1、這些水果要和小朋友玩?zhèn)猜數的游戲,每個水果的身上都藏有一個不同數字,而且這些數字是在5—10之間的,你們知道5—10之間有哪幾個數字呢?
A、蘋果說“我是5—10之間最小的一個數字?我的數字就是5”。
提問:“蘋果的數字是幾?為什么?剛才蘋果怎么說的?
B、梨子說“我比5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6
C、香蕉娃娃說“我比7多1”,那是幾呢?8
D、草莓娃娃說“我比8少1”那是幾呢?7
E、“你們看看5————10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9和10,那櫻桃和菠蘿誰是9誰是10呢?”
櫻桃說:“我的數字比菠蘿小,誰能告訴大家是幾?9那菠蘿娃娃是數字幾?10
2、現(xiàn)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后的數字。
提問:你是怎么記住的?
3、猜猜少了哪個數?
現(xiàn)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么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字。
(二)給水果排排隊
1、水果娃娃后面的數字都出來了,那現(xiàn)在水果娃娃想考考大家,想請你們按照水果娃娃身上的數字來排隊?誰愿意來排隊。
2、幼兒上來為數字排隊,說說你是按照什么順序排隊的?
3、這個小朋友是按照從小大的順序來排隊的,那么你們想不想看看后面的水果會按照什么來排隊呢?
4、小結:水果是按紅黃紅黃的規(guī)律來排的。
5、還有沒有不同的排法?那水果會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排隊的.呢?
三、拼貼水果
1、教師講解作業(yè)。
小熊在果園里還摘了許多的果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這兒有一張帶有圓點的卡片,看看上面的數字是幾?數數看上面有幾個圓點,那夠嗎?除了看數字外,還要看看卡片的顏色相不相同,這下對了,猜猜老師手里的會是什么水果呢?
2、幼兒動手拼水果。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取一張有圓點的卡片,數數有幾個圓點,再找它的另一半,看看顏色對嗎?反過來就是一個水果,你別說出來,呆會讓我來猜猜好嗎?
3、教師評價作業(yè)。
你們都拼好了嗎?誰愿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后,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游戲重復幾次。
四、品嘗水果
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和水果一起完了猜數的游戲,那老師想請大家一起品嘗美味可口的水果。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上下來,感覺選材還是比較好的,比較貼近生活,而且課堂上內容大部分孩子都會。只是我自己覺得又要白板,又要兼顧小朋友課堂上的呼應,所以感覺離孩子有些遠。另外,由于我選擇全班小朋友上,所以紀律不是很好,到操作部分,有的孩子第一次看見投影儀,很新鮮,一直跑到投影儀處張望。同時,聽課的老師也向我提出了幾點建議:水果的對話可以錄在課件里,不需要老師一直說。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6以內數的計算。
2、培養(yǎng)幼兒的口算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書寫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題卡。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看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小動物們準備出去郊游。他們來到小河邊,河水很急,它們過不去,這時長頸鹿伯伯說;回答出問題我就讓它們過去6+1=、2+2=/4+1=.
母雞大嬸還想考一考小朋友們,一只母雞用數字來表示,生:一只母雞用數字“1”表示一只公雞用數字幾來表示,生:一只公雞用數字“1”來表示,那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雞用加法還是減法?生:加法。這時母雞大嬸又叫來了兩只小雞用數字幾來表示?生;用數字“2”來表示。問: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我們來用加法來計算,1+1+2=4.
剛才我們小朋友是數出來的,現(xiàn)在老師就告訴你們計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頭兩個數相加的結果再加上第三個數得出的結果就是這道題的結果。
池塘里有2只小鴨我們用數字2來表示,又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字2來表示有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字2來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鴨?列出算式2+2+2=6
【活動延伸】
聰明的寶寶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動結束】
游戲:放風箏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本文擴展閱讀: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加法也分小數加法,分數加法及整數加法等。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序數,并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3、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五臺電腦,幼兒人手一根藏有數字標記的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以繪本《真正的魔法師》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參加魔法師考試的挑戰(zhàn)。
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師》的書,今天魔法學校的校長說他們的法術柜考試開始了,你們想不想去挑戰(zhàn)一下他們的法術柜考試?如果挑戰(zhàn)成功了,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小魔法師,還能得到魔法學校神奇的`魔法棒呢。
2、引導幼兒排隊接受挑戰(zhàn)。
教師:我們來看看,法術柜考試一共要闖幾關呢?
教師:每一組上剛好有四個小朋友,正好每個小朋友可以闖一關,那么你們商量一下,誰來闖第一關,誰來闖第二關,把小凳子上的數字貼到胸口。
二、輪流闖關,準確辨別數序。
(一)第一關:小魔法師排隊。
1.出示第一關題目,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排隊要求: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給10個小魔法師排隊。 2、個別幼兒嘗試示范,小結排隊要點:小魔法師的腳要站在同一線上。 3、幼兒操作:給十個小魔法師排隊,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第二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學習6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明信片在法術柜子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中。 2、幼兒操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正確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關:找出法術柜子的鑰匙。學習7以內的序數。
1.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鑰匙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 2、幼兒操作:找出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關: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學習10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在上往下數第3層的衣柜中,從左邊數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兒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成功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遷移經驗,有序排隊。
1、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按從1-10的數序排隊。
教師:你們想去魔法學校嗎?那怎么去呢?引導幼兒根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排隊。 2、幼兒隨音樂出發(fā)去魔法學校。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數學區(qū)中投放相應操作材料。
2、家園配合:在生活中請幼兒按類似的提示幫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師
——中班數學活動《真正的魔法師》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方法運用要恰當、靈活、多樣;充分體現(xiàn)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識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興趣、認識規(guī)律及發(fā)展水平,幼兒只是簡單的接受知識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兒童是教育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以游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自然、輕松、愉快地獲得粗淺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于認識9以內的序數,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認識。這次活動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設計了給小魔法師排隊,找明信片,找鑰匙,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四道關,第一關,接觸序數,將9個魔法師從矮到高地排隊。第二關,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從方向和數量這兩個緯度來學習6以內的序數。第三關,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中找出鑰匙,即從大小、方向和序號這三個緯度來學習7以內的序數。第四關,則設置了兩個不同方向、兩個代表不同意義的數來考驗幼兒,完成10以內序數的學習。以及實現(xiàn)了教學重難點的逐層遞進。
本活動充分利用游戲的動力性、趣味性,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強化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制作的課件操作性強,注重動靜結合;在關注幼兒數學概念建立的同時,做到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活動過程中,電腦與課件可以說是我唯一的教學具,課件的特點是突出了操作性與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讓幼兒為小魔術師排隊,尋找明信片這一關,可以在大家驗證是否正確以后,以形象的關上抽屜重新尋找的方式進行改正,非常的貼近幼兒生活經驗。課件還幫助我設下了牢牢抓住幼兒注意力的玄機,“根據提示到底會找到什么”,讓幼兒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發(fā),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滿斗志。幼兒始終沉浸在過關游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9
幼兒園數學教學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大小、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概念”。但數學所特有的抽象性、精確性和廣泛應用性這三個特點,對幼兒來說是相對難理解的活動過程。教學內容是“找相同物體的匹配”,屬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但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來體現(xiàn)出課標的精神,還是值得探索的。于是,我在原有教材上反復推敲每個環(huán)節(jié),改變了一些教學結構,以師生互動的流程圖為主,適度地運用一些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活躍,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操作內容。
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具的制作方面,用了小雞、青蛙、老鼠一些孩子喜歡的動物,在講述中也用了動物的語言來吸引孩子。開始以春天談話導入,一些小動物秋游了,引出教學第一目標:手口一致的數出各種動物的數量。用“幾只老鼠和我們做游戲”“三只小雞叫幾聲呢?一起學學看”“哪個小朋友想用好方法上來告訴青蛙一家有多”
“小朋友真能干,還有一些小動物也來了,他們都是誰呀?都多少呢?大家?guī)退麄償禂担梢栽谛睦飻担部梢院瓦吷系男∨笥研÷暤恼f說,數完后,請舉手告訴大家。”等不同形式的游戲玩法,積極的啟發(fā)幼兒主動的去學習,掌握目測兩只、數出三只,點數出四--6只的物體數量。游戲結束了小動物也累了,它們要我們會動腦子有愛心的小朋友送它們去休息,請把我們數量一樣多的`動物放在一起休息,小朋友很輕松的完成了第二教學目標:相同數量的實物圖片進行歸類。在小朋友的操作中,“樓上的小動物和樓下的小動物的數量有沒有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找出來,用連線的好辦法告訴大家。”做對了,請獎勵一個紅蘋果。整個活動孩子們能積極主動參與。
反思: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夸張的小動物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說、做。本活動以小動物找春天和小朋友游戲——休息——回家的故事情節(jié)串聯(lián)起了三個學習目標。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認識橢圓形,能將橢圓形與其它圖形進行區(qū)分。
2、能夠讓幼兒找到與橢圓形相似的物體。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音樂《認識橢圓形》,紅色、黃色橢圓形若干個、各種顏色的圖形若干、小組操作圖、橢圓形和圓形卡片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
今天我們去參觀“圖形游樂園”,路上要經過很多的圖形,我們一邊走一邊讀出它們的名字吧。幼兒聽音樂一邊走一邊復習已認識的圖形。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游樂園”里有什么圖形?
2、找一找“圖形游樂園”里來了什么樣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讀“橢圓形”
4、點擊“環(huán)球動漫城”圖標,幼兒欣賞動畫。“我們剛才聽到的兒歌名字叫“認識橢圓形”,今天有三個小伙伴被帶入了橢圓形王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認知理解:
1、教師提問:
①魔鏡是什么形狀的呢?
②他們踩著什么樣的圖形來到巧克力噴泉邊?
2、視覺感知橢圓形:
①出示橢圓形,引導幼兒觀察其邊緣。(光滑沒有棱角)
②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橢圓形教具,這些都是橢圓形。
3、視覺辨別橢圓形:
①出示圓形和橢圓形,通過重疊比較的`方法發(fā)現(xiàn)橢圓形比圓形扁,呼啦圈演示。
②通過比較橢圓形和圓形的兩條中心線不一樣長。
③出示所有大小、顏色不同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請幼兒從中找出橢圓形。并驗證。
三、操作體驗:
1、第一組幼兒給橢圓形涂色:將橢圓形找出來、涂上同一種顏色。
2、完成《迪多游戲樂園》第21頁“大象的晚餐”游戲。
四、經驗遷移:
尋找生活中見過的哪些東西是橢圓形的如:橢圓形的雞蛋、鏡子、包裝盒、餅干等。“我們去外面看看有沒有橢圓形的東西好嗎?跟客人教師再見!”
隨音樂退場。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數學活動,先出示不同的圖形,讓幼兒辨認圖形特征,整節(jié)課程,思路清晰,設計完整,氣氛活躍。感知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了解橢圓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引導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類似橢圓形的物體。孩子們在活動中收獲的不僅是對圓形和橢圓形,更重要的他們懂得如何去區(qū)別它們之間的不一樣。孩子能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大膽想象并能說出相應的圖形名稱,能在不同的圖案中找出不同的圖形再通過自己動手拼圖,更加進一步掌握了圖形的特征。
不足之處:
語言不夠親切,缺乏親和力、幼兒動手操作粘貼時間較長、缺乏了鼓勵孩子的語言、看到幼兒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作品,便非常的無措,對個別幼兒的指導不夠、語言不精煉,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還要多加學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1、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2、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嘗試自編得數是4的加法應用題。
3、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的交換關系。
4、培養(yǎng)幼兒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敏捷性及幼兒動手嘗試的精神,訓練幼兒運算速度和準確性,激發(fā)興趣。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6、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3以內加法算式卡、數卡4,蘋果、梨圖片4張,每個幼兒4個蘿卜,4朵花,蘑菇圖片4張,兔媽媽、小兔頭飾,布置好活動場景。
活動過程:
隨《十個數字跳舞》音樂,做手指游戲。
一、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復習4的組成
1。游戲"開火車"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
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動畫城》節(jié)目你們看過嗎?動畫城里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就到聰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們坐火車去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加法題卡)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我們的火車2點開……
2。游戲"又有蘋果、又有梨"復習4的組成
嗚……火車開到了聰明屋,看看,金龜子姐姐他們拿什么來招待我們呢?導出"又有蘋果又有梨"的游戲,一個蘋果幾個梨?(3個)……
3。游戲"對數"
剛才小朋友們對得真好,老師也來考考你們,我們來對數,舉起你們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幾?(3),1和3合起來就是4……
二、創(chuàng)設情景,在操作中嘗試寫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龜子姐姐說:"你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我要請你們到智力迷宮玩,去智力迷宮前,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新本領才能去,學什么本領呢?
兔寶寶,我是兔媽媽,我告訴你們一件高興事兒,我們種的蘿卜豐收了,請兔寶寶跟著媽媽到地里去拔蘿卜,每個寶寶拔4個蘿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老師演示)拔了這么多蘿卜,我們把蘿卜搬回家,搬的時候要聽媽媽的指揮,看看兩只手上的蘿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加法),怎樣列出這個加法算式,請兔寶寶將它寫在答題卡上,寫的時候,字要寫大一點,不然兔媽媽看不清楚,(兔媽媽幫助能力差的小兔講解列式)。
我們的蘿卜豐收了,你們高興吧!我們來開個慶祝會吧!我們去采花來裝飾一下,我們每個寶寶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幾朵(4朵),我們把手里的花舉起來,看看兩只手上的花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幾朵花?(4朵),兩只手上的花雖然交換了位置,但是它們的和沒有變,請兔寶寶將加法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寫完之后把答題卡舉起來,小兔互相檢查一下你寫對了嗎?
今天,我們學會了新本領又可去智力迷宮玩,來,我們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動延伸
金龜子姐姐還想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動腦筋,用老師提供的.蘑菇圖片,自己試著編加法應用題,注意編加法應用題要講一件事,出現(xiàn)兩個數,提一個問題,問一共有多少?合起來是多少?
編應用題又是一樣新本領,會編的小朋友很能干,不會編的也不用著急,下次老師要教你們編加法應用題的新本領。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分層練習體現(xiàn)不夠,課堂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課堂語言還不夠生動簡練等。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慢慢感知體會算法,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自我感悟,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發(fā)自內心的選擇出對于他們來說最簡便的方法,也就是讓學生學會怎么學習、怎么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充分地發(fā)揮出自己的個性和潛能,在體驗中獲取到知識,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2
一、活動目的
1、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實物數量,培養(yǎng)對應比較的能力。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二、活動準備
5種動物玩具(貓、狗、雞、鴨、羊),每種動物1-5只不等,5座積木搭成的小房子,門前有相應數量的'食物。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參觀布置好的動物園,要求幼兒仔細看,有幾種動物,每種動物有幾只?
2、點數房子,看看房子有幾座,把小動物送回自己的家,再點清每家的動物有幾只,看看房前的食物是否剛好每只動物一份。
3、游戲“學動物叫”。小朋友當飼養(yǎng)員,檢查動物和食物是否一樣多,對了就學動物叫,叫的次數要和動物的數量一樣多。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在幫小動物找家的時候幼兒不能很好的分辨。應該讓幼兒觀察完動物后接著想一想他們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導。直接出示的話,讓幼兒看起來比較抽象。這些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所以在下節(jié)課上應該做一下調整。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3
本活動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做個好孩子并不難》這個主題中的一節(jié)活動。之所以我選擇它,主要是來著我班的孩子們有時喝完水后,將水杯隨手一放,下一次喝水時找不到杯子了;自己玩的玩具弄的亂七八糟;孩子不認識自己的東西;每天都有丟東西的現(xiàn)象;孩子不會整理自己的物品,自理能力差;孩子自己的衣服也不會疊,即便疊了,放的時候也放亂了。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責任心的培養(yǎng)是很必要的。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孩子自己整理與歸類,形成良好的分類、整理習慣。孩子們往往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并從中受益,有次讓我選擇了此活動。
我為此活動設立了兩個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征命名和進行分類,并根據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
2、學習有條理地收拾、整理物品,養(yǎng)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根據目標我為此活動的重難點定為:根據物品的共同用途分類。我以觀看ppt拉開了活動,想要觀看這些圖片使幼兒感覺到“亂”這個詞,激發(fā)起幼兒整理的欲望。接著是豆豆家很亂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整理,我一次出示各類物品的圖片,請幼兒說說物品的`名字并說說它們的用途,這里反復的要求幼兒說它的用途有點啰嗦。課后老師們與我交流到這環(huán)節(jié)是否先將這些物品出示在三張背景圖上,請幼兒分類,再說說為什么這么分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安排的是物品大分類,請幼兒自己把這些物品合理的送到每間房間里,并說說它的用途給物品分類,有幼兒在說水壺是放在煤氣灶上燒的,我沒有準確的找到這點,提及幼兒物品擺放的合理性。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我會整理,我在請幼兒放了5種物品后說:“這里還有許多物品,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整理一下。”有次過渡到幼兒自己整理,我要求幼兒每放一種就說說它的用途,貼的時候要整齊貼,小心疊放,經過孩子討論而得出的結果,孩子們的印象也比較的深刻,也知道去遵守這個規(guī)則。
幼兒有序的來到自己的位置前邊貼邊有幼兒說:“怎么沒有臺燈?”,幼兒操作的材料與我之前示范的材料有所不同,為了能更好的檢驗幼兒學會的程度,我把整理的物品換了,操作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邊說邊做,興致很高。
最后我請已完成的幼兒先自我檢查,說說你放每種物品的用途,到集體檢查,這里我使用了投影儀,但是我讓幼兒都拿著自己的作業(yè)本,孩子們的心很容易分散,所以很多孩子邊觀看上面的本子,邊對照自己的本子,檢查的不是很仔細,如果檢查時把孩子們的本子夾起來,請先完成的幼兒幫忙檢查,到共同檢查,可能檢查的效果更好,這些要注意的地方我一定在第二次活動中改正,我相信通過整理、改進,孩子們對放東西時更注重合理了尋求更好的方法,我相信下次活動,我和孩子們學的更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4
活動目標:
1、在幫媽媽找紐扣的情境中,按2個特征辨別圖形、嘗試看標記圖釘紐扣,感受數量的序列。
2、能夠遵守操作規(guī)則,正確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講述操作過程與結果。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教學材料:媽媽圖片一張標記等若干幼兒操作材料:無紐扣的服裝人手一件,有紅黃藍綠顏色特征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紐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紐孔,上面有標記的小筐人手一個、固體膠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活動,引發(fā)興趣——媽媽做了許多的衣服,想開一個服裝店,但是她一個人還來不及完成,想和你們合作完成,愿意嗎?
(二)幫媽媽找紐扣(按兩個特征標記分類)
1、鞏固按2個特征辨別圖形。
——先來找找看,媽媽做的衣服上面還缺什么?(紐扣)——真的,衣服上還沒有紐扣呢!各種各樣的紐扣混在一起,媽媽想請你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出示紅色和圓形標志):不過,媽媽對每個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誰能看懂媽媽要找什么樣的紐扣?紅色的什么形狀的紐扣?這個可以嗎?為什么?
——小結:對!看到這兩個標志就是要找紅色的`圓形的紐扣,兩個特征要求都找對才能放進去。
2、第一次操作:按兩個特征找紐扣。
——等會,請你先拿起你的小籃子仔細看看、輕輕說說“媽媽讓你幫忙找怎樣的紐扣?”然后輕輕再邊找邊說:“我找到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紐扣?”最后數一數你找到了幾顆紐扣?(媽媽的年紀大了,聲音太大了她會受不了,我們不要吵到媽媽哦!)——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孩子邊操作邊講述。
——幼兒將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開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幾顆什么樣的紐扣?怎樣找才不會錯不會遺漏?(仔細地看看……)個別關注:你找的是不是紅色的三角形紐扣呀?看清楚顏色、形狀,都一樣才能放進自己小框。不要把別人的紐扣拿走哦!這是你要找的紐扣嗎?)
(三)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進行正逆排序。
1、手口一致點數。
——咦!你們的紐扣上有什么?(圓點)——哎呀!看得真仔細,這圓點是紐扣穿線的洞洞,拿一顆出來數數上面有幾個洞洞啊?
再數一數其他紐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紐扣,找出來!拿最少的讓我看看?
2、幫媽媽釘紐扣(正逆排序)。
——你們幫媽媽找到紐扣了,她可真高興!愿意幫她把紐扣訂到衣服上嗎?從哪里開始釘?怎樣訂紐扣呢?媽媽說,這個問題有點難,只有聽清楚、想明白的寶寶,才會知道。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百科:紐扣,在古羅馬,最初的紐扣是用來做裝飾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飾針。13世紀,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那時,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1.模仿小魚、小鳥、螞蟻和青蛙的運動方式,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靈活性。
2.體驗與同伴在一定范圍進行追逐游戲的快樂。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游戲,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魚、小鳥、螞蟻、青蛙動物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2個。
2.場地布置:在場地四角分別放4張椅子,分別掛上小河、鳥窩、草地、池塘的圖片,代表動物們的家。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自由選擇動物頭飾,四散站立在場地上,做準備活動。
2.幼兒相互介紹并模仿自己所扮演得小動物。
3.引導幼兒按照所扮演得小動物的運動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游戲“小動物找家”。
(1)教師引出游戲情節(jié):“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一起來玩游戲吧。”幼兒扮小動物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活動。教師扮大灰狼出現(xiàn),“小動物”按自己的運動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游戲規(guī)則:“大灰狼”出現(xiàn)后繼續(xù)按所扮動物的運動方式“回家”。
(3)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進行小結,表揚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幼兒,提醒個別幼兒在“大灰狼”出現(xiàn)后能繼續(xù)按規(guī)則游戲。
(4)幼兒交換頭飾,大灰狼由多名幼兒扮演,以提高游戲難度。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繼續(xù)玩游戲“小動物找家”。
教學反思:
我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活動多一些,忽略了幼兒紀律的養(yǎng)成。
本文擴展閱讀: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包括人。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動物源于海洋。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6
《有趣的圖形》是我們中班教研組的一次數學研課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活動前我們對活動的內容進行了討論,在確定這一內容時,教研組的老師們都覺得這一內容很簡單,但經過對中班幼兒認知特點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征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們最終確定了《有趣的圖形》這一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征外,還有一個活動目的是探索兩種不同導入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中的課堂運用實效。因此,執(zhí)教的兩位老師在基本確定了活動過程后,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了重點的設計。兩個活動,我們分別運用了兩種導入方式:一種是實物直接導入,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然后通過讓幼兒摸一摸,通過對摸出的實物形狀的區(qū)別來初步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另一種是手指游戲變魔術導入,教師通過魔術變出三種圖形,然后通過與實物的對比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在執(zhí)教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種不同導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只是游戲的方法具有神秘感,并與下面環(huán)節(jié)有較好的銜接,因此能更快地調動幼兒的情緒,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兩次活動,幼兒參與性都較高,但同時活動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雖然我們在活動前對這一內容的目標定位進行了仔細的考慮斟酌,但在活動后發(fā)現(xiàn),我們設置的其它幾個環(huán)節(jié)還是過于簡單,沒有將活動目標真正的達成,在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在找找身邊的三種形狀時,對于正方形的認知出現(xiàn)了偏差。教研組老師們聽課后向我們執(zhí)教老師也反映了這個問題,爭對這一問題,我對自己的活動進行了反思。
根據活動目標,教師除了運用游戲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征外,還必須在認識時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圖形特征,通過多次的描述鞏固幼兒對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如: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圓形:沒有角,圓溜溜;正方形:四邊一樣長,四角一樣大:教師在向幼兒正確描述圖形特征時,讓幼兒也來描述,通過多次尋找圖形,描述圖形來認知圖形特征。這樣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時或許就不會出現(xiàn)圖形區(qū)別時的偏差,而活動目標也會達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組的研課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確定到執(zhí)教,從活動后的研課到反思,都給了老師很大的啟發(fā),及時地反思,總結會讓你收獲更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7
在本節(jié)課之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圖形等,本節(jié)課在小朋友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這些學過的圖形進行比較、分類的能力。
經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有如下思考:
這一節(jié)數學活動課是靠游戲來完成的,它擺脫了枯燥、無味,充滿了童趣,小朋友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本節(jié)課以圖形寶寶找朋友的游戲為主線,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不同點,從顏色、形狀、大小,鼓勵幼兒積極的'參加圖形找朋友的游戲,逐步深入,通過PPT的操作讓幼兒更直接的去感受,幼兒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
不足之處:
1、在圖形找朋友游戲時次數玩得不多,一些孩子都沒玩到,有些失落。
2、電腦上操作演示的東西可以豐富些。
作為新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前輩們的經驗和教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己在教學中的領悟和體會也是一筆重要的財富,需要自己平時慢慢思考,慢慢積累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8
《花燈會》是中班建構式教材上中班第二學期的一個復習活動。目標是
1:目測數群,復習7以內的數量。
2.注意傾聽活動要求,并按要求操作。具體要求是通過按特征分類復習用7以內數字表示數量。
圍繞目標教師設計了看花燈、數花燈大環(huán)節(jié),分層目標是
1.能說出“幾個誰用數字幾來表示”;
2.看標記數數并記錄。操作材料中的教具是以圖片形式出現(xiàn)的。其中是三個男孩,4個女孩;五個手上拿燈籠,六個拿煙花。幼兒操作材料是一張各種花燈的圖片。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反思和調整。
數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yǎng)幼兒在數、邏輯、空間等概念的能力,這是數學活動無可厚非的重點。但是,孩子在活動中怎樣才能更高效、更迅速地獲得這些能力,這與幼兒的品質養(yǎng)成也有很大的關系。當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品質、思維品質,如:不會傾聽、不會表達、不會自主思維、遇到困難容易退縮、解決問題思維不開闊、集中注意力時間較慢、思維靈活度差等等,就會大大影響幼兒在數學活動中的學習質量,導致活動低效、低質。
1、確立隱性的品質目標
數學活動固然要獲得一些相關的數學概念,但是思維品質的獲得是更為重要的。如在本次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把數數活動的目標落實在幼兒靈活的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上,用不同的數數方法幫助幼兒知道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使思維更加靈活;又如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可嘗試記錄,用不同的標志來概括對數量匹配的認知,提高思維的'概括能力;而第三環(huán)節(jié)操作活動則更應幫助幼兒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些隱性目標的達成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起初步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幼兒能夠更好地獲得知識。
2、解決幼兒的分層培養(yǎng):
幼兒的發(fā)展是個性化的,這一問題在幼兒數概念、邏輯思維發(fā)展上尤為突出,突出表現(xiàn)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幼兒完成作品的快慢極不一致,有的幼兒在2-3分鐘內就能完成相關的任務,而有的幼兒則需要幾倍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完成,有時甚至會產生“幫別人完成、抄別人的答案、”等等一系列現(xiàn)象發(fā)生。此時教師必須要關注不同能力幼兒的分層培養(yǎng),可以給能力強的幼兒在完成基礎任務的基礎上給予更高的任務目標;可以給速度較慢但有能力完成任務的幼兒以獨立安靜的思考空間;更可以給能力弱需要教師進一步指導的幼兒單獨建組進行培養(yǎng)。細致、靈活、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進一步解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各取所需、各得所長。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9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注意力容易轉移,有意注意時間短,根據幼兒愛玩、好動的天性,我用三個有趣的游戲來構建活動的新授、鞏固、練習三個環(huán)節(jié),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組織了這節(jié)數學教育活動——“幫小動物找家”,從而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活動目的:
1、練習點數并感知5以內數字與物的關系.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和參加表演活動的興趣.
3、激發(fā)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體驗助人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頭飾(動物、數字)若干,自制車票若干,氣球卡片錄音機、光盤…
知識經驗準備:兒歌《小火車》、游戲“找朋友”、“開火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小動物城堡
2、“開火車”的游戲場景
四、活動過程:
1、律動:請你向我這樣做!(吸引幼兒注意力,準備上課)。
2、制造情景:兩個找不到房子的小動物和漂亮的水果房子,通過制造的情景老師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這來了兩個小客人,他們是來看自己的新家的——你們看…..幼:五個漂亮的水果房子出示并做介紹:“我是蘋果房子,上面有2個氣球,拿有2個氣球的小動物可以住進來”。新授:幫小動物客人找家的環(huán)節(jié)…..(從而讓幼兒了解找家的規(guī)則)
3、游戲(1):“小動物找家”——讓小朋友自己做小動物去找房子。(完成活動的內容)
師小結:小朋友,你們真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小動物了,我們自己鼓鼓掌吧!你們幫助了小動物高興嗎?小動物得到你們的幫助很開心,也非常的感謝你們,看來幫助別人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是不是?
4、游戲(2):“開火車”——小朋友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房子所用的車票,由老師帶領去看動物城堡….(放音樂開火車)。
師:小動物為了表示感謝邀請我們去動物城堡去做客來讓我們開著火車出發(fā)了…!(游戲的目的是鞏固練習…)
5、師:小朋友我們今天這么高興,和小動物來一起做個游戲吧,讓我們和小動物做朋友…..游戲(3)“找朋友”——一半小朋友帶動物頭飾拿氣球,一半小朋友帶數字頭飾,一起找朋友,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感知數字與點數其相同數量的實物圖卡。
五、活動延伸:
1、富有愛心,樂于助人
2、在生活、活動游戲中學習5以內的排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20
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的是中班數學活動“比高矮”,教學目標主要有二點:
1、通過幼兒自主的探索活動認識高矮、高矮的相對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形、時空和空間等現(xiàn)象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動開始時,我選擇兩位高矮有明顯差異的孩子從小鈴下走過,通過一位幼兒走過小鈴沒有碰到,而另一位幼兒碰到了小鈴發(fā)出聲響這一直觀現(xiàn)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高矮;然后通過兩兩比較高矮得出比較的正確方法,即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直立比較;最后,通過圖片比較印證上一步得出的結論。我認為本次活動設計比較好的`是在幼兒分組操作時,第一組:兩兩比較,分出高矮。第二組:在一組物體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體。第三組:按高矮排序。第四組:目測物體高矮。這樣操作的目的性比較明確,層次清晰,由易到難的讓幼兒能根據自身情況多層次的選擇操作。最后,我通過游戲《找朋友比高矮》讓幼兒理解物體高或矮的相當性。活動結束后,我認為幼兒都能正確分辨物體的高矮;能找出一組物體中最高和最矮的物體;能將物體按高矮排序;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詞語。但我在活動設計上沒有突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雖然也有要求幼兒兩兩比較、感知高矮。可由于要求幼兒站在地上比較,沒有為他們提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的機會,僅僅通過教師小結性的語言將概念灌輸給幼兒,反而使幼兒對于物體比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直立進行的概念理解不深。雖然在設計時希望通過下一步圖片比較來印證概念,可由于上一步的薄弱,使得圖片比較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上課、反思,我覺得應該調整課的流程,增設材料。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比較高矮活動目標
1、在比較活動中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比較性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區(qū)分高矮,掌握區(qū)別高矮的簡單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課件:數學卡——3—3比較概念,3—4比較概念,3—5比較概念。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組織幼兒做相反游戲,激發(fā)興趣。老師說“高”,小朋友說“矮”,同時蹲下;老師說“矮”,幼兒小朋友說“高”,同時站起來。
二、展開
1、學會區(qū)別高矮。(1)和同伴比高矮,
請幼兒和伙伴比一比,說出:誰高誰愛?誰和誰一樣高?(2)數學卡:3—3比較概念
比一比,兩座樓,哪一座高?哪一座矮?兩個禮品盒,哪一個高?哪一個矮?兩個廚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兩個梯子,哪一個高?哪一個矮?
2、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掌握比較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的兩名幼兒,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用擋板遮住他們的下半身,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2)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小貓爬到樹頂,小貓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小貓的話對嗎?為什么?(3)講解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小結:比較高矮時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教師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1)數學卡:3—4比較概念三座樓相比:
甲樓同乙樓比,甲樓比乙樓高,乙樓比甲樓矮。甲樓同丙樓比,甲樓比丙樓矮,丙樓比甲樓高。三棵樹相比:
引導幼兒說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3)討論: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變矮了呢?
(4)小結:一個人或一個物體是高是矮,要看和誰相比,高和矮是會變的。 4、小組4人排隊,滲透高矮排序。請幼兒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進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嘗試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隊。 5、音樂游戲“找朋友”
老師播放一首歡快的兒童舞曲,幼兒按節(jié)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兒均找到朋友后,音樂停止,幼兒說出兩人比較的結果。游戲反復進行,朋友不斷交換。
三、結束
活動評價,表揚積極參與比較、認真觀察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1-0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熱門】11-16
【熱】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1-1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推薦】11-16
【精】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1-16
【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1-16
【推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11-1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精】11-1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薦】11-14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反思【熱】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