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支教實踐感悟
2013年7月19日,我們來到了位于山東省滕州市的留守兒童學校,該學校是滕州義工協會開辦的,山東省第一家留守兒童學校。初到這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們那澄澈的眼神。他們沒有其他玩具,一個皮球就能讓他們開懷大笑;他們不知道外面的繁華世界,那充滿渴望的雙眼總是那樣激勵人心;他們沒有專門的輔導老師,可他們那認真的神情讓我震撼。這是一個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存背井離鄉,他們得不到應得的關愛,也沒有條件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沒有見到他們之前,我想很放松地去經歷,可這種陡然的責任感自踏進校門那一刻油然而生。我知道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場戰爭,是一場理想與現實的戰爭。全隊上下帶著必勝的信念開始了一段終身難忘的時光。
我負責給孩子們講歷史課。起初是希望給孩子們講一些有趣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一些能引起他們興趣的故事。可當我看到他們那么多來自不同年級的人坐在一間小教室里時,我知道我必須改變原來的計劃,因為他們當中,甚至有些孩子還不知道歷史是什么意思。我們只有兩個星期的時間,而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如何讓孩子們學到東西呢?而且所講的東西必須適合不同年級的孩子。于是我放棄了之前的授課計劃,決定中國文化作為與孩子們交流的主要內容,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是課程準備過程中的中心。而讓二年級到初三的學生全都理解是有困難的,所講內容必須是他們有所了解的,最后決定只講與“禮·信·孝”有關內容。
我把“孝”作為第一節的授課內容。首先用將近五分鐘的'時間給孩子們講《忠犬八公》的故事,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和孩子們交流,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再抽出五分鐘的時間給孩子們觀看二十四孝當中《臥冰求鯉》的視頻,觀看后與孩子們交流心中的感想。緊接著通過一些圖片展示和理論內容進一步加深認識,最后留將近五分鐘的時間相互交流。
第一節課,我既緊張又興奮,由于備課時間緊促,還無法保證授課的流暢性,偶爾還會停下來思考一會,怕給孩子們講錯了或講漏了。一節課下來,孩子們都很認真,只是感覺他們都不夠活躍,或許因為是第一節課,也可能與授課內容有關。總之,還是決定在之后的課程當中多與孩子們互動溝通,盡早和他們成為好朋友,提高授課內容的有趣性,讓他們在一片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東西,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上完第一節課,后面的課就輕車熟路了。有的孩子會問我為什么歷史課會講中國文化,我告訴他為文化是歷史的一部分。他們并不是在機械的學習,他們都非常聰明,總是能想出非常新穎問題,對于老師的問題,也能給出非常奇特的答案,盡管有的時候讓人忍俊不禁。或許他們所缺少的就是一個平臺,一個讓他們展示自我的平臺。
僅僅兩周的時間,我們亦師亦友,我們一同經歷著,一同在興奮當中壓抑。很高興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可這個曾經被無數次提起的名字--留守兒童,現在又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那千萬次的呼吁沒有把他們從角落帶到陽光下,他們渴望與其他孩子共同觀望同一片藍天。他們那么容易滿足,他們那么渴望知識,他們那么希望每天放學回家都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下來吃飯……他們下課時的天真活潑,那隨風而動的頭發,那晶瑩剔透的汗珠,那微微挑起的嘴巴,那深深凹下的酒窩,可為何卻有一雙凝重渴求的眼睛?這是我踏上的第一片講堂,那里雖歡聲笑語,卻滿目瘡痍,充滿悲鳴。
【暑假支教實踐感悟】相關文章:
支教組暑假實踐報告07-23
大學暑假支教實踐報告12-21
最新暑假支教實踐報告01-04
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6
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5
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4
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3
暑假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3
支教暑假社會實踐報告12-28
暑假農村支教的實踐報告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