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他運用了手記的方式來呈現。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像是被李鎮西老師帶到了他所描述的世界里,又或者是在觀看著某部教育性的連續劇。書中所描述的李老師和學生間的一個個小故事都體現了他為人師表,對學生的真愛。特別是對后進生,他也始終如此。在他的手記二中描述的是他自己與一個后進生的故事。在文中,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離開了后進生學生的研究與關注,素質教育不但是虛假的而且是虛偽的。”在書中他就寫了自己與萬同的故事。
其實,在每個教師自己的教育過程中都會有像萬同這樣的學生出現。面對這樣的學生,可能更多的老師是埋怨自己,怎么運氣這么不好接到這樣一個學生、甚至在心里有點排斥這樣的問題生。包括我,有時候碰到調皮搗蛋的幼兒、自理能力差的幼兒、動手能力差的幼兒就會他們有一種“頭大”的感覺,會把他們和一些乖巧的孩子作比較,然后就是感慨,怎么同樣年齡的孩子差距就那么大呢?雖然我們面對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和書中李老師碰到的萬同是兩個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反應的真實情況自然也會不同。但是像萬同這樣初中年齡段的孩子處在叛逆階段,如果要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則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懷與關心,更適合他的方式方法,還要細心的發現他的微妙變化,用心找出他的優點等等。但是這一切對于李老師來說好像應對的如此順利。每次我讀到萬同闖不同的禍時,都覺得這個學生是沒得救了,如果我是他的老師我應該會束手無策了。但是再讀下去,李老師總會有辦法能使這樣一個怪癖的學生接受他的'要求,從而使他一點點的進步。為了這個學生,他可以為了一個不詳細的家庭地址去家訪,因此找了好幾條的路才找到。為了這個學生,他可以努力協調其他任課老師單獨給他出卷。為了這個學生,他抓住萬同每一次的閃光點,為他爭取到“國旗下的演講者”這樣的機會……像萬同這樣的學生是幸運的,因為他碰到了這樣一個難得的你好老師。
“當我自然而然地走進‘后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這句話也是書上的原文。同時讓我領悟到了我們應該有一顆包容的心,去擁抱每一個孩子。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當代教育界“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我對教育大咖們仰慕已久。假期里,我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先生的素質教育探索手記——《愛心與教育》。
這本書的寫作形式非常新穎,它不同于常見的教育論著的寫作形式,不用抽象的邏輯概念來說理,而用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深深吸引著我,震撼著我。
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手記二》中講的萬同的故事。萬同是一個典型的后進生形象,他生活在一個離異家庭:上課紀律差,學習成績極差,考試作弊,欺侮同學,偷東西,和痞子混在一起,打架斗毆,早戀……在一般人看來,他就是一個可憐的、無可救藥的孩子。李老師在《手記二》的前言里說到:“當我們自然而然走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成功的'港灣。”李老師首先轉化的是萬同的思想與心靈:讓他有尊嚴,讓他被愛,不孤獨,有自信,讓他抬起了頭。李老師還使用了自己的獨門秘笈來對萬同進行行為引導、規范及制約:如寫《家校聯系本》、填《喜報單》、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等等,這些效果非常明顯,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教育方法。
教師不是神仙,教育也不是神話,有時還會回到原點。盡管有李老師的幫助,萬同還是經歷了偷東西再偷東西,作弊再作弊……李老師書中有關萬同的34頁教育手記中,讓我深深地感到轉化一名后進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與耐心。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著也不斷地反思:我們身邊也有過類似的孩子,我們用了多少耐心來對待這樣的孩子?面對學生的反復時,多半是傷心、憤恨與無奈,或用“自己已經盡力了”的話來安慰自己。其實,我們稀缺的還是足夠的恒心與耐心,只有愛的堅持才會創造奇跡。
回顧自己的工作,還有許多地方需的要改進。在教育之路上還要堅持且行且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更好地引導、教育學生。用愛心浸潤童心,用恒心踐行初心,做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
這段時間里,我讀完了《愛心與教育》這本書,這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寫的,這本書打動過無數人的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本書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育的感人故事,書中故事都體現了李老師和學生那種超越了一般父母對子女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真正的愛。一般老師是難以做到的,他對學生的愛,不但是愛優秀生,而且更愛差生,讀完這本書我感觸很深,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運用許多學生的原話真實地寫出他怎樣地愛學生,學生又怎樣地愛他,真是讓人感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尤其是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的手記一,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生動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著我。我更是對他萬分崇敬。在“手記一”里,李老師所具有的一顆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師對學生的愛心更是令我震撼!學生生日時親手送上的一本書、一張賀卡、幾句誠心的祝福,為學生辦生日晚會,跟學生一起舉行篝火晚會,一直關注高考落榜學生寧瑋……
令學生感動的同時,也折射出了師者崇高的師德風范,然而李老師卻把這一切說成是“在還學生的債”,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獲!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為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么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獲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師就是這樣的幸福者!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對于工作多年的我來說,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當我讀到李老師的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但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后仍牽掛著他們!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4
《愛心與教育》終于讀完了,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對學生充滿了愛,他的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不同。老師對學生表達愛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保姆式的愛,有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施恩式的愛,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里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感覺到為人師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而鎮西老師卻不止一次地說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這是此書中我引以為然的結論!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他是那么富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為是這樣的人,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想著,看著,愧疚之心不自覺地油然而生,誠然,我也是愛孩子的。我會為孩子生病而憂心忡忡,我會為孩子的退步而發愁,我會為孩子的一點進步而感到欣慰萬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發火,而且,是復一日,年復一年,繁瑣而平淡的工作,讓我漸漸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師卻能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播撒愛的種子,細心呵護著那顆粒幼芽,讓他們不斷地成長,這一點無穎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顆煩燥,迷失的心,是的,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穎會使學生接近我們并樂于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懂得,做一個教師,愛心更重要。如果說最初的愛來自于職業的要求,自己命令著自己,自己提醒著自己,那么,能讓這愛綿延不絕的,是我們的"心"。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縱然不能給予鳥語花香,也可以帶來些微綠;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成為畫中和諧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也不會是大煞風景的涂鴉之作;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回報愛;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地久天長。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5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李鎮西老師正是將自己的愛給了學生,給了教育事業,讓教室,讓校園變成了愛的海洋,鑄就了師生的“愛情海”!
李鎮西老師的筆尖沒有豪情壯語,取而代之的是平鋪直敘的真實的生活化的故事;沒有華麗辭藻,取而代之的是一番番發自肺腑的聲聲嘮叨與囑咐!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里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讀著李鎮西老師的故事,聆聽著李鎮西老師與學生間的那番“甜言蜜語”,讓我回憶起曾經學生時代,我的老師和我的每個瞬間。同時也不斷地衡量自己,其實,我真的差得太遠了。作為一個小學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有時孩子的淘氣,讓我們動不動就煩躁;有時孩子的人性,讓我們拿她們毫無辦法;有時孩子會闖禍,我們是批評是職責;有時……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或大或小。我們處理了,但同時心理又是那樣的不順心,因為事情實在是多之又多。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伴關系,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孩子與教師、同伴交流。因此,教師的真愛成為構建這一和諧關系的首要因素。我們在教學中要學會以一顆真愛的心去面對孩子,用真愛去融化孩子的心靈。及時發現孩子們點點滴滴的進步,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
以一顆智慧之心,仁愛之心,包容之心去擁抱我們的事業,擁抱我們的孩子!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贊嘆,熱情的鼓勵,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讓我們也擁有屬于自己的那片“愛情海”!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是李鎮西老師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導思想。《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也正是作者愛心與智慧的升華,也是一曲用愛心來譜寫的教育之歌!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6
每每問自己,我要做一個怎樣的老師呢?我想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之后,我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做一個愛學生的老師,做一個富有童心,心中充滿愛的老師。
李老師說:“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其實現在的社會何嘗不需要有愛心的老師呢?每次和家長交流,已不多是以前家長所要求的嚴厲與管束,更多的家長現在會說,希望這位老師是我孩子喜歡的老師,是教育有方,態度和藹可親,能正確引導孩子的老師,是能夠讓孩子愉快學習,經常能搞些活動來豐富孩子生活的老師,或是能讓孩子有一些鍛煉的機會,提高能力的老師。總之是一位擁有愛心和童心的好老師,讓孩子能在他的教育下快樂成長的老師。聽聽要求還真不少,而且還很高。不過這話一點也不假,作為每個孩子的家長,都是這么想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師,讓孩子在他的引領下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位家長同時是一位老師,捫心自問,我是一位好老師嗎?這個問題總是引起我的思考,工作認真負責,鉆研教材,備課一絲不茍,上課認真投入,批改作業認真及時,這樣充其量是個合格的老師。而在大家心中一致的好老師,我想做到這些肯定是不夠的。就如上面所說的,做一個有愛心和有童心的'老師,是多么難能可貴,也是所有孩子和所有家長都期盼的,也正是老師最難做的。
“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李老師的這些話不正是詮釋了素質教育的真諦嗎?不正是告訴我們童心和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兩把金鑰匙嗎?
一位被孩子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只有具備了童心,才會理解學生看似幼稚的言行,珍惜學生的奇思妙想;知道了具備一顆愛心,才能寬容學生在學習中的失誤,耐心對待學生千百次的發問。“老師的尊嚴都是學生給的。”細細發現,其實每個孩子都很可愛,都值得用我們的心去愛。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7
《愛心與教育》終于讀完了,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每一頁都寫著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愛心與教育》應該怎么讀?我以為,應該帶著自己的心去讀,帶著自己的夢去讀,帶著自己的實踐去讀,帶著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個教師“制造”一個感人的場面并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這么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當整個教育體制并不特別有利于人的發展的時候,一個普通教師如何能夠與整個制度對抗,從而一步步地落實自己的理想?這些問題值得思考,然而正是這些問題,反襯出了鎮西師的偉大,反襯出了鎮西師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也在想,其實這本書里面記載的許多案例,都有它具體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時代背景,而現在的社會又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式的閱讀或許并不聰明,重要的是這本書里所體現出來的教育者的愛心,教育者對教育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對大寫的人的張揚,應該成為我們從事教育的這個群體的出發點。是的,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李鎮西老師出發,傳送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8
幾年前就拜讀過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就感受到了李老師對學生很有愛心,對后進生有耐心,有很好的教育方法,現在再次品讀,又有新的收獲。
李老師工作二十多年了,對教育事業的心始終如一,他對教育事業的真誠的熱愛使我很汗顏,他對教育有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兩種情感融成了他對教育的事業心,而我只是把教育當成了一種職業,并沒有多大的教育熱情,從書中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最大不足。不管哪一行業,不投入熱情,是都不會取得成功的。我們應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全身心投入,而不單單把它當成一種職業,這是我的收獲之一。李老師說:“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今后,我會真誠地熱愛我的事業,熱愛我的學生,把教育當成事業全身心投入工作,我不管能否有所成功,但我會努力的!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李老師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教育技巧或者教育藝術而言,我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因而在我的教育歷程中,有不少至今想起來還令我臉紅的`失誤,但是,只有一點我可以毫無愧色地說:我有一顆童心!這顆童心使我深深地愛著我的每一個學生;這顆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這顆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也讓我的學生常常不知不覺地撥動我的琴弦。”這段話道出了他走進學生心靈的秘密:童心。這也讓我深思:自己到底還保留幾分童心?能否經常和學生一起游戲?能否和學生一起看兒童書籍?能否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習慣了經常板著面孔教訓學生,卻不知這在不知不覺地拉開了與學生的距離。李老師主張“用心靈贏得心靈”、“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孩子的感情世界。而要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孩子當作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確實只有擁有一顆和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心靈深處,是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益。其實擁有童心并不是要求我們和他們一起玩蘇,而是只要你不是總以大人的眼光、心理去看待他們的言行、思想就行了,如我們大人總覺得動畫片里演的都是很天真的事,當孩子看得津津有味時,我們卻走開了,這就是沒童心的一種表現。
常常有人問我:“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么?”我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我要永遠記住要用愛心、熱心、耐心、童心去做好教育!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9
這些日子深知自己對教育理論的匱乏,同時為了提高自己的作為一名教師的修養自身的理論修養,提高我們自身的教育理念,我在寒假閑暇之余,打算到書店買幾本關于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來給自己進一步提高。當我走過喧嘩熱鬧年味十足的大街,漫步走到一家書店雖是春節期間,人們很多都去走親訪友,但是這里也不乏有許多學習之人,有很多人來這里挑選自己喜愛的圖書,還有的為自己的孩子來挑選等等之類。當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書店街來尋找我心目中的導師——教育中書籍。面對著許多壓力更感覺著自身學習的必要的必要性。問了這里的人員,來到教育書籍的書架前來挑選自己喜愛的教育書籍。
面對琳瑯滿目的書籍頓時使人感到無所適從,不知挑選哪一本書較好,這時我無意間發現了李鎮西老師寫的有關愛的教育書籍《愛心與教育》深深所吸引,《愛心與教育》里面有很多有關如何轉變差生的經典案例,有時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大部分老師都喜歡班里面聽話的學生。對班里的差生很是反感,也有事對他們的行為也是束手無策,差生在許多老師眼中也基本上變成無可救藥的學生,他們經常在班級里是比較份子,有的時候在上課的時候還帶頭給老師搞一個對抗活動。
但是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是一本成功的“實例教育學”。此書既有精深的.教育理論的闡述,又有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和剖析。尤其李鎮西對“逆境”學生的關懷,那些缺少關愛的學生更是愛護有加,特別是對“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如何改變他們的缺點,讓那些調皮的學生能夠進一步的迎頭趕上,和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問題,李鎮西老師都做了教育方法的闡述。
同時他更注重對“中學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養成,他認為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不但有健康的體魄而且有健康的心理,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首先是讓學生充滿感情的教育。對每一個學生擁有愛的教育,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做一個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才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同樣李鎮西老師要求教師的教育應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的歸宿提高全民素質。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0
再一次讀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被李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愛心深深地震撼了。
“讓愛滋潤童心”是我讀完全書的第一感受。李老師的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
反思自己,整天忙碌于教學與班務管理,平時與每個孩子單獨交流的時間似乎并不多。從剛工作時的滿腔熱情,到現在的職業倦怠,曾經對學生的那份牽掛,現在竟有些淡然。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深深地觸動了我,牽動了我內心深處那根細細的弦,也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愛與智慧的事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孩子,這是一種特殊力量的奉獻,教師要用美好的愛,用對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來塑造人。”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成功的教育。
李鎮西老師認為,教育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感情不能取代教育,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要走到學生中間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個性特征,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不了解學生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書中講述了很多李老師親歷的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最打動我的是學生萬同的故事。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詳實最感人的后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那樣的學生,有多少耐心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復?與李老師相比,我真的羞愧難當!其實每一個學校都有形形色色的“萬同”,也有很多老師為這樣的“萬同”付出了自己的耐心、愛心。但是又有幾人能如李鎮西老師那樣不棄不舍,耐心細致地對待萬同的呢?很多人最后選擇了抱怨、選擇了放棄、選擇了任其自然。李鎮西老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我想就是源于他對教育的執著,對學生智慧的愛。
李鎮西老師的教育之所以取得成功,全憑他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從我們當老師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要對學生充滿愛心,讓學生在我們愛的澆灌下茁壯成長。但為什么學生總不能按照我們的意愿發展?我想是我們還沒有領悟到愛的真諦。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1
“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李鎮西《愛心與教育》
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我想:作為教師,貴在有一顆愛學生的心。用心愛學生,用心育一代新人,反過來,才能讓人用心去接受教育。因為有了愛學生的心,才有了對學生的關心和耐心,進而有了彼此之間的貼心。
“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假如沒有愛學生的心又何來的教育好學生呢;假如沒有愛心和童心,又何來與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雖然,愛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愛心是教育的源泉!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造的喜悅。”或許,正是這份對孩子的喜愛讓我選擇了這個職業,教育必須要在愛的基礎上建立,少了愛就無法實施教育。只有擁有了智慧的愛,與學生平等相處,才能與學生達到真正的心與心的溝通、心與心的互換。
從教過程中,我也發現:擁有一顆愛心,真心付出,孩子們也同樣對你真心喜歡。愛心還表現于對學生的贊美與寬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績,不要吝嗇贊美,你會發現他們甜甜的微笑讓人陶醉,這種無名的愛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成績;犯了過錯,要細心教導,讓他們感受老師是因為愛他們才教導他們的,這種愛不需要言語來表達,他們也能感受到老師的一顆愛心,于是乎,他們就會注意下次類似的錯誤。因為有了愛心,讓孩子努力爭取,改錯,會發現,這樣的教育更有意義,也讓人更容易接受!當孩子悲觀的時候,告訴他:你已經開始走向成功了;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告訴他:一切都可以重來;當孩子怨恨時,告訴他:每個人都會出錯的,寬容一些,對大家都有好處。也就是說,我們不僅需要有顆愛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顆智慧的愛心!
為教育培育一顆愛心,智慧的愛心,使教師融入學生中,對學生愛入深處,他們方能“愛其師,信其道”。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9-28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02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08-23
愛心教育心得體會04-06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范文03-30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體會04-07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體會06-24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4-20
《愛心與教育》讀書筆記15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