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游戏不用登录直接玩,苹果6s plus,不朽情缘滴血大奖视频,电子pga是什么意思

科技下鄉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04 13:24:10 工作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科技下鄉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技下鄉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技下鄉工作總結

  一、六類示范基地建設全院圍繞科技服務工作,實施"百千萬科技成果示范工程",重點抓好深州市優質小麥、玉米、牧草基地;冀州棉花示范基地;饒陽、阜城蔬菜生防示范基地和景縣節水示范等基地。全院建立百畝試驗田塊15個,累計面積1066畝,千畝示范方31個,面積16450畝,輻射示范36萬畝。其中:

  冬小麥新品種示范基地以自研成果衡觀35、衡5229、衡4399、衡136、衡216為主體品種,建立三級示范區。在省內建立示范基地20個,面積16940畝,省外示范基地37個,面積17.4萬畝。

  本院試驗站核心示范區,衡觀35面積60畝,衡5229面積20畝,衡136、衡216面積各8畝。中心示范基地8個,示范面積4900畝。其中:衡觀35在深州榆科鎮、喬屯鄉示范2100畝;衡5229在深州、武邑示范1800畝;衡4399在深州護駕遲鎮前營村示范1000畝。

  玉米新品種示范基地在深州市建立玉米新品種衡單311、衡單6272和金秋963示范基地共計2810畝。其中:衡單311在深州市前營示范230畝,平均畝產665公斤,突出表現結實性好,抗病蟲;衡單6272在深州市榆科示范580畝,平均畝產685公斤,表現結實性好,出籽率高,抗病蟲;示范區采用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示范面積1000畝,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棉花新品種示范基地建設百畝以上示范田3個,當年共計示范面積740畝。主要以棉花新品種衡棉4號及豐產高效栽培為核心技術,同時結合青刈黑麥示范推廣。在冀州市小寨鄉皮村建立高效農業核心示范區100畝,在武強北代鄉西劉堤村、故城坊莊鎮呂疃村建立核心示范區300畝。建立棉草連作棉花中心示范區3000畝,向周邊輻射推廣1萬畝。

  牧草新品種及高效種植示范基地

  與奶牛養殖小區結合,開展飼用黑麥、小黑麥、高丹草新品種與林草間作模式示范,飼用黑麥、小黑麥與高丹草一體化種植模式。分別在深州護駕遲、鳳凰池;桃城區鄧莊;景縣龍華;邢臺巨鹿;遷安市楊各莊鎮羅寨村落實高丹草500畝;飼用黑麥、小黑麥430畝。

  蔬菜生防技術示范基地建成市縣級示范基地6個。其中饒陽3036畝、阜城1503畝、武強486畝、省內其他地區20xx畝,共計示范7121.8畝。示范基地均采用放風口裝置防蟲網防蟲技術;應用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和煙粉虱;食蚜癭蚊防治蚜蟲等生物防治技術;熊蜂授粉技術;使用生物微肥及配方施肥技術防病促產和膜下暗灌、防病等一系列綜合技術措施。

  測墑節水灌溉示范基地分別在深州護駕遲和景縣青蘭鄉建立了以衡觀35品種為主的小麥、玉米節水高產集成技術示范基地,在景縣建成"小麥、玉米節水高產集成技術"萬畝示范方。

  二、科技服務工作取得的成效

  全院建立新品種、新技術核心示范區31個,示范面積16450畝,輻射示范面積涉及359960畝。舉辦規模大小不等的技術培訓57場次,發放技術資料94300份,受訓群眾16120人次。利用各種媒體宣傳33次。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13次,觀摩1140人次。

  (一)春季抗旱專項工作贏得社會贊同

  針對初春的特大旱情,我院科技人員及時行動,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從春節期間開始對旱情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并在2月10日前將各項措施印成明白紙發放到各示范戶,現場指導1500多人次,培訓縣技術人員、鄉村干部、農民代表共3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萬多份,接受河北農民頻道、經濟日報、科技報、農民報、河北日報等采訪10多次,新聞報道10多次,同時給河北電視臺、河北科技報、衡水電視臺等各新聞媒體輸送了抗旱技術資料,為農民科學抗旱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新品種示范成效顯著

  通過示范基地建設和跟蹤技術服務、新品種及配套技術的示范推廣,以及我們采取的示范與繁種相結合的方式,切實給示范戶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4900畝示范區,平均畝節水40-50m3,增產60-80kg,增收節支總額超過120萬元,共計節水20多萬方,為解決水資源緊缺問題作出了貢獻。

  在春季特大旱情之下,我院示范的品種均表現突出的抗旱優勢,特別是衡觀35,一般畝產達530kg以上,比當地一般品種增產60-100kg。武強吳寺村創畝產650kg的高產記錄。

  (三)生防技術示范助推無公害生產

  通過生防技術的實施番茄增產15%左右,茄子增產24.0%,授粉后沒有發現奇形果,黃瓜增產3%,大棚蔬菜平均增值1050元/畝,產生社會經濟效益700多萬元。示范區及示范輻射區使用的化學農藥普遍減少1/2左右,劇毒農藥全部不再使用,示范區90%以上的蔬菜質量達到國家綠色食品安全標準。

  (四)科技培訓服務提高了農民素質

  通過科技培訓解決了當地作物生產中存在的諸多技術問題,實現了增產、節本、降耗,提效。受訓農民系統掌握了新品種選擇、播種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獲期確定等生產關鍵技術,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科技素質。小麥育種、節水技術、生防技術分別組織了全國、全省范圍的科技培訓。全年組織技術培訓57場次,受訓11266人次,進行田間技術指導60次,4860人次接受技術指導,發放技術資料達9.43萬份。

  三、科技下鄉服務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與當地政府密切聯系,爭取支持

  為更好地落實我院科技服務計劃,院領導重視,親自抓。我院與衡水市政府緊密結合,與衡水市農業局、畜牧局結合,先后組織召開設施蔬菜生物防治、林草間作現場觀摩會。得到衡水市、深州市政府主管農業領導、示范區所在鄉、村領導的支持,同時還得到市財政的經費資助。

  春天小麥抗旱工作、9月份局部地區作物發生澇災,科技人員及時到災區調研災情,向衡水市主管副市長進行了回報,并在衡水日報發表文章,指導農民科學救災、減災,全力配合地方政府開展抗災減災技術服務。

  通過與政府結合,不僅很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同時也提升了我們的服務能力、擴大了我們自身的社會影響。我們的服務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XX年我院被授予衡水市科技下鄉先進集體。

  (二)樹標立牌,建立高標準示范基地

  只有讓農民能夠直觀的看到新成果的特點、優勢和增產的潛力,才能讓基地真正起到示范、橋梁、紐帶作用。只有讓農民親眼看到示范效果才能信服。在建立高標準示范基地的基礎上,制做13個展示牌,置于基地顯著位置,組織臨近各村領導和種植大戶進行參觀,讓農民能夠最直接的看到新成果的優勢。同時省、市、院領導多次到示范基地進行視察指導,有力地促進了示范基地建設標準。

  (三)采取多種方式,發揮各自優勢

  科研單位與種業公司聯合有效地提高了科技服務的效果。核心示范區與一般示范區由本院親自掌握,9個基地示范面積4980畝。輻射示范區與省內知名種業結合,共建立示范基地49個,面積18.6萬畝。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充分發揮企業的繁種推廣優勢,實現示范繁種一體化,獲得雙贏。

  (四)科技宣傳與科技服務促進了成果轉化

  針對春季小麥旱情在河北電視臺農民頻道進行了小麥春季抗旱管理技術講座,在衡水電視臺新農村欄目舉辦了題為"今年的小麥怎么管"的小麥春季管理技術講座。9月份中央電視臺7套播出了抗旱節水、高產廣適衡觀35的專題報道;8月10日至9月20日一個月在河北經濟頻道(2套)《天氣預報》片頭做有聲動畫廣告82次;8月1日至9月30日兩個月在衡水綜合頻道《衡水新聞》后做有聲動畫廣告120次;9月份在河北都市頻道做衡觀35短篇專題4次。就大災之年衡觀35的突出表現接受河北日報等多家報刊的采訪并刊登。使農民對新成果的應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五)組織現場觀摩,增進領導、農民對科技的認識

  5月份組織了衡觀35、衡4399小麥示范田"全國小麥產業體系小麥觀摩會",全國小麥產業體系專家、省市各級領導200多人參加;同期與河北蘭德澤農種業聯合組織"小麥新品種衡4399大型觀摩會",各級種子公司、種子經營、種植大戶等200多人參加。當年還多次組織了蔬菜生防、牧草種植、玉米品種、棉花品種、節水技術的現場觀摩會,每次都邀請各級媒體記者,給予真實充分的報道,讓廣大農民得到相應信息,加速成果轉化。

  四、明年工作計劃

  1、繼續抓好以深州市"百千萬科技成果示范工程"為中心的科技服務工作,重點抓好榆科鎮東杏園、下博村,護駕遲鎮前營,喬屯鄉林鋪村、東大章等6個樣板田。

  2、抓好示范基地建設

  落實冬小麥新品種10000畝,玉米新品種衡單311和衡單6272各1000畝,棉花新品種衡棉4號1000畝。與玉米節水技術、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等相配套的玉米高產樣板田XX畝。

  落實飼用黑麥、小黑麥示范面積500畝,高丹草示范面積500畝。

  新建立以蔬菜害蟲生物防治技術與熊蜂授粉技術為核心的設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基地1-2個,示范樣板500畝。一般示范XX畝。

  3、搞好科技培訓與技術指導

  針對當前科技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XX年將加大科技培訓力度,讓農戶更好的掌握技術的應用要點以實現技術的應用效果。結合國家小麥、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衡水試驗站的高產示范田建設,開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工作,重點做好深州市、景縣、桃城區、武強縣、安平縣的小麥、玉米高產示范和科技培訓工作。針對小麥生產情況冬前組織大規模的科技培訓1次、小麥生育期培訓1-2次,播前培訓1次。組織召開設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培訓會1次培訓50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份。

  4、組織召開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觀摩會

  組織小麥新品種衡4399、衡0628、衡216、衡136和玉米新品種衡單6272高產樣板現場觀摩各1-2次。組織測墑灌溉節水技術、蔬菜病蟲害生防技術現場觀摩會各1-2次。

  1、精心組織,強化力量,領導協調

  成立三下鄉領導小組,負責對三下鄉工作的組織實施、督導和檢查。隨時調度,以便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和解決存在問題。成立技術指導小組,負責進行技術服務和指導。該項活動由主管科技服務工作的副所長陳秀敏同志負責主抓,選派知名專家6名,包括小麥專家、玉米專家、節水專家、棉花專家、牧草專家和生防專家參加此次活動。并準備隊旗與橫幅。

  2、結合新農民工程舉辦技術培訓

  組織具有副高級職稱以上的農業專家,深入示范基地農村進行技術指導,服務于示范區的6000戶農民。組織科技培訓5-6次,培訓XX人以上。組織科技大集和科技咨詢活動3-4次,發放技術資料3萬份。要求制定統一的技術方案,由有關專家負責編寫技術資料,形成統一的技術規范,編寫統一的培訓教材。分層次對鄉村技術員、示范戶進行技術培訓。

  3、開展科技扶貧送溫暖活動

  組織送科技下鄉,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重點到四幫一扶貧村饒陽縣許堡和阜城縣魏王村進行幫扶。針對當地生產情況和農民需求,以技術咨詢為主,物資幫扶為輔。結合技術咨詢,捐贈作物新品種、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產品,擬捐贈價值7000元,為貧困戶捐贈人民幣3000元。

  4、加強媒體宣傳擴大社會影響

  為擴大科技服務與示范效果的社會影響,要加強宣傳,促進成果的轉化,提高專家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2次,利用cctv、hebtv、hstv、河北日報、河北科技報等媒體報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下鄉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下鄉工作總結02-25

下鄉培訓工作總結03-08

醫師下鄉工作總結01-03

關于下鄉工作總結01-30

下鄉幫扶工作總結05-31

醫療下鄉工作總結11-29

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總結10-27

送科技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小結08-11

下鄉活動工作總結02-25

醫療下鄉幫扶工作總結12-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武夷山市| 行唐县| 南陵县| 维西| 桂东县| 赞皇县| 绍兴市| 新津县| 大洼县| 襄樊市| 嵩明县| 图木舒克市| 揭西县| 皮山县| 绥德县| 米易县| 红河县| 环江| 博湖县| 邯郸市| 墨江| 德江县| 德阳市| 乌拉特中旗| 徐水县| 阿图什市| 克拉玛依市| 绥江县| 正安县| 哈尔滨市| 酒泉市| 富宁县| 政和县| 曲沃县| 钦州市| 北宁市| 拜城县| 海城市| 佛山市| 共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