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跟崗學習總結范文
應屆畢業(yè)生求職網(www.chinadulou.com)小編為您提供了一篇教師跟崗學習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月的深圳,美麗的勒杜鵑仍滿街盛放著,遠處望去,像一簇簇綠的瀑布,上面飛濺著點點或粉色或白色或紫紅的水點。在這樣美的秋天里,我們一行來到這樣美的深圳,跟著同樣美的導師,開始一段別樣的學習旅程,這是生命中難得的體驗,我們都特別珍惜這段跟著楊xx老師學習的時光。耳濡目染中感受著老師的教導:楊xx老師學識淵博,剖析教材、點評課堂中肯獨到,給我們開啟了不一樣的教學視角;楊xx老師辦事干練高效,管理協調有條不紊,為我們安排了多樣的研修活動,豐富了體驗;最重要的是楊xx老師為人處世的豁達熱情、心里永遠記掛著身邊每一個人的善良細心……所有這一切,讓我們滿懷著感恩徜徉在這個秋天詩意的美好的旅途中。
(一)品賞語言藝術美
楊xx老師說:“好的作品用語言構建一座美麗的房子,讓靈魂住在里面。”跟崗期間我多次反復品讀何其芳的《秋天》,就像尋到了這樣一處美麗的房子,極美的字句一步步引領著我走入美的意境;語言的美構建了一座詩意的房屋,讓靈魂在喧囂的世俗中找到片刻安居的所在,所以,我也選擇這篇文章開設展示課與學生一同品賞《秋天》的語言藝術美。
詩的語言總是具有形象美,通過調動讀者的多重感官來使表現對象的形象立體起來,使這座美麗的房子具象化。“震落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一個“震落”活現了清晨寧靜無聲,伐木聲飄出幽谷仍清晰可辨、清脆有力的景象,一個“肥碩”非常形象地把瓜果豐收之美用特寫推出,一個動詞、一個形容詞,從聽覺、從視覺既準確表現了客觀清晨的情景,又渲染了詩寧靜清朗的情境。另一方面,修辭的多重使用更增加了景物的形象美,“滿披著的露珠”、“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都是通過擬人使露珠,使鐮刀詩意的復現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而這情境也因此獲得了可觀可感的情態(tài),進一步生動了詩的情境。在每一節(jié)詩的末句,作者都用同一的句式、同一的修辭:第一節(jié)“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詩句中是擬人,將秋天視象化,創(chuàng)造出松弛、閑靜的氛圍,意味雋永。第二節(jié)“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是(愉快地)勞作的形象說法,虛實相生。第三節(jié)“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夢寐”名詞作動詞用,喻安詳寧靜憧憬之義。總的說來,“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秋天游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為呼應,均運用擬人手法,表現詩人筆下秋天的寧靜、悠遠的特點。
詩歌的語言往往又具有彈性美,伸縮自然,變化多端,又新穎別致,出乎意料,背離常態(tài)的構成審美意蘊多樣的詩境,給這座詩之屋以豐富多彩的審美感受。“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究竟是收起青鳊魚呢,還是收起烏桕葉呢,甚至于是收起烏桕葉的影子呢?這里亦虛亦實,虛虛實實,讓人獲得了咀嚼不盡的詩意。再看“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香與熱的笛孔”一句,“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又如“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虛詞“更”產生更進一層的聯想,獲得了詩歌的彈性美。
詩歌的語言還常常給詩歌帶來色彩美,詩人在想象的畫面中恰當點染客觀事物的色彩,使詩歌具有一種與所抒之情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美感。“冷霧”、“ 青鳊魚”“烏桕葉”“白霜”,這里霧的朦朧,魚的淡青,葉的灰褐,霜的瑩白,全都不可或缺,共同構成了與詩人筆下所要渲染的秋天清晨微寒清朗相一致的色彩,令讀者產生了豐富的想象,獲得色彩美感享受,讓人有咀嚼不盡的意味。
清朗寧靜是這首詩的主體風格。在這樣一個清朗寧靜的秋天,這樣一個清朗寧靜的清晨,這樣清朗寧靜的田野河邊,為彷徨躑躅的靈魂搭建一座美麗的清朗寧靜的詩之屋,這是多么美好的詩人何其芳。
潘新和教授在他的《言語生命動力學“寫作本位”語文教育常規(guī)》講座中把寫作言語表達提到很高的位置: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教育基本觀念是:“言語人生詩意人生”。且讓靈魂在這言語構筑的美麗房子里讓尋得精神家園,寫就詩意人生。
(二)尊重個性和諧美
如果說文本的美構筑了靈魂的安居地,那么,把課堂還給學生,則讓學生真正成為這里的主人,思想的自由必將帶來思想的飛躍,尊重個性發(fā)展必將帶來詩意課堂的和諧美。
跟崗學習期間,聆聽一節(jié)節(jié)示范課一次次感受到,老師們從不同的角度力圖最大可能的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老師對學生的尊重營造了課堂的和諧美,這一節(jié)節(jié)示范課就像一幅幅美的畫面,形成了一道和諧的美的長廊。
楊xx的作文指導課教學重點是指導審題的方法,即便是講授課也不影響教師充分營造課堂自主學習的和諧美。對作文審題的“數學配方法”從學生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楊xx一步一步拋出新例子讓學生思考、探討,從《暖流》到《豐碑》到《難題》到《暴雨》到《考試》到《老牛》,老師仿佛有無限的耐心,靜待學生思索,靜待學生成長,靜待學生領悟……
新安中學特級教師吳泓老師的“語文專題教學”,東湖中學徐平老師的議論文教學《敬業(yè)與樂業(yè)》,兩位老師的課堂改變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傳統(tǒng)課堂關系,建立“教與學” 的有機整體;他們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tài)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
吳泓老師的“語文專題教學”,通過老師一篇文章對《詩經》的解讀,力圖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感悟,學生通過確立主題,查閱資料,撰寫文章表述自己的觀點。吳老師地課改把課堂還給學生,尤其還給學生自主學習、咀嚼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徐平老師在組織《敬業(yè)與樂業(yè)》這篇議論文的學習時,將全班分成八個學習小組,然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生字詞落實基礎教學,理清文章結構形成基本能力;再同組討論重點擊破“論證方法”及其運用的難點。組與組之間相互學習,互為促進。徐老師的課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老師給出的方法指導清晰,確定的合作任務具體,既落實好基礎知識,又注重能力培養(yǎng),出現分歧不急于給出答案,引導學生自己探討,很有實際操作意義。
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這一點,教師必然充分尊重學生,首先要重視課前教學設計,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設計結構和彈性化的方案,教學設計既是一份教案更是一份學案。課堂上,老師們注意傾聽,注意力時刻放在學生身上,認真的聽學生講,聽學生爭論,聽學生評價并適時的給與點撥和點評,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及時正面的評價,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yǎng)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這樣的課堂,帶給學生們,也帶給聽課的老師以發(fā)展個性與倡導尊重的和諧美。
從老師們的示范課上,我更直觀的感受到:課堂上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質疑的權利,課堂設計中就要體現和考慮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思維的發(fā)散,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只有如此學生的思維才能變得越來越開闊、多元、敏捷。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有機的整體,二者始終是統(tǒng)一的、平等的,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親情般和朋友般的氣氛中,人格才能夠健全的發(fā)展,思想才能變得大氣成熟。
在展示課《秋天》之后,我再一次回顧之前多位老師成功的教學范例,深入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感受到鉆研教材更要備清學情,真正了解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和他們發(fā)展的可能。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一節(jié)課能否上好關鍵在于對學生情緒狀態(tài)的充分調動;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展開能否恰當順利,完全在于學生是否主動、充分參與思考和探究。唯其如此,學生才可能開張視聽,進入情境,課堂才能成為有效課堂。如果再次上這篇美文,我將更重視學生自讀,讓學生在自讀、誦讀中熟悉詩中的情境,減少南方孩子對秋天的陌生感,減少城里孩子對野趣的陌生感,立足于學生熟悉的事物來切入本課,由寫了哪些景物到寫了怎樣的景物到構建了怎樣的情景到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最后回歸學習如何吧身邊的秋天的景物寫生動。盡量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的任務是尋找學生進入詩歌的最佳入口,并從學生的誦讀和討論中了解其理解程度,力求在其現有層次上助其再上一層。
美的詩歌要通過美的誦讀去體會,“思維是無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維,它像一條小船,載著思維飄向遠方。”這是楊xx詩意的描述,我多么希望我的課堂也能是這么一條詩意的小船,渡學生到達美的彼岸。
(三)回到原點智慧美
有美的文本,有美的氛圍,還要有智慧靈性才能點亮語文詩意課堂。怎樣更好地進行古代詩歌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課題。有一位“音樂界語文造詣最高的音樂家、語文界音樂創(chuàng)作才能最高的老師”——楊建華老師,用他的教學智慧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也許不妨換個角度,回到詩歌的原點,用古詩新唱的形式,唱出詩中的意境,唱出對詩歌情感的理解。這抑揚頓挫、悠揚婉轉的歌聲激發(fā)了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興趣,點亮詩性課堂,讓詩之屋的光芒燭照孩子們前行的路。
“詩歌”,從發(fā)源來看,“詩”與“歌”二者并列。《毛詩序》:“在心為志,致詞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書》:“詩言志,歌永言”形象地指出了詩與歌的內在聯系。楊老師讓古詩詞配上音樂,唱出新韻,“插上音樂的翅膀,搭上音樂的快車”, 伴著舒緩的弦樂,學生靜靜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遠的寫意畫,耳中聽到的是曲調宛轉的古曲,充滿激情的朗誦,使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強大的感染與震撼,由此產生了一種要努力讀好古詩的強烈愿望。學生有了讀好古詩的強烈愿望,在學習時都特別認真,隨著音樂聲行進,課堂上有些學生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用情地誦唱起來,并且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朗朗的誦唱與悠揚的樂聲交融在一起,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動聽。整個教室回蕩著音樂,學生們沉浸在詩意的學習情境、濃濃的文化氛圍之中……
古詩新韻力圖通過形、聲多感官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正是教師所追求的,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第一次知道古詩文還可以這樣學習:讓學生在歌唱中學習,在歌唱中積累,在歌唱中理解,在歌唱中欣賞……
詩是抒發(fā)詩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過形象構成一種意境,然后借助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而古詩新韻則借助古詩語言的押韻合轍,節(jié)奏鮮明,瑯瑯上口,悅耳動聽,呈現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的特點,讓詩歌教學回到詩的原點,用音樂解決了語文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引領學生在音樂的旋律中更生動的品味古詩詞的語言美、畫面美、意境美,從而獲得審美愉悅、審美享受。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下,怎能不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產生喜愛之情?這真是老師教學智慧靈性美的充分體現。
這段跟崗的日子真是一段美之旅,其中的一幕幕如在眼前:譚教授專程為我們指導開題報告,對每個學員的報告一一提出了非常中肯的評價和建議;陶印寶教授的中美教育對比打開了我們閉塞的視聽;申英明老師一節(jié)《楊修之死》具有人生哲學深度的探討;周東方老師一節(jié)《春》生動活潑,互動熱烈春意盎然的課堂;每一節(jié)展示課前,楊xx都從百忙中抽時間為我們磨課;每一節(jié)課后,楊xx都帶領我們評課研課……您如果來聽聽老師們的致詞,聽聽一次次激烈的爭論,就會看到我們在這段學習過程中思想的碰撞、共鳴、蛻變、成長……連我們親切又嚴格的楊xx老師都表揚我們“課越評越好了。”“越來越有想法,越來越有意思了。”……這過程中的一幕幕無一不在記憶中留下美的畫面。羅素說:“參差多態(tài)乃是幸福的本源。”這豐富多樣的研修學習活動,就是我們不斷探索,日漸成長的幸福之源。
舉杯祝福時,楊xx老師祝大家:“精神健康,身體快樂。”有這么美的文本可讀,這么美的課堂可欣賞,這么美的老師相伴,這段跟崗的美的旅程必定讓每個人更加健康,更加快樂。勒杜鵑四季綻放,就像我們“美麗號”專列一路前行。老師們,謝謝!
【教師跟崗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跟崗學習總結11-15
教師跟崗學習總結[精選]09-17
教師跟崗學習總結08-08
教師跟崗學習總結10-21
跟崗學習總結06-24
跟崗學習總結12-07
跟崗學習總結11-24
老師跟崗學習總結04-26
老師跟崗學習總結04-26
教師跟崗培訓學習總結07-22